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鸟和种树”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和评点一、题目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全国各地都有养鸟爱好者,他们用各种精致的鸟笼养育各种名贵鸟类、从鸟的色彩、鸣叫、跳跃、饮食中感受到一笼一羽的生命之乐。
清代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喜欢鸟,但反对以笼养鸟,他说:“欲养鸟不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这样人与鸟“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
以笼养鸟与种树留鸟的差别,在于除去那个隔在人与鸟之间的笼子,让鸟和人都同享自由。
其实人在对待很多事物上,如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等,都存在和养鸟一样的不同观念。
你怎么看待这种问题?请以“养鸟与种树”为话题,表述你的想法。
不少于
700字。
二、作文的审题:
话题是“种树和养鸟”,属于关系型命题,文章必须说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
它们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养鸟的人是爱鸟的,他们因为爱鸟而用笼子关住鸟,使鸟能为他一人服务。
他达到了目的;可是鸟却并不幸福。
种树的人也是爱鸟的,他们种树让鸟有个安宁的家,鸟乐其所,人也得欣赏其乐。
文章又以郑板桥的话为据,说明以笼养鸟不如种树留鸟,可见,材料的中心意思就是应该种
树养鸟。
但是,这只是话题,出题人的真正用意何在?是不是要大家多种树呢?是不是要大家不要毁坏森林呢?不是的。
如果这样,那就成了写环保问题的文章,和养鸟没有了直接的关系了。
也就是说,和话题关系不大,或者说没有什么关系了。
文章只要写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有什么积极意义等等就可以了。
而原文中引用郑板桥的话就没有了作用。
可见,只写环保是不对的。
那么,是不是写自由呢?可以写成要追求自由吗?也不对。
如过从鸟的角度,自然是要追求自由,但本文说的是人们养鸟的问题,不是鸟们应该怎么样做的问题,所以话题的落着点还是应该是写人类要怎么样对待鸟的问题。
再看原话题中“其实人在对待很多事物上,如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等,都存在和养鸟一样的不同观念”一句可知,文章要写的是人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教育、经济建设”的问题。
再想一下在“文化教育、经济建设”方面,到底人们有哪些不同观念呢?哪样算是用笼养鸟,哪样又算是种树留鸟呢?把环境搞好,鸟自己留下来,和只管留下鸟而不管其死活,哪种做法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这才是本话题的耍义所在。
明乎此,本文不难写矣。
三、作文的命题:
3、文化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主要有如下题目:1、谈种树和养鸟;2、_由
;
教育需要种树、4、闭关与开放;5、养鸟真谪——教学篇;6、会学与学会;7、自然环境;8、各适其天,斯为大快;9、学校,困住我们的笼子;10、困与留;11、谈我们需要自由;12、小草与温室;13、我们要做林中鸟,不要做笼中鸟;14、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15、论当今教育体制;
这些题目比较好的有:1、3、5、8、10,严重偏题的有:2、6、7、11、12、
14。
四、习作评点和下水作文:
学生习作一:
离开笼的保护
小时候,妈妈总是拿着碗饭,满街追着我喂我吃饭,在家里,每天除了看电视
还是看电视,看着比我大二岁的姐姐在帮妈妈做家务,自己也做一份,可是妈
妈不许。
长大后,做家务依然没有我份,我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上了
初中,女同学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貌皮肤,因为这是她们自信的源泉。
而我也被
她们注意了,我不解,问,原来是我的又嫩又白的皮肤吸引了她们。
身为男子
汉的我像一个大姑娘似的,心里难过啊!再问为什么她们都不比我白,她们说
是被太阳公公吻得多,被家务伤害过。
于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我决定要做家务,
目的就是回复我应有的脸孔和讨好一下父母。
好让他们有理由多发零用钱,在
我百般缠绕后,妈妈同意把扫地交给我,后来拖地也归我管了,一直到高中。
现在我在宿舍里是个最懒的人,当天的衣服绝不会当天洗。
想起刚进校园,自
己竟在高中才是第一次洗衣服,处女作非常糟糕,不洗比洗好。
难过!
在班里讲述了我的事后,不少同学和我产生共鸣。
后来看了一篇这文章,把中国的小孩和日本的小孩作了个比较发现,日本小孩
坚强,中国小孩懦弱!为什么呢?问题在于教育,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百般呵护
形成了一个笼,小孩学不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不了坚强。
打开笼门,让小孩在风雨中长大,在天空中展翅吧!评: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呢?全文强调父母应该让自己的儿子自由生活,从生活中学得生存的本事。
这与用笼养鸟有点关联,但是,父母们的这种做法,和
养鸟的人的目的、性质并不一致:养鸟人是怕鸟飞走了,父母则是宠爱儿子。
让儿子在风雨中长大,和种树留鸟是不一致的。
学生习作二:
种树来养鸟
全国各地都有养鸟爱好者,他们用精致的鸟笼养各种鸟,但有的人则喜欢在屋子周围种树,以树来留鸟。
以笼养鸟与种树养鸟的差别,在于除去那个隔在人与鸟之间的笼子,让鸟和人都同享自由。
所以,我们要摒弃这束缚人与鸟的笼子。
其实人在对待很多事物上,都存在以笼养鸟的观点。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是鸟,你愿意整天困在这小小的空间吗?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的。
因为如果整天困在这小地方,就正如坐牢一样,失去了人身自由,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是真正的爱鸟,就应该让它们获得自由。
我们人类也属于动物,只不过是比较高级的罢了,难道比较高级的动物就可以去侵犯低级动物的权利吗?所以我们应该让它们自由飞翔,不应把它们的权利剥夺,应还它们一片蓝天。
我们应与大同然和平相处。
我们把鸟关在笼子里,使它们不能自由的飞翔,那么它们还把翅膀长出来干什么?我们如果和鸟类都不能和平相处,而是把它们“监禁”起来,这意味着做人类要去控制鸟类,那还谈什么“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呢?人类是自私的动物。
为什么?因为我们仅仅为了爱鸟的需要,就把它们困在笼中,这难道不是自私吗?我记得我以前也是很爱养鸟的,但每次都让鸟逃出笼子,飞走了。
我逐渐明白,喜欢一样事物,不一定要把它控制住,而是应该让它回到属于它自己的世界。
所以,如果我们是爱鸟的,就应该让它们回到自己的世界,让它们_由。
我们可以种树去把鸟留住,为它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空间。
评:本文写的只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鸟的问题,不懂得话题的寓意。
文章的写作目的应该是怎么对待人才的问题和怎么对待外资的问题等。
要知道把话题展开,才合乎题意。
且文章的写作重点应该是怎样把鸟留住,而此文只是在最后写了一句,重点不突出。
下水作文:
以笼养鸟与筑巢引凤
全国各地都有养鸟爱好者,他们用各种精致的鸟笼养育各种名贵鸟类、从鸟的色彩、鸣叫、跳跃、饮食中感受到一笼一羽的生命之乐。
清代画家、文学家郑
板桥喜欢鸟,但反对以笼养鸟,他说:“欲养鸟不如多种树,使鸟与人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是的,爱鸟养鸟,无可厚非。
但如果为了一己私利,用笼养鸟,名为养也,实则害之,就不对了。
我们认为:对待鸟雀,还是让其自然发展,那样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美来。
这种观点,同样实用于人。
只有让人自我发展,才能使人身心舒泰,真正乐其所哉。
在国际上也是一样,我认为国家应该
设立更好的更优越的条件让外出求学的人才回到祖国,而不应勉强他们。
在现
代教育上,学校大力创新,国家大力创新,使得广大学生“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只有让人们放开思想,自由放飞,才能使人得到更好发展。
我们不应因为喜欢某种东西,而强行改变他的生活状况以及行为习惯,只有各
自在适合自己的空间上发展,才能真正使人心大快。
养鸟与种树的区别在于:
用笼养鸟是一种勉强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种树留鸟则不然。
它是筑巢引凤,
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环境,让鸟儿喜欢_己,自愿来到身边。
其实我
们的老祖宗就说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种树不但有利于鸟儿的
自身,也能使我们观赏到自然之貌。
经济建设也是一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就要把搞好投资环境当作大事来抓,
只有对外资有了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引进外资,让他们主动地来投奔我们,来
帮助我们发展。
而在教育上,则应该在教材的改革和教法的改革上作文章,重在吸引学生,而不要做用笼关养的傻事。
鱼游自有大海,鸟飞须有天空。
要想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就不能扼杀自由。
积
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
强扭的瓜儿不甜,捆绑的夫妻不爱。
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而损伤他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囱己来吸引别人。
我们应该
学习郑板桥,因爱鸟而多栽树。
等到树木扶疏,花枝招展的时候,流连戏蝶时
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还愁没有鸟儿飞来?还愁没有鸟儿停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