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安徽高考数学试卷(理)

2011安徽高考数学试卷(理)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2011•安徽)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2aii+﹣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 、2B 、﹣2C 、12﹣ D 、12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复数的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后它的实部为0,可求实数a 的值. 解答:解:复数12ai i +﹣=(1)(2)(2)(2)ai i i i +++﹣=225a ai i++﹣,它是纯虚数,所以a =2, 故选A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 2、(2011•安徽)双曲线2x 2﹣y 2=8的实轴长是( ) A 、2 B 、22C 、4D 、42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实轴长. 解答:解:2x 2﹣y 2=8即为 22148x y =﹣ ∴a 2=4 ∴a =2 故实轴长为4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方程求参数值.3、(2011•安徽)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 2﹣x ,则f (1)=( )A 、﹣3B 、﹣1C 、1D 、3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要计算f (1)的值,根据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娄和,我们可以先计算f (﹣1)的值,再利用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当x ≤0时,f (x )=2x 2﹣x ,代入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当x ≤0时,f (x )=2x 2﹣x , ∴f (﹣1)=2(﹣1)2﹣(﹣1)=3, 又∵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f (1)=﹣f (﹣1)=﹣3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1•安徽)设变量x ,y 满足|x |+|y |≤1,则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1,﹣1 B 、2,﹣2C 、1,﹣2D 、2,﹣1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零点分段法,我们易得满足|x |+|y |≤1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1,0),(0,﹣1),(1,0),(0,1)为顶点的正方形,利用角点法,将各顶点的坐标代入x +2y 然后进行比较,易求出其最值.解答:解:约束条件|x |+|y |≤1可化为:100100100100x y x y xy x y x y x y x y x y +=≥≥⎧⎪=≥⎪⎨+=≥⎪⎪=⎩,,﹣,,<﹣,<,﹣﹣,<,< 其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x =0,y =1时x +2y 取最大值2 当x =0,y =﹣1时x +2y 取最小值﹣2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画出满足条件的可行域及各角点的坐标是解答线性规划类小题的关键.5、(2011•安徽)在极坐标系中,点(2,3π)到圆ρ=2cos θ的圆心的距离为( ) A 、2B 、249π+C 、219π+D 、3考点:圆的参数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求出点 的坐标和圆的方程及圆心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所求的距离.解答: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即(1,3),圆即 x 2+y 2=2x ,即 (x ﹣1)2+y 2=1, 故圆心为(1,0),故点(2,3π)到圆ρ=2cos θ的圆心的距离为22(11)(30)+﹣﹣=3,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6、(2011•安徽)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48B 、32+817C 、48+817D 、80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我们可以得到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等腰梯形的直四棱柱,根据三视图中标识的数据,我们分别求出四棱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三视图是以左视图所示等腰梯形为底的直四棱柱, 其底面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4,高为4, 故底面积S 底=12×(2+4)×4=12 腰长为:214 =17则底面周长为:2+4+2×17=6+217 则其侧面积S 侧=4×(6+217)=24+817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2×S 底+S 侧=2×12+24+817=48+817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其中根据三视图及标识的数据,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并求出相应棱长及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1•安徽)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 是( ) A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B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C 、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D 、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考点:命题的否定。

专题:综合题。

分析:根据已知我们可得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应该是一个特称命题,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方法,我们易得到结论.解答:解: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是一个全称命题 其否定一定是一个特称命题,故排除A ,B 结合全称命题的否定方法,我们易得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应为“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否定,做为新高考的新增内容,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是考查的热点.8、(2011•安徽)设集合A ={1,2,3,4,5,6},B ={4,5,6,7,8},则满足S ⊆A 且S ∩B ≠∅的集合S 的个数是( ) A 、57 B 、56C 、49D 、8考点:子集与真子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因为集合S 为集合A 的子集,而集合A 的元素有6个,所以集合A 的子集有26个,又集合S 与集合B 的交集不为空集,所以集合S 中元素不能只有1,2,3,把不符合的情况舍去,即可得到满足题意的S 的个数.解答:解:集合A 的子集有:{1},{2},{3},{4},{5},{6},{1,2},{1,3},{1,4},{1,5},…,{1,2,3,4,5,6},∅,共64个; 又S ∩B ≠∅,B ={4,5,6,7,8},所以S 不能为:{1},{2},{3},{1,2},{1,3},{2,3},{1,2,3},∅共8个, 则满足S ⊆A 且S ∩B ≠∅的集合S 的个数是64﹣8=56. 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子集的计算方法,理解交集的意义,是一道基础题.9、(2011•安徽)已知函数f (x )=sin(2x +ϕ),其中ϕ为实数,若()()6f x f π≤∣∣对x ∈R 恒成立,且()()2f f ππ>,则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36k k k Z ππππ+∈﹣, B 、[]()2k k k Z πππ+∈,C 、2[]()63k k k Z ππππ++∈,D 、[]()2k k k Z πππ∈﹣, 考点: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变换。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若()()6f x f π≤∣∣对x ∈R 恒成立,结合函数最值的定义,我们易得f (6π)等于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由此可以确定满足条件的初相角φ的值,结合()()2f f ππ>,易求出满足条件的具体的φ值,然后根据正弦型函数单调区间的求法,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若()()6f x f π≤∣∣对x ∈R 恒成立, 则f (6π)等于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即2×6π+φ=k π+2π,k ∈Z则φ=k π+6π,k ∈Z又()()2f f ππ>即sin φ<0令k =﹣1,此时φ=56π﹣,满足条件 令2x56π﹣∈[2k π﹣2π,2k π+2π],k ∈Z 解得x ∈2[]()63k k k Z ππππ++∈,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变换,其中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满足条件的初相角φ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2011•安徽)函数f (x )=ax m (1﹣x )n 在区间[0,1]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 ,n 的值可能是( )A 、m =1,n =1B 、m =1,n =2C 、m =2,n =1D 、m =3,n =1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专题:计算题;图表型。

分析:由图得,原函数的极大值点小于0.5.把答案代入验证看哪个对应的极值点符合要求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于本题是选择题,可以用代入法来作, 由图得,原函数的极大值点小于0.5.当m =1,n =1时,f (x )=ax (1﹣x )=﹣a 21()2x﹣+4a .在x =12处有最值,故A 错; 当m =1,n =2时,f (x )=ax m (1﹣x )n =ax (1﹣x )2=a (x 3﹣2x 2+x ),所以f '(x )=a (3x ﹣1)(x ﹣1),令f '(x )=0⇒x =13,x =1,即函数在x =13处有最值,故B 对; 当m =2,n =1时,f (x )=ax m (1﹣x )n =ax 2(1﹣x )=a (x 2﹣x 3),有f '(x )=a (2x ﹣3x 2)=ax (2﹣3x ),令f '(x )=0⇒x =0,x =23,即函数在x =23处有最值,故C 错; 当m =3,n =1时,f (x )=ax m (1﹣x )n =ax 3(1﹣x )=a (x 3﹣x 4),有f '(x )=ax 2(3﹣4x ),令f '(x )=0,⇒x =0,x =34,即函数在x =34处有最值,故D 错.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最值(极值)点与导函数之间的关系.在利用导函数来研究函数的极值时,分三步①求导函数,②求导函数为0的根,③判断根左右两侧的符号,若左正右负,原函数取极大值;若左负右正,原函数取极小值.本本题考查利用极值求对应变量的值.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导数为0的点,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1、(2011•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15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图表型。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计算I 值,并输出满足条件I >105的第一个k 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用表格将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k 的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不难给出答案.解答: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 k I 是否继续循环 循环前 0 0 是 第一圈 1 1 是 第二圈 2 1+2 是 第三圈 3 1+2+3 是 第四圈 4 1+2+3+4 是 依次类推第十六圈 15 1+2+3+…+15>105 否 故最后输出的k 值为:15, 故答案为:15.点评: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是::①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即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②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③解模. 12、(2011•安徽)设(x ﹣1)21=a 0+a 1x +a 2x 2+…+a 21x 21,则a 10+a 11= 0 . 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