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绪论第一章海关起源和古代海关机构第一节海关起源第二节我国古代沿海海关第三节古代海关管理的特点第二章中国近代海关第一节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海关主权的丧失第二节近代海关制度的确立第三节海关税务司制度的性质和历史作用第四节中国人民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第三章现代海关第一节新中国海关的筹建第二节新中国海关的成立第三节新中国海关的运行第四章海关职能第一节政府及政府职能第二节海关与海关职能第三节海关基本任务第四节海关工作方针第五节海关职能拓展第五章海关权力第一节海关权力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海关权力的内容与适用第三节海关行使权力的制约第六章海关法制建设第一节海关法制建设概述第二节海关法律体系第七章海关行政管理体制导言:行政管理体制概述第一节中国海关组织机构第二节中国海关领导体制第三节香港、澳门海关第八章海关队伍建设第一节海关干部队伍的组建与管理第二节海关干部教育与培训第三节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第四节海关职业精神第九章海关国际交流合作第一节中国海关与境外海关的交流合作第二节中国海关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第十章现代海关制度绪论海关是一个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依据法律,对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海关是由国家设立,代表国家专门在进出关境环节对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机关。
海关的发展1、奴隶社会:海关机构和海关制度都是不健全的,海关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奴隶逃亡和外敌入侵,海关机关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
2、封建社会:逐步健全海关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封建制度,同时也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服务。
3、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周密的进出境管理制度,主要执行保护关税政策,海关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有力工具。
4、社会主义社会:新生事物,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改进。
第一章海关起源和古代海关机构第一节海关起源●海关起源的实质是否具备海关本质特征。
包括国家机构、国境(边境)、货物与货主及管理职能的性质等基本要素。
●关于古代关税的征收征收关税始于春秋时期,古籍中出现了许多有关“关市之征”的记录。
关市指的是边境的“关”和国内的“市”。
●关于古代海关管理思想的萌芽关市之征关市省征最早主张并实施关市省征政策的是春秋初期齐国的管仲。
关市重征战国时期以秦国政治家商鞅为代表,信奉 "法治"的新兴地主阶级以加重关税为经济手段,限制商贸活动,促进封建农业的思想主张及其施政措施。
●对先秦设关意义的评价先秦设关,虽然制度尚不健全,但已执行类似今天海关的某些任务。
在设关地点(境上为关)、重视检查(关讥而不征)、执行禁令(关执禁以讥)、轻税政策(关市省征)、监管进出关境的货物与人员以及和边防、军事机关关系密切等方面,对后代的陆地边关和沿海海关制度均有重大影响,是我国海关机关和海关制度的起源。
●关于宋辽夏金时期的榷场制度榷场是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及安边绥远的场所。
榷场大多设在边境要地,榷场贸易主要在政府的严格控制和军事协助下进行。
●对榷场制度的评价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榷场管理制度是国家分裂状况下的一种特殊的边境贸易管理。
各政权以敌对国为对象,在现实疆界上履行边关的进出境事务和外贸管理职责,形成了独特的管理特点,成为中国古代陆地海关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陆地关的特点重视出入境检查;和外事活动有密切关系;征收关税但不占重要地位;管理对外贸易;边境关与内地关长期并存。
第二节我国古代沿海海关一、市舶司的设立及其机构的演变1、唐代市舶司的设立2、宋元两代市舶机构的增置北宋:先后设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市舶司。
南宋:继续在广州、泉州设市舶司,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江阴等设市舶务、场(类似今之分支关)。
元代:市舶司最多时7个,其中以泉州、庆元(今宁波)、广州三处最有名。
3、明代市舶机构的精简市舶机构以广州为主,明州、泉州二司业务清简,有时裁撤。
1293年和1314年元世祖颁布的《市舶则法》,是参考宋朝海舶管理办法制定的,被称为我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海关法规,也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海关法规。
1)管理海舶2)征收关税3)禁榷博买4)执行禁令5)管理外商二、对市舶制度的评价市舶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经济制度,使我国对进出境的海关管理从内陆推向沿海,且制度更加周密。
市舶制度的实行,对于巩固和维护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到了元明后期,市舶机构成为官僚集团肆意搜刮的工具,而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下的市舶制度,更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已经不能适应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三、清代前期的沿海海关1684年,康熙统一台湾后,废除“禁海令”,指定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四处为对外通商口岸。
次年,分别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海关”命名的海上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
(二)闭关政策、一口通商(三)海关官制、主要职责1、管理进出口岸的中外籍船舶2、禁限若干商品的进出口3、征税:船钞、货税两种4、管理及防范外商关于清朝海关的包税制度清政府在海关实行“包税制”,规定各地海关每年应当交纳一定数额的税款。
关于清朝海关的行商制度行商制度是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一项重要制度。
关于清政府对外商的严厉管束四、古代沿海关的特点1、政策管理上:——“陆严海宽”,执行开放和鼓励的政策。
2、职能任务上:——职能庞杂,封建垄断。
(除了监管、征税、缉私外,还管理对外贸易,如禁榷制度、朝贡制度、行商制度,并管理内外商人、抽买货物、出售货物等。
因此,沿海关的经济财政作用比陆地关明显加强。
)3、对外关系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
(注意运用海关管理来为外交政策服务,如视友好程度来规定通商年限的长短、海关查验的宽严、海关的开闭等。
)第三节古代海关管理的特点1、保守性、封闭性、垄断性2、身兼管理与经营双重职能3、未形成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第二章中国近代海关第一节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海关主权的丧失一、鸦片战争的爆发二、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1、关税自主权的丧失片面协定关税原则;低税率原则。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43年与英国签订片面协定税则《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2、海关行政管理权的丧失总税务司赫德于1864年拟定《通商各口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章程》,由总理衙门批准推行。
该章程规定,总税务司属于总理衙门管辖,清政府其它中央部门或地方政府均无权过问海关。
各口岸海关名义上由海关监督负责。
但是,税务司并非海关监督属员,而且只对总税务司负责。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被迫降低关税。
其附约规定,通商各口收税,“邀请英人帮办税务”。
1901年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各地海关形式上受外务部管辖。
1906年外务部设置税务处,专管海关事务。
尽管在名义上,税务处可直接命令地方海关监督,也可以通过总税务司间接命令各关税务司。
但是,各关税务司对于总税务司以外的一切命令,都可以拒绝执行;总税务司对税务处的命令,也可以拒绝下达。
3、海关税款收支保管权的丧失●关于关税自主权丧失对中国的影响随着中国关税自主权的逐步丧失,不仅进口税很低,出口税、吨税的税率也因不平等条约限制,不能自由调整,使海关关税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的作用,中国产业和社会经济遭受严重摧残。
第二节近代海关制度的确立一、近代海关人事行政制度1869年赫德颁布《中国海关管理章程》,这是中国人事管理最早的比较完备、比较科学、比较系统的制度。
1、根本特点税务司专断;华洋歧视;国际共管2、积极创制考试任用、重视学历;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秘密考绩,等级森严;奖惩有据,晋升有期;待遇优厚,高薪养廉二、近代海关业务制度1878年《中国海关总章程》颁布,近代中国海关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海关业务制度。
1、严密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2、严格的会计和审计制度3、严格的贸易统计制度4、严格的关产登记制度●近代海关业务制度的特点:一切重要制度均以不平等条约为根据,中国政府不能自行修改。
三、非海关业务的包揽和兼办四、近代海关管理特点半殖民化受洋人税务司控制,为外国侵略者利益服务,但名义上属清政府行政机构。
先进性移植西方经验,行政机构自成体系,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业务章程科学系统。
庞杂性职能包罗万象,海关业务超常,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
第三节海关税务司制度的性质和历史作用一、税务司制度的演变二、税务司制度的概念以外籍总税务司和各地税务司为主体建立的中国近代海关行政管理体制。
起源于1854年设立的江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
三、税务司制度的特征洋人专断华洋分治国际共管包揽非海关事务四、税务司制度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海关制度,其根本目的是推行殖民主义统治。
五、税务司制度的历史作用⒈海关管理制度创新和效率提升⒉确保海关税收增长⒊同文馆对外交人才培养的先河作用⒋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第四节中国人民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一、爱国人士的斗争进步人士的主张魏源:反对外来侵略,反对闭关锁国,意识到关税的保护和调节作用。
林则徐:严禁鸦片贸易和走私,维护国家海关主权,反对“封关禁海”。
康有为:反对外国把持海关,希望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孙中山:“海关税则须有自行管理之权,盖此乃所以保其本国实业之发达,当视中国利益为本位”。
“新政府应将海关税则重行编订,务使中国有益,不能使西商独享其利”。
二、海关职工运动1、粤海关华人总工会要求:华洋平等,收回海关主权。
2、全国海关华员联合会目的:争取“关税自主”、“收回海关主权”、“争取华洋待遇平等”。
3、江海关同仁救亡长征团主张:不惜牺牲一切,抗战到底。
4、九龙关护产起义三、历届政府的努力●晚清政府1、税务大臣的设置与税务处的成立2、提拔华员与开办税务学堂1907年赫德遵照税务处指令提拔重用华员,张福廷被任命为西藏亚东关代理税务司,成为第一个担任税务司的中国高级官员。
●北洋政府1、修订海关税则2、在国际会议上提出“关税自主权”3、罢免“太上财政总长”安格联●广东国民政府1、分拨关余的斗争2、征收二五附加税●南京国民政府1、关税自主权的部分收回2、海关行政权的部分收回3、海关税款收支保管权和其他权力的收回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实践1、确立收回海关主权的目标1922.6发表《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了取消协定关税、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收回海关主权的目标。
2、支持分拨关余和征收二五附加税的斗争3、支持领导海关职工运动1936.9.在江海关成立地下党支部,加强领导海关职工运动,这是党在海关中建立的第一个地下组织。
4、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革命实践第三章现代海关第一节新中国海关的筹建1、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新中国海关建设的根本方针2、海关总署筹备处筹建新中国海关的专门机构3、全国海关工作座谈会筹建新中国海关的准备会议1949.6,中央财经委员会成立,下设6个工作机构和13个经济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