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课件使用
《鸿门宴》
刚愎自用,优柔寡断
《项羽之死》 多情善感 勇猛刚强 知耻重义
2 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写一 人。分析《鸿门宴》和 《项羽之死》 对项羽的写法有什么不 同?
《鸿门宴》一场写多人。刘邦能屈能伸,狡诈;项羽刚愎自用, 脆弱;张良的多谋善断;范增的机智善变等,把项羽放到错综 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和紧张的局势中,通过对比塑造项羽形象
合作探究
1. 穿越时空如果你是项羽,在你人生 的生死关头,你会如何选择?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 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 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 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 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 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③项羽—驰,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楚军——亡两骑 对比(损失)渲染勇猛无敌
骁勇善战、勇猛无敌
乌江自刎
拒渡 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我何面目见之?” “籍独不愧于心乎”
知耻重义
赐马——心地仁善
赠头——视死如归
联系《鸿门宴》思考
1 《鸿门宴》中,项羽性格的哪些方面已经显现?哪些没写到 的方面在本篇中作了充分的表现?
2.为何快战?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自负、自傲而不知自省
3.“阴陵失道”的细节说明了什么?
失去民心 轻信于人
4.项羽在快战中表现如何?在第3段中找出项羽的行动。
①项羽—大呼、驰下、遂斩将 汉军—皆披靡 渲染势不可挡的气势
②项羽—嗔目 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对比,只用眼神和声音就能吓退敌人,项羽摄人魂 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
项 羽 《之 死 史
记 》
情节梳理
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人物形象
郑板桥曾说:“《史记》百三十篇中, 以《项羽本纪》为最。”司马迁为我们 记述了一个性格多样的项羽,我们在 《鸿门宴》中已得以窥见一隅,《项羽 之死》又将给我们呈现怎样的项羽呢? 分组合作,说说每个场景刻画了项羽怎 样的形象。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 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 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 之罪也”,岂不谬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王立群对项羽的评价
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位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 灭秦功臣,是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千古义 士,是一位面临乌江绝境毅然自刎而绝不肯苟且偷生的 壮士,是一位被中国老百姓两千年来不以成败评价的历 史人物,也是一位襟怀坦荡失败得令人扼腕叹息的本色 英雄,更是一位中国艺术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
韩信对项羽的评价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 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 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 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
②印刓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
垓下之围
1.“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 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 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
铁骨柔情
儿女情长
垓下之围
2. 这一段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 项羽的形象?
动作描写:惊 起 饮 歌 泣 语言描写:垓下歌 侧面烘托: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东城快战
1.何为快战?
快:痛快、畅快
尽显英雄快意与自负
《项羽之死》连续集中写项羽一人。通过三个连续的事件集中 笔墨塑造项羽形象
小结
《项羽之死》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项羽形 象:他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 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拒 渡乌江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 这样一个项羽,即使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也因他有瑕有瑜的丰满性格而令后人难以忘怀。
写作训练
课
要求:
后
1、有明确观点;
作
2、引用一句名言;
业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
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联系现实;
5、100字左右。
事例:
士可杀,不可辱。(名言)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观点)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 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 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事 例)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 却赢得千古美名。(点评)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 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 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现实)
——易中天
合作探究
2. 结合以前所了解的项羽和今 天的学习,我们如何去评价项 羽?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 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