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一)、选择部分1、语言符号由声音和( B )构成。
A.概念 B.意义C.思想 D.词义★考核知识点: 语言符号的构成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声音,是通过听觉感知的物质形式;语言符号的内容是意义,是人的大脑对现实中事物概括的结果。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 C )A.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B.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符号。
C.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D.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强制性,永远是任意的。
★考核知识点:语言符号的特点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之间不能有内在的联系,即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3、[ε]的发音特征是( D )A.舌面前、高、不圆唇B.舌面后、高、不圆唇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考核知识点:舌面元音的发音特征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ε]的发音特征是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4、英语/P/与/K/的区别在于( D )A.发音方法不同 B.唇形(圆或展)不同C.声带振动与否 D.发音部位不同★考核知识点: 区别特征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P/是双唇音,/K/是舌根音。
5、句法的最小单位是( B )A.语素 B.词C.词组 D.句子★考核知识点: 语法单位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语素是词法的最小单位,词是词法的最大单位,句子是句法的最大单位。
6、“奥林匹克运动会”由( C )个语素构成。
A.2 B.3C.4 D.7★考核知识点: 语素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既有语音形式,又有意义内容,只有语音而无意义内容不能成为语素。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C.虚语素 D.词根语素★考核知识点: 语素的分类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可以把语素分成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构词语素可以用来构造新词。
8、人称是( B )具有的语法范畴。
A.名词 B.动词C.形容词 D.代词★考核知识点: 语法范畴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人称表示谓语动词主语的人称,是动词具有的语法范畴。
9、词类是按词的( C )划分出来的类。
A.词汇意义 B.语法意义C.语法功能 D.结构★考核知识点:词类的划分标准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词类是个语法概念,指的是根据语法方面的某个标准,即词的语法功能对词进行的分类。
10、“新房子”和“买房子”的语法意义的不同是由( D )这种语法手段造成的。
C.语序 D.选词★考核知识点: 语法手段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既然词类是构成词组的基本语法形式之一,词与词组合的时候就要首先在词类上进行选择。
某一个词类的词与不同词类的词组合时可能构成不同语法关系的词组。
11、一种语法范畴至少包含( B )个语法意义。
A.一B.二C.三 D.四★考核知识点: 语法范畴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一种语法范畴至少包含两个语法意义。
12、由于语法结构的( D ),人们可以创造出长度不受限制的句子。
A.层次性 B.线条性C.任意性 D.递归性★考核知识点: 语法结构的递归性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递归是指在一个句子里反复地使用某些语法规则。
13、“血红”和“石榴红”的差别在于( D )A.理性意义不同 B. 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考核知识点: 词的形象色彩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形象色彩即由词的组成成分引起的对词的所指物形象的联想。
“血红”使人想起血的颜色,“石榴红”使人想起石榴的颜色。
14、英语head 的本义是“身体最上面的部分”,它还有“一切事物的顶部”、“最前面的部分”、“首脑”等派生义,这些意义是通过( A )产生的。
A.隐喻 B. 转喻C. 换喻D. 比拟★考核知识点: 隐喻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隐喻是指甲、乙两种现实现象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以指称甲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现象。
15、汽车和卡车是( A )C.等义词 D.近义词★考核知识点: 上下位词聚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代表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由上下位词构成的词聚就是上下位词聚。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是预设关系的一项是( C )A.甲:他买了一支钢笔。
乙:他买了一支笔。
B.甲:河边种着柳树。
乙:河边种着树。
C.甲:他哥哥来找他了。
乙:他有哥哥。
D.甲:什么水果他都吃过。
乙:他吃过苹果。
★考核知识点: 预设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预设是话语自身表达的意义,有甲就有乙,是句子非断言部分所表达的意义,是句子的附带信息,是发话人和受话人都信以为真的知识,是无可争议的信息。
17、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汉语应该属于( B )A.印欧语系 B.汉藏语系C.南岛语系 D.阿尔泰语系★考核知识点: 语言的谱系分类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缅语、苗瑶语、侗台语四个语族。
18、亲属语言是由( A )发展而来的。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C.民族语言 D.独立语言★考核知识点: 亲属语言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亲属语言是地域方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19、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变化最慢的是( C )A.语音 B.词汇C.语法 D.修辞★考核知识点: 语言系统的发展附1.1.19(考核知识点解释):语法是音义结合体之间的排列组合的规则,概括的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它是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发展得最慢的。
20、在语言各组成部分的演变中,最有规律的是( A )A.语音 B.词汇C.语法 D.修辞★考核知识点: 语言系统的发展附1.1.20(考核知识点解释):语音在语言各个组成部分的演变中是最有规律的一个部门,语音演变的规律称为语音规律。
语音的演变以区别特征为单位,凡具有某个特征的音位都发生同样的变化。
21、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C )特点,我们可以把语言符号的链条进行切分,直到分到最小的语言符号。
A.任意性 B.线条性C.离散性 D.两层性★考核知识点: 语言符号的特点附1.1.21(考核知识点解释):由于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把语言符号的链条一段一段地切分,直到分到最小的语言符号。
22、研究语音传递的叫 ( B )A.生理语音学B.声学语音学C.感知语音学 D.神经语音学★考核知识点: 语音的物理属性附1.1.22(考核知识点解释):研究语音传递的叫声学语音学。
23、发音的动力器官是 ( B )A.声门上系统 B.声门下系统C.喉 D.声带★考核知识点: 语音的生理基础附1.1.23(考核知识点解释):声门下系统是发音的动力器官。
24、语音有( D )个要素。
A.一 B. 二C.三 D.四★考核知识点: 语音四要素附1.1.24(考核知识点解释):语音有四要素: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25、元音,[a]的发音特征是( D )A. 舌面前、高、不圆唇B. 舌面后、高、不圆唇C. 舌面后、低、不圆唇D. 舌面前、低、不圆唇★考核知识点: 元音附1.1.25(考核知识点解释):[a]的发音特征是舌面前、低、不圆唇。
26、音节,[kai⁵¹](盖)中的[i]是 ( C )A. 起音B. 领音C. 收音D.辅音★考核知识点: 音节附1.1.26(考核知识点解释)根据肌肉紧张的程度,可以把音节内部分成三个部分。
处在音峰位置的音叫领音,领音之前的叫起音,领音之后的叫收音。
27、英语中把It is读成It’s,这是一种( D )A. 同化现象B. 异化现象C. 弱化现象D. 脱落现象★考核知识点:语流音变附1.1.27(考核知识点解释):脱落指有些音在语流中消失。
28、句法的最大单位是( D )A. 语素B. 词C. 词组D. 句子★考核知识点: 语法单位附1.1.28(考核知识点解释):句子是句法的最大单位。
29、Students中的-s是 ( B )A. 构词语素B. 构形语素C. 虚语素D. 词根语素★考核知识点: 语素附1.1.29(考核知识点解释):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可以把语素分成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是黏着在词干上的附加性语素,它的作用是构成词的语法形式,并表示语法意义。
30“歇斯底里”由( A )个语素构成。
A. 一B. 二C. 三D. 四★考核知识点: 语素附1.1.30(考核知识点解释):语素是从词中分解出来的,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只有语音而无意义内容不能成为语素。
31、词干是 ( B )A. 词根B. 去掉构形语素后剩余的部分C. 词缀D. 构形语素★考核知识点: 构词法附1.1.31(考核知识点解释):词去掉构形语素以后剩余的部分就是词干。
32、I watch TV(我看电视)与I watched TV(我看了电视)中,watch(看)词形的变化反映了( A )的语法范畴A. 时B.体C.态D.人称★考核知识点: 语法范畴附1.1.32(考核知识点解释):时表示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刻之间的关系,是动词所有的语法范畴。
有时语法范畴的语言,往往都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三种。
33、拟声词是根据( D )划分出来的。
A. 形态B. 功能C. 意义D. 造词★考核知识点: 词类附1.1.33(考核知识点解释):拟声词是根据造词的方法分出来的。
34、“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直接成分“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 A )A. 是组成成分也是组合体B. 是组成成分不是组合体C. 是组合体不是组成成分D. 既不是组成成分也不是组合体★考核知识点: 词组附1.1.34(考核知识点解释):由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词组叫组合体,被组合体包含的词或者词组叫组成成分。
词组作为组合体是绝对的,而作为组成成分则是相对的。
35、词义的基本部分是( A )A. 理性意义B. 感情意义C. 语体意义D. 理据意义★考核知识点: 词义附1.1.35(考核知识点解释):词的理性意义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部分意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概括性的反映,是词义的基本部分。
36、下面对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 词义所反映的对象的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 词义所反映的对象的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 词义所反映的对象的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都模糊。
D. 词义所反映的对象的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考核知识点: 词义的模糊性附1.1.36(考核知识点解释):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的边界不清楚,具有模糊性的词义所反映的对象的中心还是清楚的。
37、语言接触中最先出现的是 ( C )A. 语言结构的借用B. 借音C. 借词D. 语言规则的借用★考核知识点: 语言接触附1.1.37(考核知识点解释):语言的借用首先是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