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鸟类和环境
/h1
鸟类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类动物,而且处于食物链的中上层。
为此鸟类与我们身边的周围环境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首先,鸟类的生存和繁殖,就必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食物和生存所必须的一切条件,环境会对鸟类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鸟类减少时,那么一定说明环境水平下降。
同时,鸟类的兴衰存亡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它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全世界中,鸟类共有9 000多种,估计有1 000亿只。
它们的食性复杂,生活方式多样,栖息在各种生态环境中,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1 环境对鸟类产生的影响。
对于鸟类来说,一种鸟要灭绝,其主要因素并不是人为大肆捕捉,而是因为环境恶劣,该种鸟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而人对鸟类的影响也通常是通过环境的破坏来影响鸟类。
1.1 温度当一个地方的环境气温上升或者下降超过一个鸟类可适应的范围,那么鸟类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干扰。
此时,鸟类就将发生迁徙,离开这个地方。
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冬候鸟、夏候鸟的迁徙。
同理也是如此,当这个地方的温度上升时,会出现原先许多不常见的鸟种。
随着全球气温回暖,在1980年后,福建省的日常温度相较于之前高0.6℃。
所以从1980年起,在福清发现第一只黑翅鸢后,接下来的数十年间,福建省各地陆续发现黑翅鸢的踪迹。
黑翅鸢目前已经成为福建省的留鸟。
而之前该鸟种一直存在于海南等地。
1.2 降水量一个地方降水量过高或者过低时,都会通过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和生存难易度来改变鸟类的数量。
白鹤是一种极度濒危的迁徙性湿地鸟类,全球野外大约有3 000只个体。
白鹤过去经常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越冬。
但随着97、98年降水量减少,强降水天气增多,对白鹤的栖息地产生负面影响。
致使那两年间,在长江流域的白鹤数量由原先的1 200只锐减至200只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