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
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
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
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A.H+、Na+、0H-、NO3-B.H+、K+、CO32-、HCO3-C.Na+、K+、Cl-、OH-D.K+、Ba2+、Cl-、SO42-2.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B.b处形成大量气泡C.c处反应无明显现象D.d处溶液呈红色3.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选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A CO2(CO)O2点燃B Cu(Fe)稀盐酸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C CuSO4溶液(H2SO4)氧化铁加入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氯化钠(NaOH)硫酸铜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B.干冰可用做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C.氢氧化钠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钠易潮解.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碳具有可燃性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B.合金是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C.测试溶液pH值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D.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6.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发生分解反应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以分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D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缺钙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B .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C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D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8.下列描述的物质性质与其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A .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登山和潜水B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C .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作保险丝D .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可用于制叶脉书签9.下列几种气体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其中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4CH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碱石灰是干燥剂。
①2H ②2O ③2CO ④2SO ⑤4CH ⑥3NH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③④⑥D .①⑤⑥10.(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A 4NH Cl ()442NH SO 硝酸钡溶液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B 2CO2H O NaOH 固体 干燥 C 2MgCl 溶液 HCl 过量()2Mg OH 过滤D CaO 石灰石 无 高温煅烧A .AB .BC .C D.D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1.(3分)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 如下表: 液体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1.8 2)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 ;(2)正常雨水的pH 约为5.6的原因是 ;(3)用pH 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 时,先将pH 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2.(5分)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 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与铁粉反应:Fe+H 2SO 4=FeSO 4+H 2↑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填编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填编号)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氯化锌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13.向阳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他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小刚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钙不溶于水。
【实验与结论】(1)小刚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后,酚酞不变色。
于是小刚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刚同学的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 _现象:溶液变为红色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与应用】(1)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 (写一条)。
(2)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可帮助消化,D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E物质的一种用途,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2)A→B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和E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探究题(题型注释)15.(6分)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方案设计】小丽、小林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填化学式)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16.(9分)化学实验课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探究2】【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3)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
17.(2012•岳阳)在一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老师交给某学习小组一瓶由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后,并经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要求对该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提出猜想】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A.NaOH B.Na2CO3、Ca(OH)2、NaOHC.Na2CO3和NaOH D._________【讨论交流】(1)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____(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_________.(2)若猜想A成立,则原反应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_______(填“是”或“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_________ 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 _________ 成立(填猜想序号)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猜想A成立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 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____ 成立(填猜想序号)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猜想A成立【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除猜想A可能成立外,猜想 _________ 也可能成立(填猜想序号)。
18.(11分)(一)小明和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配制石灰水时,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小明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
小亮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亮同学的理由。
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乙同学猜想是CaCO3你认为是。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认识到实验室应保存熟石灰。
(二)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
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和。
(填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提出猜想】猜想①:;猜想②:Na2SO4;猜想③:Na2CO3;猜想④:Na2CO3、Na2SO4【实验探究】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若沉淀全部不溶解,则猜想成立。
19.(6分)盐城是全国酸雨高发地区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得知酸雨是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而导致,他们想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1)做出假设:;(2)设计方案: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浸泡,制成紫色纸花并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