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课题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授课时间:备课时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知识点归纳]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3)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4)与碱反应①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②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通电 ③Ca(ClO)2+CO 2+H 2O = CaCO 3↓+2HClO (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 2+Cl 2 = 2FeCl 3②2KI +Cl 2 = 2KCl + I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 2+Cl 2+2H 2O = 2HCl + H 2SO 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①CH 4+Cl 2 CH 3Cl + HCl (取代反应)②CH 2=CH 2+Cl 2 → CH 2ClCH 2Cl (加成反应) 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大部分是以Cl 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 2O 、Cl 2、HClO 、H +、Cl -、ClO -、OH -;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盐酸溶液(2)HClO 的基本性质 ① 一元弱酸,比H 2CO 3弱② 不稳定,2HClO === 2HCl + O 2↑ ③ 强氧化性④ 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
(3)几种漂白剂的比较漂白剂 HClO Na 2O 2(H 2O 2) SO 2 活性炭 漂白原理 氧化漂白 氧化漂白 化合漂白 吸附漂白 品红溶液 褪色 褪色 褪色 褪色 紫色石蕊 先变红后褪色褪色 只变红不褪色褪色 稳定性稳定稳定不稳定——4.氯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药品及原理:MnO 2 + 4HCl (浓) MnCl 2 + 2H 2O + Cl 2↑强调:MnO 2跟浓盐酸在共热的条件下才反应生成Cl 2,稀盐酸不与MnO 2反应。
仪器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实验步骤:检密—装药—固定—加热—收集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 ,用浓硫酸干燥 尾气处理:用碱液吸收 (2)氯气的工业制法:(氯碱工业)2NaCl + 2H 2O 2NaOH + H 2↑ + Cl 2↑ 二、氯化氢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盐酸。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挥发性强酸的通性) 3.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及反应原理: NaCl + H 2SO 4 === NaHSO 4 + HCl ↑ (不加热或微热) (2)装置: 与制氯气的装置相似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方法: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或用玻璃棒蘸浓氨水靠近是否有白烟产生加热(5)尾气处理: 用水吸收(倒扣漏斗)三、卤族元素1.卤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比较:氟氯溴碘单质物理性质状态气气(易液化)液(易挥发)固(易升华)熔、沸点熔、沸点逐渐升高颜色淡黄绿色黄绿色红棕色紫黑色密度密度逐渐增大X2与H2化合条件冷暗处光照加热持续加热程度剧烈爆炸爆炸缓慢化合同时分解X 2与H2O化合反应2F2+2H2O=4HF+O2X2+ H2O HX + HXO程度剧烈缓慢微弱极弱水溶性反应生成氢氟酸水溶性依次减小,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依次增大化合价只有-1价有-1、+1、+3、+5、+7等含氧酸化学式无含氧酸有HXO、HXO2、HXO3、HXO4等强弱程度同一价态的酸性依次减弱卤化银颜色AgF(白)AgCl(白)AgBr(淡黄)AgI(黄)水溶性易溶均难溶,且溶解度依次减小感光性难分解见光均易分解,且感光性逐渐增强2.卤素元素的有关特性:(1)F2遇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并放出O2。
(2)HF是弱酸、剧毒,但能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HF由于形成分子间氢键相互缔合,沸点反常的高。
(3)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易挥发,少量的液溴保存要用水封。
(4)碘易升华,遇淀粉显蓝色;碘的氧化性较弱,它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化合物。
(5)AgX中只有AgF溶于水,且不具有感光性;CaX2中只有CaF2难溶。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及X-离子的检验:(1)Cl2 + 2Br- = Br2+ 2Cl-Cl2 + 2I- = I2+ 2Cl-Br2 + 2I- = I2+ 2Br-结论:氧化性:Cl2 > Br2> I2;还原性:I- > Br- > Cl-(2)溴和碘在不同溶剂中所生成溶液(由稀到浓)的颜色变化溶剂溶质水苯汽油四氯化碳Br2黄→橙橙→ 橙红橙→橙红橙→ 橙红I2深黄→褐淡紫→紫红淡紫→紫红紫→深紫密度比水轻比水轻比水重(3)X-离子的检验Cl-白色沉淀Br- + AgNO3 + HNO3浅黄色沉淀I-黄色沉淀[例题解析]1、34.8 g二氧化锰与100mL12mol/L的盐酸反应可制得氯气()A.0.4mol B.6.72L C.42.6g D.无法确定2、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3、用普通圆底烧瓶将某卤化钠和浓硫酸加热至500℃,发现产生无色气体,则该卤化钠是()A.NaF B.NaCl C.NaBr D.NaI4、将KCl和KBr的混和物13.4 g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通入过量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 g ,则原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1B.1∶2∶3C.1∶3∶2D.2∶1∶35、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则原溶液中c(I-) / c (Cl-)的比值为图1A.(V2-V1) / V1B.V1 / V2C.V1 / (V2-V1) D.V2 / V16、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MgCl 2·6H 2O 受热生成Mg(OH)Cl 和HCl 气体等。
A .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B .在过程③中将MgCl 2·6H 2O 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 2C .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 - 需消耗2. 24 L Cl 2D .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7、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已知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是:Fe+2AgI →FeI2+2Ag(1)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鉴别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 。
(2)步骤④中加入稀H 2SO 4浸洗的目的是 。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从丁溶液中提取固体碘。
(只需说明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5)为了测定富碘卤水中碘离子的含量,可用高锰酸钾滴定法。
已知高锰酸钾和碘离子的反应为:2MnO 4-+10I -+16H +→2Mn 2++5I 2 + 8H 2O 。
填空:① 取20.00mL 富碘卤水放入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将0.1mol/L 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两次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数据如下表:次数 滴定前(mL) 滴定后(mL)1 0.50 10.80 21.5011.90请计算富碘卤水中碘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mol/L 。
(精确到0.01)海水 粗盐(含杂质Mg 2+、CO 32-、SO 42-) NaBr Mg(OH)2 母液氯碱工业精盐 低浓度Br 2 浓缩MgCl 2·6H 2O SO 2水溶液 无水MgCl 2 ① ② ③ ④ Cl 2 ⑤ ⑥ Cl 2 高浓度Br 2 Br -8、用足量的浓硫酸与10.0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强热,将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中配成浓溶液与足量MnO共2通入足量KI溶液中得到11.6g碘,试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热,使氯化氢完全反应,将生成的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