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6.我们的传统节日》_3

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考察探究活动 6.我们的传统节日》_3

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探究活动六我们的传统节日第一课时
《走进端午节》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2007年秋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全国各地的小学中,已有不少班级动手收集资料并讨论如何过
好传统节日,参与活动的同学普遍感到了民族文化有着深重的
震撼力。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民族文化之根,也是我们展现中华
博大文明的平台,更是我们提升精神生活的契机。

而又由于受
到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意识越
来越淡薄。

端午节是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了解,对端午文化的知晓更是甚微。

于是,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和五年级的同学共同确立了《走进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并在其中感悟端午节蕴含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调查采访、查找书籍等方式,
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增强交际能力;通过参与小组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喜悦。

3.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增强自信心。

通过尝试包粽子,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的多彩魅力。

三、活动过程
1.讨论确立《走进端午节》的主题,并分组,分成4个小组,讨论制定每组的探究主题和活动方案。

(一周)
2.各小组通过问卷调查,上网搜集资料,查阅书籍等多种
形式展开实践活动。

(一周)
3.分小组开展“大比拼”,通过三个“大比拼”展示同学
们的探究成果。

(一课时)
4.活动延伸:由同学们提出感兴趣的其他中国传统节日,
通过讨论交流制定探究主题,探究方法,开展后续探究活动。

(一周)
本节课是已经确立了活动主题,并开展了实践活动后的展
示课程。

四、教学准备
手机、希沃授课助手软件、PPT课件、相关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小礼物,想看吗?
播放《读端午》视频
师:同学们看的真投入,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传统节
日呢?
生:端午节。

师:感兴趣吗?嗯,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端午节”。

(板书:走进端午节)
师:关于端午节,昨天我们已经分小组讨论制定了研究主题,相信你们一定是收获满满,接下来请你们展示分享你们的研究
成果吧。

咱们先来看看展示规则!
展示规则:
1.认真倾听每个小组的发言。

2.每个人在倾听其他组发言时,总结知识点,并把知识点归
纳总结为问题,以便在下一个环节向其他组发起挑战。

3.每个小组在展示完后,其他小组的组长对他们的展示立刻
给出分数(满分为10分)。

评分细则:
A.表达清晰(5分)
B.形式丰富、有趣(3分)
C.组员倾听(2分)
D.若积极回答问题,则为该组一次加一分。

师:现在,请各组依次向我们展示。

2.小组展示大比拼
师:有请第一组。

师:第一组的同学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为我们制作了统
计图,有效的反映了调查结果,可真棒!请其他小组组长打分。

下面有请第二组同学分享。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把经典诵读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的探
究方式也是很不错的,并且老师在你们身上看出来了什么叫做“团结起来力量大”。

请其他小组长打分。

一个人究竟有怎样
的魅力,才会让一个节日以纪念他为由,流传千年呢?请第三
小组的同学带领我们一起追溯屈原。

师:第三组同学展示精彩吗?第三组的同学运用了现代技
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探究方法,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有请其他组小组长打分。

第三组的展示让我们被爱国诗人屈原
深深感动,第四组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有请第四组的
同学们。

师:看得出第四组的同学们一定是用了各种方法,查阅了
不少的资料才能带来这么精彩的讲解,请其他组的小组长打
分。

3.端午文化大比拼:
师:看来每个组的实力都不相上下,非常精彩!接下来想
给你们加点儿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那么让我们进入知识
竞赛环节,规则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大屏幕。

a、从小组展示中收集知识点设置为问题,选择一组向他们发起挑战;
b、对应组派出一位代表回答。

答对则回答组加一分;
c、若答题组答错,这个问题由其他组抢答,抢答对了加一分。

4.包粽子大比拼:
师:同学们的展示太精彩了,掌声送给自己。

老师得奖励你们一下,你们喜欢吃粽子吗?
生:喜欢。

师:那就奖励你们一人一个端午粽,行吗?
生:行。

师:自己包哦?
生:不会!(会)
师:没关系,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一学包粽子,学会了自己包,就有吃不完的粽子了。

来,请看大屏幕。

活动规则:
1.认真的观看并学习视频操作;
2.动手操作时注意团结协作,音乐两遍结束时立刻停止动作,保持整齐有序;
3.每个小组包的合格粽子的数量为对应小组加的分数。

师:明白要求了吗?请看视频。

现在开始比赛,倒计时开始!
数一数合格粽子的数量,宣布比赛结果。

5.回顾精彩
师:今天我们五(2)班的同学展示了你们的学习研究能力,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回顾这节课谈谈你有怎样的收获呢,
谁来说一说!
六、教师总结
对于“走进端午节”的探究,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端午文化已经带领我们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里面还有
更多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去探究!课后请你们提出自己
感兴趣的话题,制定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现在收拾好材料整理好桌子,准备下课!
七、教学反思
(一)环节简单,思路清晰
本节课,环节简单。

活动贯穿始终,由三个活动贯穿整堂
课程。

这样简单的教学环节,清晰的思路,像一条线串起整个
课堂,操作起来灵活自如。

(二)以生为本,注重引导
众所周知,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
自主体验、动手而逐步形成的。

因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以生
为本,教师只做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的产生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小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的,这些问题的产生教师决不能包办,要从学生中来,且要与主题相关,学生感兴趣,因而教师就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尽管我们遵循问题即课题的原则,但是学生的研究水平毕竟有限,他们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情景化,并不一定都具有研究的价值,而且很多学生的问题提法不样,而实际上问的是同一个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授之以渔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要做辅导员,在孩子们有困难时,雪中送炭,给他们一个例子,引导他们自己去揣摩,使其习得一生受益的学习方法。

总之,综合实践课就应该活动贯彻始终,我们教师必须设计思路清晰,耐心指导、细心安排,才能顺利完成综合实践的展示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