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管理四
1.部件和部件B的产品结构树如下图所示,在预计的13周内,产
品出产计划如下表所示。
试确定对零件C下12周的需求量。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部件A 200 150 200 200 150 250 300 200 250 150 200 部件B 100 150 200 150 250 200 200 250 300 200 150
解:根据题意,每个部件A需要2个零件C,每个部件B需要3个零件C,部件A的提前期为1周,部件B的提前期为2周,综合计算
后得到下表零件C下12周德需求量: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零件需求量(A)400 300 400 400 300 500 600 400 500 300 400 零件需求量(B)300 450 600 450 750 600 600 750 900 600 450 合计300 850 900 850 1150 900 1100 1350 1300 1100 750 400
2.已知对某零件的净需求如下表所知,单位订货费为130元,单位维持库存费用为0.25元(件*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需求量200 50 200 100 300 100 150 200 50 200
(1)用EOQ公式确定订货批量时的总费用。
解:本题中 D=200+50+200+100+300+100+150+200+50+200=1550
每批订货费用S=130 H=0.25*10=2.5
由EOQ=
H
DS
2得:EOQ= 5.2130*1550*2≈401(件)
则按照经济订货批量,具体如下:
库存量
201 151 352 252 353 253 103 250 200 0
1-10周总需求量为1550,不考虑后面周次,则最后一次订货量应为1550-401*3=347(件)
由上表可以计算出按经济订货批量,总费用为: TC=4*130+
(
201+151+352+252+353+253+103+250+200
)
=520+2115*0.25=1048.75(元)
(2) 试用MPG 法确定订货安排时的总费用。
解:由本题可知S=130元,H=0.25元(件×周)则S/H=520(件×周)按照MPG 法做出的订货安排具体如下:
移动
次数
最小零件 周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0 50 200
50 200 100 300 100 150 200 50 200 1 50 250 0 200 100 300 100 150 200 50 200 2 100 250 0 200 100 300 100 150 250 0 200 3 100 250 0 300 0 300 100 150 250 0 200
期初库存(Q si ) 250 50 300 100 400 100 400 250 50 200 期末库存(Q fi )
50
100
100
250
50
则总费用为:
C T=C R+C H=kS+0.5H∑(Q si+ Q fi)
=5*130+0.5*0.25*(250+50+300+100+400+100+100+400+250+250+5 0+50+200)
=650+0.5*0.25*2650=650+331.25=981.25(元)
3.有5件任务都需要两步操作来完成,下表给出了相应的加工时间。
任务操作1所需时间(小时)操作2所需时间(小时)
A 3.0 1.2
B 2.0 2.5
C 1.0 1.6
D 3.0 3.0
E 3.5 1.5
(1)根据Johnson算法安排工作顺序。
(2)用甘特图表示出任务的进行情况。
解:(1)
任务操作1所需时间(小时)操作2所需时间(小时)
A 3.0 1.2 (2)
B 2.0 (4) 2.5
C 1.0 (1) 1.6
D 3.0 (D) 3.0
E 3.5 1.5 (3)
第一步:
由约翰逊法可知,题中给出的表中最小加工时间值是1个时间单位,它又是出现在操作1上,根据约翰逊法的规则,应将对应的任务C排在第一位,即C- * - * - * - *
第二步:
去掉C,在剩余的任务中再找最小值,不难看出,最小值是1.2个时间单位,它是出现在设备2上的,所以应将对应的工件A排在最后一位,即:C- * - * - * - A
第三步:
去掉A,在剩余的B、D、E中重复上述步骤,求解过程为:C- * - * - E – A
C- B- * - E – A
C- B- D- E – A
最后得出个工作顺序为:C- B- D- E – A
(3)按照上题所得出的工作顺序,可得出下表:
任务操作1所需时间(小时)操作2所需时间(小时)
C 1.0 1.6
B 2.0 2.5
D 3.0 3.0
E 3.5 1.5
A 3.0 1.2
则根据上表得出操作1的甘特图为:
操作2的甘特图为:
0 1.0 3.0 6.0 9.5 12.5 13.7
4.有1个4/4/P/F max 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用 Palmer 法求解。
解:按照Palmer 法,先求出零件的斜度指标:
()上的加工时间。
在机器—零件——机器数;
—式中,k ik m
k ik
i M i P m n
k P m k ,...,3,2,1211=⎥⎦
⎤⎢⎣
⎡+-=∑=λ
对于本题,m=4.
()3,2,12144
1=⎥⎦
⎤⎢⎣
⎡+-=∑=k P k k ik
i λ,4
i λ= -1.5P i1-0.5P i2+0.5P i3+1.5P i4
则:1λ=-1.5P 11-0.5P 12+0.5P 13+1.5P 14=-1.5×1-0.5×5+0.5×4+1.5×6=7
2λ=-1.5P 21-0.5P 22+0.5P 23+1.5P 24=-1.5×9-0.5×7+0.5×6+1.5×2=-11 3λ=-1.5P 31-0.5P 32+0.5P 33+1.5P 34=-1.5×5-0.5×6+0.5×3+1.5×3=-4.5
4λ=-1.5P 41-0.5P 42+0.5P 43+1.5P 44=-1.5×4-0.5×3+0.5×5+1.5×7=5.5
按i λ不增的顺序排列零件,得到的最优的加工顺序(1,4,3,2)。
在此加工顺序下,F max =34
2.6 5.5 9.0 11.6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