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步进顺序控制指令
二、并行分支 特点:同时几条件支路执行
例二:某钻床控制系统
• 某专用钻床用两只钻头同时钻两个 孔,操作人员放好工件后,按下起动按 钮I0.0,工件被夹紧后两只钻头同时开 始工作,钻到由限位开关I0.2和I0.4设 定的深度时分别上行,回到由限位开关 I0.3和I0.5设定的起始位置时停止上行。 两个都到位后,工件被松开,松开到位 后,加工结束,系统返回初始状态。
I/O分配
• 输入点: 启动按钮SB1 I0.0 停止按钮SB2 I0.1 上限位开关LS1 I0.2 下限位开关LS2 I0.3 左限位开关LS3 I0.4 小球右限位开关LS4 I0.5 大球右限位开关LS5 I0.6 大小球检测开关SQ I0.7
• • • • • • •
输出点: 原始位置指示灯HL 抓球电磁铁K 下行接触器KM1 上行接触器KM2 右行接触器KM3 左行接触器KM4
Q0.0 Q0.1 Q0.2 Q0.3 Q0.4 Q0.5
(3)循环结构
• 循环结构用于一 个顺序过程的多 次或往复执行。 功能图画法如图 5.5所示,这种结 构可看作是选择 性分支结构的一 种特殊情况。
(4)复合结构
I1.2 M00.0 3 I0.0 Q0.0
M00.1 3
Q0.1
M00.6 3 I0.6
•
1.步
步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相对不变 的性质,它对应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在功能流程图中步通常表示某个执 行元件的状态变化。 步用矩形框表示,框中的数字 是该步的编号,编号可以是该步对 应的工步序号,也可以是与该步相 对应的编程元件(如PLC内部的通用 辅助继电器、步标志继电器等)。 步的图形符号如图5.1(a)所示。
第5讲 步进顺序控制指令
• 一、功能流程图概述 • 二、功能图的程序设计 • 三、功能图向梯形图的转换
5-1功能图程序的构成
一、 功能流程图概述
•
顺序功能流程图,简称功能图(SFC), 又叫状态流程图或状态转移图。它是专用 于工业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一种功能说明 性语言,能完整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 程、功能和特性,是分析、设计电气控制 系统控制程序的重要工具。 顺序功能图由步、有向连线、转换、 转换条件和动作组成。
4.活动步
当系统正处于某一步所在阶段时,该 步处于活动状态,称该步为活动步。 步处于活动步时,相应的动作被执行; 处于不活动状态时,相应的动作被停 止执行或不执行。
5.有向线段
6.转换和转换条件
I0.7 M0,5 T37·C0 M0.6 I1.0
二、 使用规则 (1)步与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转移分 开; (2)转移与转移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步 分开; (3)步与转移、转移与步之间的连线采用 有向线段,画功能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向下 或从左到右,正常顺序时可以省略箭头,否 则必须加箭头。 (4)一个功能图至少应有一个初始步。
三、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
转换要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该转换的前级步都必须是活动 步; 2.相应的转换条件得到满足。 转换实现时应完成两个操作: 1.后续步都变为活动步; 2.前级步都变为不活动步。
5-2 顺序功能图程序的三种结构形式
• (1)顺序结构 • (2)分支结构 选择性分支 并行分支 • (3)循环结构 • (4)复合结构
1.单流程
2.并行
3.选择
2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方法 • S5-200系列PLC有置位和复位指令,且对 同一个线圈置位和复位指令可分开编程, 所以可以实现以转换条件为中心的编程。 • 当前步为活动步且转换条件成立时,用S 将代表后续步的中间继电器置位(激 活),同时用R将本步复位(关断)。 • 如用M0.0的常开接点和转换条件I0.0的 常开接点串联作为M0.1置位的条件,同 时作为M0.0复位的条件。这种编程方法 很有规律,每一个转换都对应一个S/R的 电路块,有多少个转换就有多少个这样 的电路块。
三、选择性分支 特点:有几条分支,需要进行选择, 只能运行其中一条去路。
1 3
A 2 3 B 3 C 5 3 4 3
D 6 3 E
G 7 3 H
I
J
F
8 3
选择性分支
大小球分捡机械臂装置的控制
大小球分捡机械臂装置如图所示。当机械臂处于 原始位置时,即上限位开关LS1和左限位开关LS3压 下,抓球电磁铁处于失电状态,这时按动启动按钮 后,机械臂下行,碰到下限位开关后停止下行,且 电磁铁得电吸球。如果吸住的是小球,则大小球检 测开关SQ为ON;如果吸住的是大球,则SQ为OFF。1 秒钟后,机械臂上行,碰到上限位开关LS1后右行, 它会根据大小球的不同,分别在LS4(小球)和LS5 (大球)处停止右行,然后下行至下限位停止,电 磁铁失电,机械臂把球放在小球箱里或大球箱里, 1秒钟后返回。如果不按停止按钮,则机械臂一直 工作下去;如果按了停止按钮,则不管何时按,机 械臂最终都要停止在原始位置。再次按动启动按钮 后,系统可以再次从头开始循环工作。
2.初始步
• 初始步对应于控制系统的初始 状态,是系统运行的起点。一 个控制系统至少有一个初始步, 初始步用双线框表示,如图 5.1(b)所示。
5
0
(a)
(b)
3.动作说明 3.动作说明
一个步表示控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它 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在步右边 加一个矩形框,在框中用简明的文字说明 该步对应的动作,如下图5.3所示。 图中(a)表示一个步对应一个动作; 图(b)和(c)表示一个步对应多个动作, 两种方法任选一种。
Q0.2
I0.1 M00.2 3 I0.3 M00.3 3 I0.4 M00.5 3 Q0.3 Q0.2 M00.4 3
I0.2 Q0.4 I0.5 M01.0 3 M00.7 3 I1.0 Q0.5
等等
等等 Q0.0
I1.1 M01.1 3 Q1.0
返回本节
综合练习
如图所示,是剪板机的控制示意图,开始时压钳和 剪刀在上限位置,限位开关I0.0和I0.1为ON。按 下起动按钮I1。0,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板右行 (Q0.0为ON)至限位开关I0.3动作,然后压钳下 行(Q0.1为ON并保持)。压紧板料后,压力继电 器I0.4为ON,压钳保持压紧,剪刀开始下行 (Q0.2为ON)。剪断板料后I0.2为ON,压钳和剪 刀同时上行(Q0.3和Q0.4为ON,Q0.1和Q0.2为 OFF),它们分别碰到限位I0.0和I0.1后,分别停 止上行,都停止后,又开始下一周期的工作,剪 完10块料后停止工作并停在初始状态。
2.选择和并行
3.顺序控制指令
• 顺序控制用3条指令描述程序的顺序控制步进状 态,指令格式如表4-8所示。 • (1)顺序步开始指令(LSCR) • 步开始指令,顺序控制继电器位SX,Y=1时,该程 序步执行。 • (2)顺序步结束指令(SCRE) • SCRE为顺序步结束指令,顺序步的处理程序在 LSCR和SCRE之间。 • (3)顺序步转移指令(SCRT) • 使能输入有效时,将本顺序步的顺序控制继电器 位清零,下一步顺序控制继电器位置1。
一、单序列结构 特点:直线 每一步后面只有一 个转换,每个转换后面只有一步。各 个工步按顺序执行,上一工步执行结 束,转换条件成立,立即开通下一工 步,同时关断上一工步。
0
等待
图
按下起动按钮
5 4
.
1 电机 M 1 起动 T 1 延时时间到 2 电机 M 2 起动 按下停止按钮
例:锅炉鼓风机和引风机的控制
三、功能图程序向梯形图程序的转 化
一、使用起保停电路模式的编程方法
• 在梯形图中,为了实现前级步为活动步且转换条 件成立时,才能进行步的转换,总是将代表前级 步的中间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与转换条件对应的接 点串联,作为代表后续步的中间继电器得电的条 件。当后续步被激活,应将前级步关断,所以用 代表后续步的中间继电器常闭接点串在前级步的 电路中。
多方式问题: 单步 单周期 自动 手动
三:液体混合控制系统设计
如图所示,上限位、下限位和中限位液位传感器被 液体淹没时为1状态,阀A、阀B和阀C为电磁阀,线圈 通电时,线圈通电时打开,线圈断电时关闭。开始时 容器是空的,各阀门均关闭,各传感器均为0状态。 按下起动按钮后,打开阀A液体A流入容器,中限位开 关变为ON,关闭阀A,打开阀B,液体B流入容器。液 面升到上限位开关时,关闭阀B,电机M开始运行,搅 拌液体,60S后停止搅拌,打开阀C,放出混合液,当 液面降到下限位开关之后,再过5S,容器放空,关闭 阀C,打开阀A,又开始下一周期的操作。按下停止按 钮,当前工作周期的操作结束后,才停止操作。
控制要求:按下起动按钮I0.0后,应先 开引风机,延时再开鼓风机。按了停 止按钮I0.1后,应先停鼓风机, 5S后 再停引风机。
编程练习
某组合机床的动力头在初始状态时停 在最左边,限位开关I0.3为1状态。按下 起动按钮I0.0,动力头的进给运动如图 所示,工作一个循环后,返回并停在初 始位置,控制电磁阀为Q0.0--Q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