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地质现象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②崇明岛的形成③江南丘陵的梯田④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⑤京杭运河的形成⑥三角洲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⑥
读右图,完成2~6题。
2.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变质岩,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为外力作用 B.③为重熔再生 C.丁处为岩浆 D.乙处为岩浆岩
3.若该图表示大气环流中的中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处气候干燥和上升气流有关
C.气流③为盛行西风带 D.丁处气压值最高
4.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① B.环节②和气流下沉有关
C.环节③和地形起伏无关 D.甲地增温促进了环节④
5. 若该图表示副热带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为南半球 B.②在太平洋中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C.③的成因是盛行西风的吹拂 D.图中容易形成渔场的是丁处
6. 若该图表示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时间为7月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的成因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③现在吹西南风
C.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D.乙处为夏威夷高压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
7.和甲图的形成机理一样的是下列哪种地貌( )
A.云南路南石林 B.黄土高原千沟万
壑
C.石笋、钟乳石 D.长江三峡
8.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丙图岩石和地貌形
成过程的是( )
A.③④B.①③ C.②④D.①②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由于()
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
10.以下地形区中,不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C.华山D.泰山
读右图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回答11~13题。
11.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背斜山岭B.向斜山谷C.背斜山谷D.向斜山岭
12.有时造成该处形成山地的内因是()
A.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B.顶部受张力
C.岩层向上弯曲D.差异侵蚀作用
13.该地质构造( )
A.上部岩层较老B.便于储油C.便于储水 D.两侧岩层较新
14.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的原因是( )
A.断层平直而陡峭B.岩体相对位移C.岩石受张力作用D.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河流流出山谷,随流速减慢,可形成冲积扇地形,如下图,回答15~16题。
15.沿A→B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16.沿C→D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粉砂-砾石-黏土-粉砂
B. 黏土-粉砂-砾石-粉砂-黏土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17.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18.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沙丘构造情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构造图( )
19.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风力搬运作D.流水沉积作用
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地壳运动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D.岩浆活动
21.可见乙图中地貌景观的是()
A.大连海滨B.云贵高原
C.阿尔卑斯山D.长江入海口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读右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地质构造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
23.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B.气、油、水
C.水、气、油D.油、水、气
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6.有关断层和地表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些断层常常形成平直的陡崖,如华山北坡大陡崖
B.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C.水库等大型工程的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D.若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不会对原有地貌造成影响和平原相比,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
据此回答27~28题。
27.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 D.道路在平原上呈“之”字形弯曲
28.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 B.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
C.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
右图为某河流的一段,据此回答29~30题。
29.在图中河岸两侧兴建房屋,随着河流的不断发
育,其中有地基被掏空的可能是()
A.甲、乙
B.甲、戊
C.乙、丙、丁
D.丙、丁、戊
30.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
A.河源地
B.上游
C.山区
D.中下游
读“北半球某河流直道部分横剖面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该河流的流向是 ( )
A.自南向北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西向东
32.下列关于该河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剖面位于河流上游 B.该处河段以下蚀作用为主
C.建港口应选在西岸 D.该河段西侧可形成冲积平原
33.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读右图黄河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型的河段是( )
A.a B.b C.c D.d
35.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
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
36.右图中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37.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乙。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作用而形成的。
(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处找;如果要寻找地下水,最好在处找。
(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处,理由是。
38.读下图,回答问题。
(1)A处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谷地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的地质构造形成谷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DACDB 6—10 BADDB 11—15 BACDA 16—20 BCAAB 21—25 CBBCC 26—30 DABBD 31—36 ADBADC
37.(1)背斜向斜 (2)外力侵蚀沉积 (3)甲乙
(4)甲甲地是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透,
使隧道较干燥
38.(1)中间老,两翼新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2)向斜岩层受力向下弯曲(3)断层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