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6-06-07T11:31:37.57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作者:袁学均
[导读] 总结与反思使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于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雅安市名山区职业高级中学名山 625100)
【摘要】: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巨大差异,很多中职学生要完成大纲规定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文言文的教学主要表现在:必须重视对字、词、句式的理解;必须重视归类比较;必须重视相关史实的链接和拓展;必须重视诵读和背诵。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中职教学
个研究和反思,最终找出最为是何的教学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诗词的鉴赏技能。

反思过程中教师之间还要发挥团队的协作的力量,及时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总结与反思使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对于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习文言文,对不少中职生来说,始终是很头疼的一件事。

进入中职以后,学生的认知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他们的基础不牢,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巨大差异,很多中职学生要完成大纲规定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在长期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缩小这一差距,对提高中职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
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文言文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书面语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

决不能把它与其它文体归类并列,混为一谈,文言文也包括各种文章体裁和文学样式,它的唯一区别对象就是现代文。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古人绝不可能写出现代文,但现代人却可以写出文言文,只要他熟悉文言文固有的语汇和语法系统。

再次,现代文是对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

文言文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学习文言文就是继承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发现了“青蒿素”,从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学好文言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现代文。

二、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中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涯中已接触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还是很茫然。

他们不知道到底该学什么,不知道该怎样学。

因此,在中职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弄清楚文言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便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中职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呢?根据大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最核心的。

第一、正确理解常见的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第二、能够忠实原文,完成直译。

第三、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

第四、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聪明睿智。

三、文言文的教学基本环节
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文言文的教学也体现为一种课堂教学艺术,但由于语言形式的不同,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的教学又有一定的差别。

主要表现在:必须重视对字、词、句式的理解;必须重视归类比较;必须重视相关史实的链接和拓展;必须重视诵读和背诵。

尽管这些在现代文教学中在依然存在,但与文言文教学相比较,它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明显要少,学习要求也明显要低。

文言文的教学主要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些这些环节:
(一)重视文学常识的积累
与现代文的教学一样,让学生了解、识记一些重要作家、作品的知识,即文学常识。

这虽然不是很重要的内容,但既是常识,就应该知道。

因此,无论如何,教师不能让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成为空白,因为这也特别能够彰显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两点应该注意:
1.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家、作品知识进行归类比较。

2.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记忆”。

“情景性”记忆和“趣味性”记忆对学生记忆枯燥、零散的知识至关重要。

它不但能让学生记得快、记得准,而且记得牢,经久不忘。

为了让学生记忆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我运用了谐音的方法,各取一字,组成“山西洪水”(“山”:《三国演义》,“西”;《西游记》,“洪”:《红楼梦》,“水”:《水浒传》)。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忆了。

(二)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的意思和用法,文言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要反复强调,并使之概念化、条理化、模式化。

如常见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现象等。

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学生接受。

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句,由“……者,……也”构成,现代文则由“……是……”表述。

我让学生将“张三是汽修3班的优秀学生”与“××者,汽修3班优秀学生也”作对比,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言文判断句和现代文判断句的差异,从而掌握文言判断句。

(三)翻译要忠实于原文,务求直译
中职生学习文言文,难度较大的就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确实,翻译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难点。

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多读多练,就会变难为易。

张企荣先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并编写了一个翻译的口诀,现抄录如下:
通览全文,领会大意。

逐字逐句,斟酌词义。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汉字通假,必须注意。

常用虚词,因句而异。

特殊句式,慎重处理。

字词句篇,前后联系。

忠实原文,务求直译。

这里举二个简单的例子谈一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其中的五个人名,不必翻译,“师”是意
动用法,解释为“以……为师”。

这句话就可以翻译为“孔子(曾经)拜郯子、苌弘、师襄和老聃为老师”(“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和老聃为老师”)。

《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一句,其中“距”通“拒”,“内”通“纳”。

整个句子翻译为“把住关,不要接纳诸侯”。

(四)重视诵读和背诵
文言文的教学,就一篇文章而言,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同时,结合课文导读和注释,发现问题,初识文意。

第二个阶段,质疑和答疑,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字、词、句意和文意。

第三个阶段,诵读,学生只有在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理解文意的前提下,才能读出语感来。

第四个阶段,背诵。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这样做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选择名句、名段、名篇赏析,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另一片美丽天地。

布置必要的练习,检查、巩固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金炳.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之“六步导学法”探析[D]. 闽南师范大学 2015
[2] 万园园. 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