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技术经济的含义:经济是指“节约”或“节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2.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的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技术和经济之间是协调发展的第二章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1.经济效果的概念:经济活动过程中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果(1)将技术方案获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2)技术方案实施之后的劳动成果必须是有效的(3)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劳动耗费是指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2.经济效果分类:(1)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分为企业经济效果和国民经济效果(2)根据受益者的不同分为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3)根据能否用货币计量分为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3.经济效果的表达方式:(1)差额表示法:经济效果=劳动成果-劳动耗费(2)比值表示法:经济效果=劳动成果/ 劳动耗费(3)差额比值表示法:(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劳动耗费4.提升经济效果的途径:(1)保持劳动成果不变,降低劳动耗费(2)保持劳动耗费不变,增加劳动成果(3)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费同时增加(4)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同时降低(5)劳动成果增加,劳动耗费降低5.投资的概念和构成:项目从筹建开始到全部建设投产为止,整个过程发生的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建设起贷款利息及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四个方面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类比估算法: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估算法:Y=(Yo / Xo )X PfY=拟建项目的投资额X=拟建项目的生存能力Yo=同类项目的投资额Xo=同类项目的生存能力Pf=物价修正系数规模指数投资估算法:Y=(X / Xo )∧n Yo Pf7.成本的类比(判断类别):(1)会计成本: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2)经营成本:经营成本只包括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
(3)机会成本:用于企业使用一定数量资源生产某种产品而放弃这些资源用于其他用途可能过的更高的收益(4)边际成本:企业增加单位产品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5)经济成本:经济成本是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6)沉没成本:过去已经支出而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因为今后任何决策都不能取消这项支出,所以他对于企业决策不起作用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1.技术经济比较原理的概念:要求全面、正确的反应被比较方案的经济效果,那么各个方案之间首先应具有可比性,即被比较的各个技术方案的使用价值或劳动耗费是大致相同的,否则这个方案就不能直接进行比较2.技术经济比较的方面:(1)满足需要的可比原理:数量的可比性,质量的可比性,品种的可比性(2)总消耗费用的可比原理:总成本,相关费用(3)价格指标的可比原理(4)时间因素的可比原理3.时间价值的概念:首先,资金和劳动力相结合发生的增值性,实质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资金的增值的特性使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其次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资金一旦用于投资,就不能用于现期消费,牺牲现期消费是为了将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因此资金时间价值体现为放弃现期消费所应得到的必要补偿4.现金流量:技术经济分析中,要把分析对象视作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该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各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和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销售收入、资产回收、借款现金流出:投资、经营成本税、贷款本息偿还5.资金等值计算公式(计算公式老师会给)第四章确定性的评价方法1.静态投资回收期法:Tj=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 当年净现金流量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单方案评价判别标准:将计算出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与标准回收期Tb做比较,当Tj≤Tb 时该技术可以接受。
当Tj>Tb时该技术不予接受2.投资收益率法:E=NB / IE=投资收益率I=总投资即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之和NB=达产年净收益或年均净收益3.动态投资回收期法:Td= [ lgR—lg(R—ioKo)] / lg(1+io)Td=动态投资回收期io=基准收益率Td=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 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4.现值法:(1)费用现值法:PC=∑Cot(P/F,io,t)PC=费用现值Cot=第t年的现金流出n=技术方案的寿命期io=基准收益率(2)净现值法:NPV=∑(CI—CO)t(P/F,io,t)CI=现金流入CO=现金流出(3)净现值率法:NPVR=NPV / KoKo=投资总额现值5.年值法:(1)费用年值法:AC=∑Cot(P/F,io,t)(A/P,io,n)(2)净年值法:NAV=NPV(A/P,io,n)6.内部收益法:IRR=in+NPV(in)/[ |NPV(in)|+| NPV(in+1)| ] (in+1 —in)NPV(in)=当内部基准收益率为in时NPV为整数NPV(in+1)=当内部基准收益率为in+1时NPV为负数7.经济评价方法:(1)独立型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只需要比较NPV、NAV、IRR,当NPV≥0,NAV≥0,IRR>io时方案可行(2)互斥型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寿命相同:净现值法,内部收益法寿命不同:净年值法,净现值法第五章不确定性评价方法1.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通过分析产品常量、成本和盈利之间的关系,找出技术方案盈利和亏损在常量、单价、成本等方面的临界点,以判断不确定因素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技术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的一种不确定性评价方法2.盈亏平衡点:P Q*=Cf+CvQ*P=价格Q*=常量Cf=固定成本Cv=单位可变成本生产能力利用率:E*=Q*/QoQo=技术方案的生产能力3.敏感性分析的含义:通过分析预测技术方案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并确定其影响因素程度,从中找出敏感性因素,以便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供决策者分析研究4.概率分析的含义: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同程度变动的概率,及其对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第六章价值工程1.价值工程的概念:价值工程是一项具有巨大实用价值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它以产品或者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2.价值工程的基本要素:功能,寿面周期成本,价值3.价值工程的特点:(1)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2)价值工程的目标是追求寿命周期成本最低(3)价值工程的关键是创造(4)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4.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方法:(1)经验分析法:社会角度市场角度设计角度生产角度成本角度销售角度实施角度(2)ABC分类法:A 占10% B占20% C占70%(3)强制确定法:零部件排序,零部件打分,求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求零部件的成本系数,求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对零部件进行分析(当价值系数小于1时,功能评价系数小于成本系数,说明零部件不太重要)5.功能分析的概念:对所选择的价值工程对象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科学地评价其重要性,并通过功能与成本匹配关系定量计算价值工程对象的价值大小,确定价值工程改进的重点对象的过程6.功能的类别:(1)按照功能的重要性可将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2)按照功能的性质可将功能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3)按照功能的有用性可将功能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4)按照功能的目的和手段可将功能分为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上位功能是目的性功能,下位功能是实现上位功能的手段性功能)7.方案创造的方法:头脑风爆法,歌顿法,德尔菲法,检查提问法第七章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是以未来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市场)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等为手段,以了解拟建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研究方向,如实地反映拟建项目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考察、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再对拟建项目的各种建设方案进行全面、综合地评价、比较和择优,最终作出决策的科学方法。
2.市场需求预测的方法:(1)定性预测法:消费者意向调查法,销售人员意见综合预测法,专家意见法(2)定量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因果分析法3.财务评价的概述:在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考核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据以判别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同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进一步判断可能承担的风险和在经济上的可靠性4.财务评价指标体系:(1)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率(2)财务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5.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相同之处:(1)评价目的相同(2)评价基础相同(3)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相似区别:(1)评价的角度不同(2)评价的指标不同(3)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同(4)效益和费用的构成范围不同(5)采用的参数不同6.国民经济评价的参数: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