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

论西方插花历史和特点
摘要:插花是一项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西方插花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对西方传统插花的研究有益于我们东方学习和认识
关键字:西方插花,特点,发展
金字塔象征着埃及的古老文明。

在金宇塔内,法老与干燥的花瓣共室同眠,使人联想到古埃及人对花卉的爱意。

从公元前一千四百年的一幅描绘工匠劳动的壁画里,可以看见一个俯身在陶器上作画的工匠背后,有插花造型的图案。

此画详实地告诉人们,插花较早地出现在埃及。

欧洲文化的成熟,始于古代希腊。

古希腊人常用植物制成花环和插在花瓶里作为装饰品。

古代希腊的一些城邦,尤其是近海的雅典,贸易相当发达。

如陶瓶的生产,在前六世纪中叶以后曾垄断了国外市场。

陶瓶的样式,从侧面看去不过是外轮廓两条曲线的不同变化.但工匠们却能在这两条线中找出各种不同的比例、弧度和结构上的变化,创造出优雅美丽的陶器。

古罗马的兴起也为插花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当时人们习惯用花瓣来装饰环境.用风信子、香石竹、郁金香和牵牛花插花。

公元前一九六年,罗马战胜了马其顿而做了希腊的“保护者”,五十年后,索性把希腊作为罗马的属地。

罗马的统治者很茨慕希腊的文化艺术,古希腊的插花对罗马影响很大。

从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记载来看.西方的插花是从古埃及的时候开始的。

它的发展和形式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历经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插花形式。

如公元初期至中世纪.西欧国家先后步入封建社会,教会垄断了社会的文化艺术:插花也染上宗教的色彩。

从当时的宗教画中,可以看到插花不仅是装饰品,而且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到了十四世纪之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冲破了思想的禁锢。

绘画中,海波、树木、花朵等.倾向于图案化而富有装饰之美,插花也有图案化的几何形体表现。

这对以后西方的插花形式奠定了基础。

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受其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西方式插花形成了几何形状,用花数量多,色彩艳丽;富有理性等特点。

具体如下:1.崇尚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古希腊人认为健全的精神源于健全的身体,产生人的“自我崇拜”,崇尚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以人为本,宣扬人性,追求个性自由,喜欢开敞外露的艺术风格。

这与东方插花崇尚自然、讲究含蓄的“藏之愈深,其境愈大”的艺术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2.注重花材整体的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

着重欣赏整体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基本构图形式为规整的几何图形——西方插花的主要构图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

如对称式的有等腰三角形、倒T形、扇形、半球形、球形、菱形、椭圆形等;不对称式的有不等腰三角形、L形、S形、新月形等。

花材排列较密集而整齐,形成丰满规整的各种图形。

4.作品中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丰富——西方插花作品,为完成色彩缤纷的规整造型,使用花材种类多,数量大,色彩变化多。

作品在用色上十分考究,有较高的成就,给人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感受。

5.通过外表形式表现作品主题——西方插花作品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的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的主题,用十字架形的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出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

西方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可以回溯到古埃及。

早在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人就把金字塔建在大片金黄色的沙漠之上,以蔚蓝色的天空为背景,在烈日照耀下,金字塔闪闪发光,显得宏伟、壮阔、崇高、神秘,表现了法老的权威和稳固的统治,这种几何形的建筑给西方文化极大的影响。

西方哲学也影响着西方的文化艺术,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史看,始终是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因此认识、看待一切事物都是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的。

美学也不例外,公元前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是在此指导思想下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原理,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寻找美的因素。

这种“唯理”观念到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强烈,提倡“人文主义”,认为“人是万物之首”、“宇宙也要由人来主宰”,人与自然是艺术的真正对象,因此美学也醉心于人体比例的研究,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条和最美的比例,想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推崇几何图形等等。

这一美学思潮一直顽固地统治着西方几千年之久,并广泛地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发展,使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几何审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论建筑、雕塑还是园林等,都采用一整套抽象的数学和几何方法进行构图设计,以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对比、轴线对称的平衡和稳重的量感,突出主体,显示威严,很有慑服力。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艺术又接受了解剖学、色彩学和透视学等科学成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反映在插花艺术上,形成几何形、图案式插花,强调理性和色彩,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把大量的色彩丰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种图形,表现人工的数理之美,装饰性强,在节日里摆设更增添热烈气氛。

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

东西方相互借鉴彼此的长处、精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开创了插花艺术发展的新局面。

西方插花将吸取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优点,使作品显得更活跃,更流畅,更诱人,还将吸取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突破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

将开始去崇尚自然,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究诗情讲画意,注重意境创设,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其插花作品,将更加令人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1]刘慧民,等.插花艺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构思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7(1).
[2]黎佩霞,范燕萍.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莲英.插花艺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