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新材料作文试题解读

高考新材料作文试题解读

高考新材料作文试题解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
单从材料内容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

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

寓言的含义很明确,用辩证法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寓言材料所体现的其实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关系。

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

围绕这一点可以拟定出以下一些话题:“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20XX年为54.2%,20XX年为51.7%,而20XX年为48.7%,首
次低于50%。

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XX年为18.3%,20XX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
这里提供的是一组对比性材料:图书阅读率走低与网上阅读率走高。

适宜针对这两方面或某一方面去写作。

3、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36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读]
《星星》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一、距离产生美。

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飞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当然是灰尘、石渣。

对人也是这样啊,在对一个人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总觉得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

实际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它的本质呢?正如诗人所说,是和地球一样复杂。

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些纷纭的现象所迷惑,把现象当作了本质。

三、理想和现实。

诗歌第一小节写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节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星星。

我们不是常常把现实理想化吗?正因为把我们尚为涉足的现实理想化了,所以当我们步入现实开始新生活后感到的常常是失望。

这时,就需要我们用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