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二、性质
1、柔性竞争性 (1)分工合作性。 (2)共存竞争性。 (3)选择组合性。 2、组织创新性
三、类型
1、按照联盟企业的主体地位差异划分 (1)互补型联盟(2)接受型联盟 2、按照联盟企业的产业合作方向分 (1)横向战略联盟。(2)纵向战略联盟(3)混合战 略联盟
4、按照联盟所在价值链位置不同划分
(1)资源补缺形国际战略联盟。 (2)市场营销型国际战略联盟。 (3)联合研制型国际战略联盟。 ①知识联盟的中心目标是学习和创造知识,以 提高核心能力产品联盟则以产品生产为中心, 合作的目的在于填补产品空白、降低资金投入 风险和项目开发风险,以实现产品生产地技术 经济要求,所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重要性不大。 ②知识联盟比产品联盟更为紧密,跨国公司之 间为学习、创造和加强专业能力,相关人员必 须一起紧密工作;而知识联盟追求的是互相学 习交叉知识,类似于师徒间的前后相互学习关 系。
战略联盟存在着一系列不同定义。主要的来说,有以 下两种。 (1)竞争性联盟:战略联盟是由很强的、平时为竞争 对手大的企业中某些部分仍至全部组成的企业间的伙 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我们在世 界汽车工业中看到的诸如联合生产、联合采购、联合 开发。他们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双方做出的贡献是类似 的而不是互补的。 (2)特殊安排的交易方式:即战略联盟是不同国家公 司之间的长期联合,它超出了正常的市场关系,但是 又尚未达到兼并的步。所以,这仍然还是厂商之间在 市场中的一种特殊交易安排,或者说市场一体化、企 业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与企业间的一种交易。
横向战略联盟:指同属一个产业或行业部门,生产、 销售同类产品企业间的联盟,或者在同一个市场上产 品或服务相互竞争的企业间的联盟。 纵向战略联盟:指分属于两个不同部门,但两者之间 又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间的联盟,其特点是 把相连的几个生产阶段置于同一企业的管理之下, 实行一条龙式的管理。
3、按照联盟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 结合程度划分
④股权式联盟要求按出资比例分配利益,而契约式联 盟中各方可根据各自情况,在各自承担的工作环节上 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各自收益。 ⑤ 股权式联盟通常初始投入较大,转置成本较高,撤 资难度大,灵活性差,风险大,政府的政策限制也很 严格;但是契约式联盟则不存在这类问题; ⑥股权式联盟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资金实力,并通过部 分“拥有”对方的形式,增强双方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因而更利于长久合作,但不足之处灵活性差;契约式 联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是企业对联盟的控制能力 差,松散的组织缺乏稳定性和长远利益,联盟内成员 之间的沟通不充分,组织效率低下等。
(1)股权式联盟。 ①对等占有型联盟。 ②相互持股型联盟。 (2)契约式联盟。 ①联合研究与开发。 ②产业协调协议
市场营销型国际战略联盟
A企业
上游活动:研究与 开发、制造 下游活动:有市 场营销等
资源补缺 联合研制
市场营销
上游活动:研究与 开发、制造 B企业
下游活动:有市 场营销等
(3)两种联盟的主要区位
①契约式国际战略联盟更强调相关企业的协调与默契, 从而更有国际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 ②股权式国际战略要求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 对资源配置、出资比例、管理结构和利益分配均有严 格规定;而契约式国际战略联盟无须组成经济实体, 也不必常设机构、结构比较松散、协议本身在某种意 义上只是无限制性的“意向备忘录”; ③股权式国际战略依各方出资多少有主次之分,且对 各方的资金、技术水平、市场规模、人员配置等有明 确的规定,股权大小决定着发言权的大小;在契约式 战略联盟中,各方一般处于平等和相互依赖的地位, 并在经营中保持相对独立性;
所以,在需要发展不同经济活动但又无 法获得规模经济、需要从事研究与开发 却又面临动荡不定的市场时,合作性协 调就不可缺少,而国际战略联盟正是有 助企业间协调的一种在市场和企业之间 的制度性安排。
2、市场权力论
市场权力论的学者认为战略联盟不过是垄断企 业相互勾结起来共同控制价格、谋取垄断租金 的一种市场卡特尔。联盟性合作背后的驱动因 素是大公司企图寻找凌驾于操纵市场的权力, 限制竞争并形成市场位置的有序结构。 “市场权力论”暗含着合作各方皆为投机者的 假设,主张建立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以对付这 种机会主义行为。
第六章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第一节 概述
一、含义与特征
1、含义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又称公司间协议或国 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 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或若干战略目标,一 签订常期或短期契约为形式而建立的局 部性互助协作、彼此互补的合伙、合作 联合关系,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外部 合伙关系而非内部增值来提高企业的经 营价值”。
一国际战略联盟的若干理论 1、技术协调论 其代表人物理查森,他认为公司之间的合作起 因于对它们各自从事的不同职能而又彼此关联 的经济活动加以协调的需要。 当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需要进行彼此间的合作 时,虽然各处不同生产经营活动阶段的这些企 业可以通过相互认可的计划和长期合同约束合 作者的市场行为,但是,因为可能存在的知识、 意识、利益上的差距往往使市场机制协调作用 缺乏应有的效率。
主要特征
(1)战略联盟合作形式灵活、随意。 (2)战略联盟实现了“柔性竞争”,使合作者在各自 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3)战略联盟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4)战略联盟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减少风险。 (5)战略联盟充分利用了宝贵资源。战略联盟的协同 性能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 (6)战略联盟加强了合作者之间的技术交流。通过联 盟还可以获得重要的市场情报,使营销领域向纵向或 横向扩大。使合作者能够进入单方向难以渗透的市场, 有助于销售的增长。
③知识联盟参与者更为广泛,能够在任何组织 之间形成,只要组织有助于提高参与者能力, 而产品联盟通常是在竞争者或潜在的竞争者之 间形成。 ④知识联盟比产品联盟具有更大战略潜能,能 够帮助成员扩展和改善基本能力,并有助于提 高或更新企业的核心能力;产品联盟则可以帮 助跨国公司抓住商机,保存实力。
第二节 国际战略联盟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