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克隆基本操作

分子克隆基本操作

分子克隆基本操作
一、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体系
实验成分加入量(ul)终体积
模板DNA 0.1
dNTP 0.4
上游引物(P1)0.5
下游引物(P2)0.5 20 ul
10×Taq Buffer 2.0
TaqDNA聚合酶0.1
ddH2O 16.4
PCR全过程是由变性、模板与引物结合(复性)及引物延伸3个步骤组成的不断重复过程:
反应条件
PCR反应变性退火延伸循环周期1940C预变性5min 1
2940C 1 min 50~570C1 min 720C 1 min 25~35 3720C 5min
(反应结束后,样品可与40C暂存)
二、PCR产物的凝胶电泳检测
1.1%琼脂糖凝胶配制:
配胶:将卡子放于制胶器孔中;
称取0.3g琼脂糖溶于30ml 1×TAE之中置于微波炉中煮沸三次;
倒胶:待温度降低600C左右时(手感容器能耐受),在凝胶中加入EB 至终浓度0.5ug/ml(30ml凝胶1.5ulEB),摇匀后缓慢倒入制胶器中。

避免产
生气泡,尤其注意梳子周围不能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吸管吸去。

凝胶条件:在室温中放置30~45min.。

拔梳子:小心垂直拔出梳子,保持点样孔完整。

2.加样:
凝胶完全凝固后,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液面应高出凝胶表面1mm。

将PCR产物与6×加样缓冲液,混合均匀加至加样孔中。

同时,根据待分离片段的大小选择不同的DNA分子量标准作对照。

加样孔处于电泳槽的阴极端。

(加样是勿碰坏凝胶孔壁,否则DNA带型不整齐。


3.电泳:
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观察正负两极是否有气泡出现,且负极比正极气泡多,设置电泳电压及电泳时间(电泳时间视具体样品而定,一般15~30min)。

4. 拍照:
胶置于凝胶成像分析仪中,根据图片用途调整焦距及灯光。

三、DNA切胶回收
1.切胶: 于紫外灯下确定欲回收的DNA片段,取干净EP管称重m1标记,用
手术刀切下含有目的DNA片段的凝胶块,置于EP管中。

(观察和切胶含目的DNA片段的凝胶时,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剪切或引起基因的突变。


2.称总重m2,则胶重为m2-m1, 按胶重量加入Binding Buffer。

3. 将EP管置于55-65℃水中融化7min, ,每2-3min震荡一次。

4. 将混合液体加入HiBind管柱中室温离心10000*g 1min 弃取收集液。

5. 加入300ulBinding Buffer洗柱离心10000*g 1min。

6. 加入700ulSPW Wash Buffer, 室温放置2-3min, 离心10000*g 1min 弃取收集液。

7. 重复⑥
8. 空柱离心10000*g 1min,充分干燥柱上的DNA,弃取收集液。

9. 将柱子移入空1.5mlEP管中,加入20ulDNA Elution Buffer, 离心10000*g 1min。

四、建立酶切体系
目的片段酶切体系
实验成分加入量(ul)
胶回收产物 5.0
酶切酶1 0.5
酶切酶2 0.5
Buffer 2.0
ddH2O 2.0
克隆性基因载体的酶切体系
实验成分加入量(ul)
克隆性基因载体(质粒) 2.0
酶切酶1 0.4
酶切酶2 0.4
Buffer 2.0
ddH2O 5.2
五、凝胶电泳检测及胶回收
同二、三两步
六、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体外重组(连接)
实验成分加入量(ul)
目的基因胶回收产物5~7
克隆性基因载体胶回收产物 1
水浴450C 5min 冰水浴00C 3min(静置)
T4 Ligase 1
10* T4 Ligase Buffer 1
160C过夜
七、重组克隆基因引入受体细胞(转化)
⑪、-70℃取出TOP10 50uL(置1.5ml EP管中),立即冰水浴10min。

⑫、加入5uL上述连接产物,轻轻混匀(在超净台中完成)。

⑬、放入0℃冰水浴30min(放于4℃冰箱)。

⑭、而后放入水浴锅中42℃热休克90秒(严格控制时间),转入0℃冰水浴3min。

⑮、加入800ul LB培养液,置摇床37℃孵育45min-1h。

⑯、将其取出,5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留约100uL残液均匀涂于LB平板上(LB平板预先烘干)置37℃培养箱中培养12-16h.
八、含目的基因重组体的筛选(挑单克隆菌落)
取出上述LB平板置于超净台中,并同时取试管架,EP管架各一只、LB培养液一瓶(个人专用)、氨苄青霉素(AM P﹢)。

⑪、点燃酒精灯,取干净试管(数目依据欲挑菌数)。

⑫、每管加入5mL LB培养液(无菌操作)。

⑬、分别加入5uL氨苄青霉素(AM P﹢)。

⑭、挑单个菌体,用移液器枪头(或接种棒)轻挑放入试管中(试管要倾斜,切勿将移液器放入试管中)塞上试管塞,之后平板放置4℃冰箱保存。

⑮、置于37℃摇床,摇菌12-16h。

⑯、摇菌5h后可以进行菌液PCR鉴定
九、重组质粒的制备(小提质粒)
重组质粒的少量制备按OMEGA bio-tek公司的质粒少量快速提取试剂盒操作.
①取一个新的 HiBind DNA结合柱装在收集管中,吸取200uL Buffer GPS平衡缓冲液至柱子中,室温放置3-5min,室温下,12000*g离心2min。

②取1ml菌液装于EP管中10000*g,离心10min,弃上清.
③加入250ul Solution I,重悬菌落,混合均匀. 加入250ul Solution II,轻轻地上下颠倒数次,而后静置2min. 加入250ul Solution III, 轻轻地上下颠倒直至白色絮状物形成为止.10000*g,离心10min.
④将③离心管中的清晰液体吸至HiBind柱中(切勿将白色絮状物吸入), 10000*g,离心1min.
⑤弃去收集液,向HiBind柱中加入500ulBuffer HB, 10000*g,离心1min.(重复一次)
⑥弃去收集液, 加700ul DNA Wash Buffer, 10000*g,离心1min.
⑦重复⑥步
⑧空柱13000*g,离心2min,充分干燥柱子.
⑨.把柱子移置洁净的1.5EP管中,加入15-30ul Elution Buffer,室温静置两分钟,12000*g 离心2min.(将收集液从新吸入柱子,12000*g离心2min)。

⑩4℃暂存,-20℃长期保存.
十、双酶切鉴定
建立酶切体系:
成分用量
质粒 2.0ul
酶 1 0.5ul
酶 2 0.5ul
Buffer 1.0ul
ddH2O 6.0ul
总计 10ul体系
酶切条件:37℃水浴4h取全量酶切产物以2000DL为Marker,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十一、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