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团临汾宏大锦程煤业防治水中长远规划(2012年-2017年)矿长:总工:科长:审核:编制: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 2 - 第一节井田地理概况.......................... - 2 -第二节井田开发现状.......................... - 4 -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 - 8 -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 8 - 第二节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 13 - 第三章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 14 - 第一节采空区积水的影响........................ - 16 - 第二节奥灰岩溶水对各煤层开采充水影响.......... - 16 - 第四章矿井主要水害及治理方案.................. - 16 - 第一节矿井发生突水的原因分析............... - 16 - 第二节建立安全排水系统..................... - 20 - 第三节矿井水防治的整体规划................. - 21 - 第四节井下水害治理方案..................... - 25 - 第五章实施计划及预期效果...................... - 31 - 第一节项目实施计划......................... - 31 - 第二节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效果................. - 33 -前言矿井水灾是煤矿常见的一种灾害。
随着煤矿企业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入,矿井水害成为继瓦斯事故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另一主要灾害。
为了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监局出台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出台的“十二条”规定,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特结合我矿的水文地质情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探、防、堵、截、排”等相应的措施。
因此编制地质防治水中长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抓好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整个防治水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使防治水规划落到实处,水害得到有效防治。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第一节井田地理概况1、地理位臵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锦程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西北部约28-30km的连家窑、段家凹、坂底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临汾市尧都区一平垣乡管辖。
其地理坐标位臵为:东经111°20′22″-111°23′43″,北纬36°17′53″-36°19′21″。
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吕梁山南部分水岭附近,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切割较为强烈,主要山梁走向近南北,主要沟谷走向近东西,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的山梁上,其海拔高程为1457.7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的连家窑东沟谷中,其海拔高程为1041m,相对高差417m,属剥蚀侵蚀中山地貌。
3、交通条件自井田向南约3.0km有矿山水泥路面简易道路与329线临(汾)~大(宁)公路相通,沿临大公路向东南约35km可达南同蒲铁路临汾煤焦发运站,同时可达大(同)~运(城)高速公路及霍(县)~候(马)一级公路,至大运高速公路最近路口约28km,井田内有魏村镇到坂底的县道通过,矿区交通较为便利。
4、河流水系本区位于黄河流域昕水河水系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地带,东南大部属汾河水系,西北局部属昕水河水系。
沟谷一般无水流,仅雨季有短期细流,大雨洪水亦排泄迅速,有水季节多沿途渗入地下,极少量汇入汾河和昕水河,井田内及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
5、气象与地震井田地处吕梁山南部山岳地带,地形高差大,昼夜温差也大,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气候。
据临汾市尧都区气象站观测,年最低日平均气温-15‴,年最高日平均气温30‴,年平均气温13‴。
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4.5‴,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
年降水量最小为330.2mm,最大为756.0mm,多年平均降水量471.5mm。
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
蒸发量最小1503.5mm,最大1907.4mm,多年平均1717.7mm。
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7倍。
霜冻期从当年10月中旬到翌年4月上旬,无霜期180-200天。
临汾是地震多发地区,历史上先后发生过17次破坏性大地震。
井田位于山西地震带洪洞—临汾地震中心与蒲县地震中心之间,根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二节井田开发现状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锦程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北邻大同煤业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西南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临汾天煜恒晋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邻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豁口煤业有限公司,东部为煤层露头风氧化剥蚀区及古(小)窑破坏区。
一、大同煤业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与本井田接壤的为原临汾市一平垣乡阳泉沟煤矿。
阳泉沟煤矿井田面积为2.658km2,生产能力为9万t/a,批准开采煤层为1、2号煤层,在资源整合中为关闭矿井。
据调查该矿原主要开采2号煤层,采煤方法主要为短壁式,炮采落煤,一次采全高,单体支柱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与本井田原八母条煤矿之间局部有相互越界开采2号煤层的情况,为低瓦斯矿井,井巷局部有积水。
原后沟煤矿有越界开采该井田10号煤层的情况,第一轮整合中由博康煤业整合,现由大同煤业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
该井田处于本井田上游,由于两井田采空区相连,其采空区积水多已排泄至本井田采空区,对本井田开采影响不大。
但仍然要注意残存孤立积水造成危害。
二、洪洞县龙马峪里沟煤矿井田范围在洪洞县境内,为地方小煤矿,采用斜井形式开采10号煤层,采煤方法为高档普采,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支柱配合Π型梁支护,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排水量小于10m3/d,有越界开采本井田原后沟煤矿东北部10号煤层的情况,采空区局部有积水,在资源整合中为关闭矿井。
为低瓦斯矿井。
该井田处于本井田上游,由于两井田采空区相连,其采空区积水多已排泄至本井田采空区,对本井田开采影响不大。
但仍然要注意残存孤立积水造成危害。
三、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临汾天煜恒晋煤业有限公司与本井田接壤的为原临汾市西郭煤矿新生二矿。
新生二矿始建于2003年5月,2008年底竣工,2009年5月8日-6月19日进行了试运转,原隶属于临汾市西郭天煜煤业有限公司,本次兼并重组整合中由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西北矿业控股作为兼并重组主体进行了重组整合,新注册成立的矿山企业名称为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临汾天煜恒晋煤业有限公司,属单独保留矿井,现为基建矿井。
该矿批采2-11号煤层,面积5.8086 km2,核准生产能力60万t/a。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主副立井位于井田西南部,回风、下料立井位于井田东南部。
该矿2、10号煤层采用二水平重叠布臵上下组煤层配采方案,2号煤层采用高档普采工艺,9-10号煤层采用高档普采放顶煤工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该矿2号煤层西北和东南部有小窑采空区分布,有积水;9+10号煤层东南部有小窑采空区分布,有积水。
该矿9+10号采空区面积较小,距本井田较远,相互无越界开采情况,其积水一般情况下对本矿井生产无影响。
2号煤层在本井田西南与古采区有相互串通情况,但其开采范围一般处于孟家庄背斜东翼,对井田未开采区域影响不大。
但生产中仍然要加强探放水工作,防止孤立老坑积水造成威胁。
该矿坑下涌水形式为井筒砂岩淋水,陷落柱涌水,顶板渗水,正常涌水量720 m3/d,最大涌水量1080 m3/d。
该矿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03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46m3/min。
该矿各煤层煤尘均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倾向性为自燃。
四、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豁口煤业有限公司与本井田接壤的为原地方国营豁口煤矿。
豁口煤矿始建于1976年,1978年投产,批准开采9、10号煤层,井田面积为9.2929km2,井田内9、10号煤层基本合并为一层,该矿投产以来一直开采9+10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为45万t/a,在资源整合中为单独保留矿井。
现由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矿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同时被兼并重组的还有山西临汾尧都丁家庄煤矿有限公司和山西一平垣核桃沟煤矿有限公司,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豁口煤业有限公司。
整合后井田面积11.131km2,核定生产规模为60万t/a,批准开采2、9、10、11号煤层。
该矿曾采用平硐形式开采2号煤层,采煤方法为高档普采,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支柱配合Π型梁支护,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排水量小于10m3/d,为低瓦斯矿井。
后采用斜井形式开采10号煤层,该矿现在井田中部开采,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
回采工作面选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深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井田内已分布大片采空区。
现井下正常涌水量75m3/d,雨季最大涌水量150m3/d。
据以往和2007年瓦斯鉴定结果该矿属低瓦斯矿井。
据调查了解,该矿井田东部曾有一个井口(核桃凹煤矿)开采9+10号煤层,并形成大片采空破坏区,目前已关闭。
另外,该矿井田北部、南部和东部相邻的原什林煤矿、马峪沟煤矿、后沟煤矿和段家凹煤矿均有越界进入该井田开采情况,对该矿9+10号煤层资源有较大破坏,形成大面积采空破坏区,采空破坏区局部有积水。
该井田处于本井田下游,其采空区积水对本井田开采9+10号煤层影响不大,但对11号煤层开采有威胁。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概况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本区位于黄河流域昕水河与汾河的分水岭附近,东南大部属汾河水系,西北局部属昕水河水系。
沟谷一般无水流,仅雨季有短期细流,大雨洪水亦排泄迅速,有水季节多沿途渗入地下,极少量汇入汾河和昕水河。
井田区域构造位臵在吕梁块隆之次级构造单元勍香—太林南北向褶带的南部,克城—南湾里复式向斜的中段核部偏东翼。
克城—南湾里复式向斜西部边界为近南北向展布的紫荆山大断裂,以东为罗云山大断裂。
紫荆山断裂带的落差逾千米,致使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与石灰二迭系砂、泥岩及上第三系红土直接接触,且由一系列挤压断裂组成,构成隔水边界,以罗云断层(在临汾龙子祠的落差1000m)和霍山大断裂为构造背景构成“汾河地堑”,罗云断层在盆地边缘与平原交汇处,地下水形成著名的岩溶泉——龙子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