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2

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2

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煤矿井下作业是高危行业之一,多为井下开采,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常受到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灾害的威胁,加之技术装备落后,职工队伍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安全管理薄弱,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在井下存在种种隐患没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盲目蛮干,时常有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这时追悔莫及,显得安全生产由为重要。

因此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要有效的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促进生产和效益的提高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就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安全生产,把煤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放在首位,做为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的主要内容。

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他们并矛盾,当安全适合生产发展的状况时,会促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给企业带来效益;反之,当安全保证不了生产的情况下,为追求眼前的利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盲目蛮干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给企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使企业不能正常生产、发展。

效益从何而来。

因此,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用辨证统一的观念去处理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关系。

也就是说企业领导
必须善于处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越是生产忙,越是要重视要安全。

把安全工作搞好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否则不就会招致安全事故,既造成经济损失又阻碍企业的正常生产;这是实现证明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人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安全就是生命。

如果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生命都没保障,企业谈何发展。

现代安全管理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珍爱生命就要讲安全,远离事故,不违章,把安全提到最高位置。

国家《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提升了安全工作的地位,为实现《安全生产法》的具体化,以《安全生产法》作为母法,国家相继颁布了三十余部法律,法规,推动了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建设。

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这说明在企业的生产发展中,安全问题的的确确是一个不得不该给予重视重大问题。

所以安全事大,大于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安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安全,社会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安全。

按照这个逻辑推,我们就可以说安全生产是根,生产效率是果。

反之如果煤矿没有安全生产之根,何来生产效益之果呢。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效益与安全的矛盾主要是由于煤矿企业的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企业安全管理落后,加之又缺乏岗前安全培训,对新的技术和安全管理方法,难以认识和接受,为了眼前利益在生产过程中盲目蛮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者甚多,时有安全事故发生,
阻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企业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如盘县柏果镇顺发煤矿2005年春节过后,恢复生产前,矿上安排一名安全矿长,一名瓦斯检查员,一名安全员,三人八井检查井下的安全情况,许久不见3人出来,矿上就派人下井去寻找,结果在一个掘进头(蓄巷、局扇未开)发现3人均以死亡。

作为矿上的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如此单薄,业务水平如此低下,其他从业人员可想而知。

通过这个案例说明煤矿企业的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管理落后,严重阻碍着煤矿企业的安全发展。

那么如何处理生产与安全之间的这些矛盾呢?
一、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
政策,加强安全意识,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但百万吨死亡率居世界之最。

这说明我国少数企业只注重产量不注重安全,以牺牲人民的健康为代价,这不适合科学的发展轨迹。

我国于2002年1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安全生产法》。

为实现《安全生产法》的具体化,以《安全生产法》为母法,国家相继颁布了30余部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法律政治的高度把安全放在首位,它利用法律的约束力,强制性来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安全“以人为本”抓好基础工作,确保安全。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质上就是要认识到人的因素是第
一的,首先要强调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另外以人为本还要把安全工作的基点方放在人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

煤矿职工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有七情六欲,只有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理解、尊重、关心、帮助、耐心、细致的疏导,调解每个人的意识和行为才能把安全工作做扎实有效。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工夫。

实践证明,事故频发之处,必是安全文化贫乏之地。

因此,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企业从业职工及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使每个职工深刻全面地把握安全规律,详细掌握安全生产意识具备熟练自如的岗位操作技能,具有驾驭现场的作业心理素质和经验能力。

通过安全培训、教育让每个职工树立牢固的事业心和主任感。

煤矿企业必须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主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

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见》中对责任制提出了具体要求,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作为安全生产的原则,明确企业法人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分管安全生产的副职,在其分管工作中设计安全生产内容的也应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实践证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中有效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通过责任追击的落实,把安全生产的控制目标,管理目标层层分解下去,签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一级抓
一级,逐级负责,逐级落实,扩大安全工作的覆盖面,形成各级领导干部从包保,当好安全工作的带头人,落实好企业及全体员工的责任,使之做到有标准,行有规范,同时再加强责任制管理中,坚持标准,及细化、量化、具体化又保证责任的内容有完整性。

代表性和示范性,消除不负责任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不坚持原则的好人只、主义和不遵守法规的自由主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到位,安全责任制落到实位。

只有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有着过硬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的职业队伍,企业才能走上发展的路子,才会有长久稳定的牢固基础,安全有保障才能有发展。

三、管教并用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企业中建立的一套完美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了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素质,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掌握了安全生产技能,但不能以教代管。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管人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

管好人要靠制度,要靠标准,要靠奖罚分明,要靠严格的考核办法,让每个岗位的职工尽职尽责,靠严格的监督机机,落实到一举一动。

要组织职工在一起相互学经验,学案例,通过学案例让他们每个人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同时在震撼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增强了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有了保障,生产得到发展,同时经济也得到发展,企业有了经济增加了安全投入,安全又巩固了生产,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企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产效益与安全的矛盾是辩证统一的观念去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去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生产中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就没有了保障,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就不能正常发展,效益从何而来。

结论: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是辨证统一的。

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煤矿企业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做到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基础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培训制度化,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在、道路,以安全保生产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