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

洞身开挖施工工艺
1.2.1开挖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50。

图2-5-50 隧道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1.2.2 洞身开挖作业程序
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
阶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和六步CD法施工。

1.2.2.1 台阶法
台阶法施工方法见图2-5-51。

施工顺序:
Ⅰ、开挖上半断面;
Ⅱ、施作上半断面初期支护;
Ⅲ、开挖下半断面;
Ⅳ、边墙初期支护;
Ⅴ、仰拱衬砌;
Ⅵ、边拱衬砌施工。

台阶法施工工序纵断面

ⅥⅤⅣ3Ⅱ1

ⅥⅤⅣ
3

1
ⅥⅤ

ⅦⅥⅤⅣ3
1Ⅱ径向系统锚杆(边墙)
Φ22砂浆锚杆

径向系统锚杆(拱部)
Φ25中空注浆锚杆
开挖轮廓线
初期支护
预留变形量
防水板及二次衬砌台阶法施工工序横断面
系统径向锚杆
喷砼
二次衬砌
隧底填充仰 拱初期支护拱墙二次衬砌
初期支护
边墙基座
台阶法施工工序平面
说明: 本图适用于一般Ⅲ级围岩地段,台阶法主要施工顺序为: 1、上台阶开挖(局部设超前小导管预支护); Ⅱ、上台阶(拱墙)初期支护; 3、下台阶(仰拱)开挖; Ⅳ、下台阶(仰拱)初期支护; Ⅴ、仰拱浇筑; Ⅵ、仰拱回填浇筑; Ⅶ、拱墙防水板及二次衬砌。

图2-5-51 台阶法施工方法图
(3)台阶法施工要求
①台阶长度控制在5m~8m之内;围岩稳定性较差时,一次进尺宜为1~1.5m,台阶长度控制在3m~5m。

②下台阶断面开挖应两侧交错进行,下台阶开挖后仰拱应紧跟。

施工中应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拢动
③上台阶施作钢拱架时,采用扩大拱脚和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必要时施作临时仰拱。

④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当岩体不稳定时需缩短进尺,必要时分下台阶左右两部开挖,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仰拱。

1.2.2.2三台阶开挖法
三台阶开挖法施工方法如图2-5-52所示。

施工步骤:
①上部环形土开挖,进行初期支护;②左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③右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④左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⑤右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⑥预留核心土开挖;⑦仰拱开挖;
Ⅷ、仰拱部支护;Ⅸ、仰拱回填浇筑;Ⅹ、拱墙防水板及二次衬砌。

7
X
X
X

型钢架或格栅钢架
20°
20°
2020
Φ42锁脚锚管L=4.5m
20°
20°
20
20



6 -2
3
2
4
5
6 -1
6 -3Ⅳ
隧道

线


20°
20°
20
20
系统径向锚杆L=4m
Φ42超前小导管
大拱脚
I18工字钢
钢板100×30cm
Φ42锁脚锚管L=4.5m
Φ42锁脚锚管L=4.5m Φ42锁脚锚管L=4.5m
Φ42锁脚锚管L=4.5m
Φ42锁脚锚管L=4.5m


图2-5-52 三台阶法施工程序及步骤图
1.2.2.3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Ⅳ级围岩直接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Ⅴ级围岩则同样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但根据需要增设临时钢架辅助施工,以确保不良地质围岩的稳定性。

(1)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流程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见图2-5-53、2-5-54。

图2-5-53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横断面
图2-5-54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纵断面图
(2)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顺序说明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弱爆破开挖①部;施做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混凝土,钻设锚杆、挂网、架立钢架,并设所脚钢管;导坑底部铺设I18轻型工字钢,喷10cm厚混凝土,施做①部临时仰拱,必要时封闭掌子面。

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必要时在①部中间设置竖向支撑。

在滞后于①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②部;导坑周边部分初喷混凝土,钻设锚杆、挂网、架立钢架,并设所脚钢管;导坑底部喷10cm厚混凝土,施做②部临时仰拱;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在滞后于②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③部;导坑周边部分初喷混凝土,钻设锚杆、挂网、架立钢架,并设所脚钢管;开挖④部,及时封闭初期支护;隧底周边部分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灌筑该段内Ⅳ部仰拱,灌筑该段内Ⅴ部隧底填充。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浇筑Ⅵ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做)(3)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要求
隧道施工应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
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上台阶长度不得大于10m。

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中台阶长度不得大于15m。

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做封闭成环,Ⅳ、Ⅴ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

仰拱施做应紧跟。

仰拱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 m。

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Ⅳ、Ⅴ级围岩不得大于40m。

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 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施工中,按有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次衬砌的时机提供依据。

1.2.2.4 六步CD法
(1)六步CD法适用于Ⅴ级围岩偏压、浅埋较为严重且风化程度较为严重地段。

(2)六步CD法施工工序
六步CD法施工见图2-5-55,图2-5-56。

2 50mm
锁脚钢管L=5m 壁厚3.5mm
2 50mm 锁脚钢管L=5m 壁厚3.5mm
2 50mm 锁脚钢管L=5m 壁厚3.5mm
2 50mm 锁脚钢管L=5m 壁厚3.5mm
2 50mm 锁脚钢管L=5m
壁厚3.5mm
2 50mm 锁脚钢管L=5m
壁厚3.5mm
封底C25喷混凝土 厚10c m
25mm 中空注浆锚杆
封底C25喷混凝土 厚10c m
内轨顶面
6
1
2
3
4
5
图2-5-55 六步CD 法工序横断面示意图
图2-5-56 六步CD 法纵断面示意图
①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主体结构超前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