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 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 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1.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 . 2006年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 . 1976年唐山大地震D .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006年 3月 27日下午 4时 45分, 太旧高速公路 (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

据此回答 3-4题。

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A .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B .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 .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D .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 12月 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

回答 5-6题。

5. 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A .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 .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C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 .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6.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A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C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 20世纪后 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 7~9题。

7.关于 20世纪后 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A .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C .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D .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8. 20世纪后 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A .暴雨造成的水灾B .台风形成的风暴潮C .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 .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9. 关于 20世纪后 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 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10.表中哪些国家位于环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A .①②B .③⑩C .④⑧D .⑥⑦从 2006年 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

这是自2003年以来, 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

其中5次是强沙尘暴。

据此回答 5— 8题:11.沙尘暴属于(A .气象灾害B .海洋灾害C .地质灾害D .天文灾害 12.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A .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B .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C .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D .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13.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

主要原因是(A .儿童抵抗能力差B .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C .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D .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的时间长,吸入的浮沉多14.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②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③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A .①②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2006年第一号热带风暴“珍珠” (CHANCHU于 5月 9日 20时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以东 550千米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 15日 2时进一步加强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2级(45米 /秒。

强台风“珍珠”经我国南海北上, 18日凌晨 2时 15分左右在广东省饶平到澄海之间登陆。

进入福建省境内后逐渐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受台风影响的各地政府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紧急转移人口一百多万。

据此回答 9— 11题:15. 上图为台风中心经过我国东沙群岛的某气象站时测量到的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则台风中心接近该气象站的时间为(A.5时B.11时C.17时D.21时16.当台风于 5月 18日凌晨 2时 15分左右在广东省登陆时(A. 处于 18日的范围大约相当于全球的四分之三B.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属于西半球D. 孟买正是烈日当空17.从 5月 14日到 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B. 加剧南方的干燥C. 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势力D. 形成大量的对流雨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 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 回答 1~4题。

18.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19.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 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20.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2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22﹒有关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叙述正确的是 (A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B .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C .灾后恢复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挽救生命D .灾中应急最重要的工作是要通过建设加强灾区的抗灾能力23. 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A. 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 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 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 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24.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D. 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25.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A. 干旱地区B. 半干旱地区C. 湿润地区D. 半湿润地区26﹒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27.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 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 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 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28. “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A. 防御寒潮和台风B. 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C. 防御干旱和泥石流D. 防治洪涝和滑坡29.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B.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C. 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 7-11月最为频繁D. 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 (1990-1995年图(图中“风雹”包括大风、龙卷风、雹灾等灾种回答 13-14两题A B C D30.以上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A .洪涝B .火山爆发C .地震D .干旱31. 根据资料可以看出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按表现特征主要是 ( A .缓发型灾害 B .突发型灾害 C .过渡型灾害 D .人为诱发灾害 32.以下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由自然作用造成的是 (A .地震B .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C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D .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33.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火山活动B .地质构造C .外力作用D .褶皱形态 3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 (A .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B .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C .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D .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35.采用“无坝引水”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阿斯旺水利工程 C .伊泰普水电站 D .长江三峡工程2001年冬季,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现象,回答 36-37题。

36.黄河乌海段发生决堤的原因是 (A .黄河流域暴雨成灾B .台风过境普降大雨C .发生凌汛现象D .大堤多年失修37.防治此类决堤现象发生的现行的措施是A .飞机轰炸B .跨流域调水C .修水库D .加固大堤 38.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御的最基本途径是A .依靠科技进步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 .修筑沿岸堤坝,彻底整治河道C .积极参加财产安全保险事业D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39.下列防洪措施属于工程性的是A .实行防洪保险B .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C .修建分洪区D .加强分洪区土地管理4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主要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②黄土高原降水集中于夏季, 且多暴雨③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低山丘陵大而集中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较之南方低山丘陵更加崎岖不平⑤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抗侵蚀能力更低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⑤D .①③⑤41.各种自然灾害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主要是因为(A .各自然灾害都发生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内B .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地理环境不同C .发生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 .主要取决于发生区域内自然环境因素42.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A .粘虫B .松毛虫C .蝗虫D .稻螟43.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 A .干旱 B .多雨 C .前期干旱、后期多雨 D .前期多雨、后期干旱 44.造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人为原因是(①流域内普降暴雨②上游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下降③下游围湖造田,行洪区被农田和建筑占据④下游入海口处挖沙、采沙现象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45.“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A .森林雷灾B .乱砍滥伐C .森林虫灾D .毁林开荒46.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 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B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C 遥感技术——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D 地理信息系统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和信息数据空间分析47.棉铃虫重灾区主要分布于(A .东北平原B .四川盆地C .华北平原D .云贵高原1998年 6月长江流域发生连续暴雨, 干流连续 6次出现了大洪峰和高水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