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1)
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
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
有时,还需要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思想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型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研究。
它体现了“联系和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般地,函数思想是构造函数从而利用函数的性质解题,经常利用的性质是:y=f (x)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像变换等,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的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具体特性。
在解决问题中,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构造出函数解析式和妙用函数的性质,是应用函数思想的关键。
对所给的问题观察、分析、判断比较深入、充分、全面时,才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系,构造出函数原型。
另外,方程问题、不等式问题、集合问题、数列问题和某些代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与其相关的函数问题,即用函数思想解答非函数问题。
1.证明:若
则为整数.
解析:若x+y+z+t=0,则由题设条件可得
,于是此时(1)式的值等于-4.
若x+y+z+t≠0,则
由此可得x=y=z=t.于是(1)式的值等于4.
2.已知:函数g(x)=ax2﹣2ax+1+b(a≠0,b<1),在区间[2,3]上有最大值4,最小值1,设函数f(x)=.
(1)求a、b的值及函数f(x)的解析式;
(2)若不等式f(2x)﹣k•2x≥0在x∈[﹣1,1]时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3)如果关于x 的方程f (|2x ﹣1|)+t •(﹣3)=0有三个相异的实数根,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解:(1)g (x )=ax 2﹣2ax+1+b ,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由题意得: ①得
②得(舍去)
∴a=1,b=0 ∴g (x )=x 2﹣2x+1,
(2)不等式f (2x )﹣k •2x ≥0,即k
设,∴
,∴k ≤(t ﹣1)2 ∵(t ﹣1)
2min =0,∴k ≤0 (3)f (|2x ﹣1|)+t •(
﹣3)=0,即|2x ﹣1|++﹣3t ﹣2=0. 令u=|2x ﹣1|>0,则 u 2﹣(3t+2)u+(4t+1)=0
记方程①的根为u 1,u 2,当0<u 1<1<u 2时,原方程有三个相异实根,
记φ(u )=u 2﹣(3t+2)u+(4t+1),由题可知,
或. ∴
时满足题设. 3.已知函数
()ln(1)(1)1f x x k x =---+. (1)若()0f x ≤ 恒成立,试确定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证明:ln 2ln 3ln 4ln (1)34514n n n n -++++<+(*n N ∈且1n >)
解:(1)0k ≤当时()()1,f x +∞在上为增函数;0k >当时1()1,1f x k ⎛⎫+ ⎪⎝
⎭在上为增函数;在11,k ⎛⎫++∞ ⎪⎝⎭
上为减函数;易知k>0,则max 1()(1)0f x f k =+≤即1k ≥; (2)令1k =则ln(1)2x x -≤-对()1,x ∈+∞恒成立, 即:ln 1x x ≤-对()0,x ∈+∞恒成
立。
取2x n =,则22ln 1n n ≤-即ln 112
n n n -≤+,(2)n ≥
ln 2ln 3ln (1)3412
n n n n -∴++<+ 4.已知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n n n a a s +=,11(*)2n a n n b n a ⎛⎫=+∈ ⎪⎝⎭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定理:若函数)(x f 在区间D 上是凹函数,且()f x '存在,则当1212(,)x x x x D >∈ 时,总有12112
()()()f x f x f x x x -'<-.请根据上述定理,且已知函数1(*)n y x n +=∈N 是),0(+∞上的凹函数,判断n b 与1+n b 的大小;
(Ⅲ)求证:322
n b ≤< 解:(Ⅰ)1=n 时,21111102
a a a s a +==⇒=或11a =. 由于{}n a 是正项数列,所以11a =.
当2n ≥时,2211122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s s ---++=-=-, 整理,得()()11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
由于{}n a 是正项数列,∴11n n a a --=.∴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从而n a n =,当1n =时也满足.∴n a n =(*
n ∈N ). (Ⅱ)由(Ⅰ)知112n
n b n ⎛⎫=+ ⎪⎝⎭
. 对于),0(+∞上的凹函数1+=n x y ,有()1n y n x '=+. 根据定理,得1112112
(1)n n n x x n x x x ++-<+-.整理,得()112121n n x n x nx x ++-<⎡⎤⎣⎦. 令12111,122(1)
x x n n =+=++,得21(1)1n x nx +-=. ∴112n n x x +<,即()11111221n n n n +⎡⎤⎛⎫+<+⎢⎥ ⎪+⎝⎭⎣⎦.∴1+<n n b b .
(Ⅲ)∵111111C ...222r r r
r n n n n r n n n
n r --+⎛⎫⎛⎫⎛⎫⋅=⋅⋅⋅≤ ⎪ ⎪ ⎪⎝⎭⎝⎭⎝⎭,∴2111111111C 1...2 2.222222n r n n n r n n r b n n =⎛⎫⎛⎫⎛⎫⎛⎫⎛⎫=+=+≤++++=-< ⎪ ⎪ ⎪ ⎪ ⎪⎝⎭⎝⎭⎝⎭⎝⎭⎝⎭∑
又由(Ⅱ),得12132n n b b b b ->>
>>=.(或2111311C .2222n r n r n n r b n n =⎛⎫⎛⎫=+=++≥ ⎪ ⎪⎝⎭⎝⎭∑) ∴
322n b ≤<. 函数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在概念性、应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
我们应用函数思想的几种常见题型是:遇到变量,构造函数关系解题;有关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类的问题,利用函数观点加以分析;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选定合适的主变量,从而揭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实际应用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和函数关系式,应用函数性质或不等式等知识解答;等差、等比数列中,通项公式、前n 项和的公式,都可以看成n 的函数,数列问题也可以用函数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