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点岩石圈物质循环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Ⅱ2018北京文综,4,4分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与地貌说明地貌及其景观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Ⅲ2017北京文综,36(2),6分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2016北京文综,4,4分考查火山的形成和板块运动外力作用与地貌Ⅲ2015北京文综,4,4分考查喀斯特、冲积扇等地貌特征及成因★★★2015北京文综,5,4分地质灾害Ⅱ2019北京文综,36(1),8分考查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分析解读本专题几乎每年都考,考查频率极高,分值约为4~8分。
多以具体自然地质、地貌现象为情境,以示意图的形式出现,综合题往往直接呈现实际地貌。
预计未来北京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还将加强,重点考查内容依旧集中在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会给出新的自然地质、地貌情境,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预计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考查会加强,可能与内力作用、地貌的知识点混合考查。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集训】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山东青岛的马山石林是由直径约1米,高约30余米的柱状玄武岩组成,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图Ⅰ)。
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图Ⅱ1.(2019北京东城期末,15)马山石林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Ⅱ中的()A.甲B.乙C.丙D.丁答案B2.(2019北京东城期末,16)马山石林在地表易受到的地质作用是图Ⅱ中的()A.①B.②C.③D.⑥答案C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2019北京房山一模,7)图中()A.甲处为向斜山,乙处为背斜谷B.图中沟谷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C.大理岩的形成和岩浆侵入有关D.黄土层形成的年代晚于花岗岩答案C贵州梵净山的“蘑菇石”由层状变质岩(主要为板岩、片岩)堆叠而成。
图Ⅰ为蘑菇石景观图,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9北京朝阳期中,15)图Ⅰ所示“蘑菇石”的岩石类型对应图Ⅱ中的()A.aB.bC.cD.d答案C5.(2019北京朝阳期中,16)“蘑菇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答案A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1.(2019北京朝阳一模,9)图中()A.花岗岩形成于断层发生之后B.甲处地表形态主要由内力作用塑造C.乙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D.自西向东地表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答案D图a为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图b为MN沿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a图b2.(2019北京海淀一模,10)据图b可推测()A.甲区域的岩石主要经外力侵蚀形成B.乙区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过程C.火山熔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幔D.花岗岩的形成时间晚于变质岩答案D2019年2月21日,法国巴黎举行了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会议,全球14个地质公园获得2019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资格,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地质公园成功入选。
读图,回答下题。
张掖地质公园剖面图3.(2019北京通州一模,5)图中()A.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B.彩色丘陵区的地质构造为背斜C.因对流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D.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其形成以外力为主答案D下图是我国青海湖的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题。
4.(2019北京西城一模,4)图中()A.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B.乙处是一个背斜谷地C.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D.湖盆因断裂陷落而成答案D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野外考察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经过一片河岸砾石滩(图Ⅰ),他们测量了这里石头的粒径,多数在2—10cm之间。
图Ⅱ是同学们查阅到的“河流流速和搬运物质相关性”的资料图。
据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图Ⅱ1.(2019北京西城期末,7)根据图Ⅱ资料判断,砾石滩以上的河段流速可能是()A.50cm/sB.250cm/sC.300cm/sD.400cm/s答案B2.(2019北京西城期末,8)这种砾石滩通常位于河流的()A.河源B.侵蚀岸C.堆积岸D.入海口答案C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
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
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9北京海淀期中,16)甲地()A.位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B.位于地势第一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答案A4.(2019北京海淀期中,17)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是由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答案C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新脉冲星,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
图(a)为“中国天眼”景观图,图(b)为某同学手绘大窝凼形成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a)(b)5.大窝凼属于()A.流水堆积地貌B.断块山地C.火山活动遗迹D.喀斯特洼地答案D6.图(b)示意大窝凼()A.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B.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C.地质构造与泰山相似D.分布地区多为石灰岩答案D7.[2019北京东城期末,41(2)]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喀拉喀什河汇合后,称和田河(如下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和田自古出美玉,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甲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
简述和田玉形成及其在甲处河滩富集的过程。
(5分)答案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1分)地壳抬升,出露地表;(1分)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作用,(1分)由河水向下游搬运,(1分)在甲处堆积下来。
(1分)考点四地质灾害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2018年10月11日,金沙江上游发生山体滑坡堵江成湖,被称为金沙江白格堰塞湖。
下图为堰塞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北京丰台一模,6)白格堰塞湖形成过程中可能会()①影响金沙江河源地的蒸发量②影响金沙江上游的流速③增加金沙江下游的灌溉水源④减少金沙江下游的流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2.(2019北京丰台一模,7)为应对堰塞湖决口可能产生的危害,可以()A.加固堰塞湖坝体B.适度挖掘泄洪通道C.撤离堰塞湖上游居民D.一次性摧毁堰塞湖坝体答案B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地震。
读图,回答下题。
3.(2018北京海淀期中,16)此次地震()A.震源位于地幔的中部B.发生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D.九寨沟景区各处的地震烈度相同答案C炼技法提能力【方法集训】方法岩层新老顺序的判断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手绘图。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2019北京丰台期末,13)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答案B2.(2019北京丰台期末,14)图中()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答案C下图为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某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19北京海淀期中,18)图中断层①②与岩层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答案A4.(2019北京海淀期中,19)图中()A.甲处断层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B.乙处物质直接来源于地表C.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D.丁处岩石由岩浆冷却形成答案B下图为凌河地形地质剖面图(岩层由C1—P—K2年代为由老到新)。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9北京东城二模,4)图中()A.煤层形成于砂砾层中B.煤层形成的时间较晚C.煤层因变质作用而形成D.皮家处适合开采煤炭答案D6.(2019北京东城二模,5)图示区域P1—K1期间的地质过程主要为()A.沉积—挤压—侵蚀—沉积B.下沉—侵蚀—抬升—沉积C.沉积—断裂—下沉—沉积D.下沉—沉积—抬升—侵蚀答案A【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018北京文综,4,4分)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读下图,回答下题。
1.(2013北京文综,9,4分)图中()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答案C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1北京文综,8,4分)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答案D3.(2011北京文综,9,4分)该聚落()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答案C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0北京文综,1,4分)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答案D5.(2010北京文综,2,4分)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C6.[2017北京文综,36(2),6分]读图,回答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