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的社会原因

犯罪的社会原因


(2)贵州湄潭县抄乐乡小五年级二班 的班主任罗远寿宣布过一个规定,谁上 课时转头看后面的同学,就要令后面的 同学吐10口唾沫给他吞下。1999年12月 13日,学生冯航上课时向后张望,被罗 老师厉声呵斥,当即吓得发抖。尽管如 此,后排的同学还是被强令向冯强吐口 水。吐到第三口时,冯航受不了,回吐 了一口唾沫。
◆ 中国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弊端
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表现: 其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
其二,基础教育不够普及;
其三,教育方式陈旧 。
案例Leabharlann (1)2000年5月22日星期一上午,陕西澄 城县庄头乡柳池小学某班级上第三节数学 课,班主任李某检查作业时发现,她星期 五中午布置的56道数学应用题,班上有8 名同学未完成,于是,这些同学被老师叫 上讲台站成一排,让做完作业的18名同学 上去,每人打这8名同学10个耳光。挨了 180记耳光之后,这8名二年级的小学生都 哭了,脸也被打得肿起来。
家住湖南涟源市伏口镇的吴某已跑了近30年的 运输。地下六合彩蔓延到这里时,他也慢慢参与 买码(买六合彩),最后不但花光全部积蓄,甚 至还将自己新盖的房子也抵押给了码庄(庄家)。 2006年4月,他与同一条街上的其他生意人一样, 在特码(中奖号码)连出8期“双号”之后包“单” (包单:把1-49个数中的奇数全买下,以提高中 奖概率),结果一条街的人都赔傻了:“在听到 开出10号特码之后,街上顿时哭声骂声一片。” 那次开码,整个村子一下就流出了68万元资金。
凶手其人: 1. 23岁韩国学生赵承熙; 2. 1992年从底特律入境; 3. 性格孤僻独来独往; 4. 老师曾发现其文字描述暴力; 5. 曾被送入精神病院; 6. 3月份花571美元购买手枪及子弹。 作案动机: 1. 不满有钱人作风,宣言报复快乐主义; 2. 案发前在宿舍与女友发生争吵,怀疑女 友有外遇。
——1992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 我国8个省市监狱、少管所、劳动教养 所和工读学校的2000多人的调查显示, 违法犯罪青少年中,父母离异、分居、 再婚、丧偶的合计占24.1%。2002年, 哈尔滨市法院审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 中,因父母离异导致犯罪的占30%- 40%。


2006年11月11日20时15分至20时40分,一 名外地来哈尔滨的17岁青年王玉喝醉酒后25 分钟内连抢三名妇女,并对其中两名妇女进 行猥亵,当晚被抓获。12日,王玉因涉嫌抢 劫、猥亵妇女被警方刑事拘留。王玉在谈到 自己经历时如此说道:“我小时候住在尚志 市,6岁时父母离婚了。7岁时,我跟着母亲 改嫁到了山东,和继父一起生活。继父对我
其四,贫困群体分布相对集中,原国有、集体企业 的下岗职工往往都集中分布在成片工人居住区内, 而外来农村劳动力则多分布在城乡结合地带或“城 中村”里;
五,城市贫困群体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开始显露, 出现了共同的被剥夺感和对抗社会心理,有的已经 成了犯罪高危群体。
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 引发严重的社会心理失衡。心 理失衡突出地表现为相互盲目 攀比。
不好,我不愿意和他一起生活,偷着和 一个武术教练学武术。上到小学三年级, 我10岁时,实在忍受不了继父,就偷偷 离开家,去了上海。从此我就和家人失 去了联络,彼此不知道对方的死活。我 成了一个孤儿,没爸没妈,没有家。”
离异家庭子女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一、离异家庭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 和学习环境,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缺 乏正确的塑造,文化水平低,容易沾染社会 不良风气;
(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犯罪
竞争→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泛滥
——苏丹红 ——三聚氰胺牛奶
——黄曲霉素米
——塑料米线 ——地沟油 ——工业明胶:毒胶囊
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 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 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我国社会学家对离异家庭儿童与健 全家庭儿童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学 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进行的一项比较 研究显示:离异家庭子女的同伴关系及 自我控制能力均明显不如健全家庭的子 女;情绪、性格、道德、学习四个方面 有问题的,离异家庭子女大大高于健全 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明显不如健全家庭子女。
“企业家的身上 应流着道德的血液”
——温家宝
(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犯罪
1.过分注重物质利益
案例:1999年,粤东首次发现地下六合
彩赌博活动。随即,这一非法赌博活动 迅速蔓延,疯狂肆虐广东、福建、海南、 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并继续 向其他地区扩张。
在对湖南农村地下六合彩进行充分调查 后,一名支农大学生惊呼:“如果不是 亲身经历,我根本无法相信,地下六合 彩在农村竟是如此猖獗,它在摧毁了一 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后,又迅速吸附到另 一个‘健康肌体’上。所到之处,人们 不分贫富、职业、年龄,一旦接触它, 就像中了鸦片的诱惑一样欲罢不能。”
“许多最穷苦的少年之所以盗窃是由于极 端贫困。由于发展中国家没有或不执行童 工法,少年——特别是城区的少年——经 常处于一种严重被剥夺和极端贫困的状况。 生活在这种状况下的儿童,没有在其他国 家那样童年所特有的闲暇,他们深受的剥 削推动他们走上犯罪以减轻他们的困难处 境。”(路易斯· 谢莉:《犯罪与现代化》)
二、经济因素与犯罪 (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犯罪

市场经济→劳动力流动→威胁社会治安
——大量的流动中的人口基本上处于失 控状态,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
——大量的人口流动伴随着巨额的资 金流动,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而成为 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 ——大量的流动人口是犯罪分子犯 罪后理想的藏身之处。
流动人口犯罪案例
“你们的奔驰车不够多,你 们这些臭小子。你们脖子上 的金项链不够多,你们这些 势利小人。你们的信托基金 还不够,你们的伏特加和白 兰地也不够……这些都还难 以满足你们快乐主义的需求, 但其实你们已经拥有了一 切。”
2007年4月16日,23岁的韩国留学生赵承熙 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杀了两名学生之 后,他来到邮局,向NBC寄出了一个包裹。 之后,他再次返回学校,开枪打死30人,制 造了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一场枪击案。
2.极端个人主义
市场经济要求主体的独立、自由和平等, 个体的价值、权利和地位受到尊重。
负面影响: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极端 个人主义”成为生活信条,不惜损害国家、 集体和公众的利益,诉诸贪污受贿、抢劫、 杀人、等越轨行为。
(四)贫困与犯罪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违反公 共生活准则的捣乱行为的社会根源是群 众受剥削和群众贫困”。 (《列宁全 集》) ——“当无产者穷到完全不能满足最迫切 的生活需要,穷到要饭和饿肚子的时候, 蔑视一切社会秩序的倾向也就愈来愈增 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七章
本章内容:
犯罪的社会原因
一、犯罪社会原因的概念 二、经济因素与犯罪 三、 政治因素与犯罪 四、教育、家庭因素与犯罪
一、犯罪的社会原因的概念
——是指引发犯罪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其 过程,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因素、经济 因素和文化因素与微观层面的学校教育 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等。
——对犯罪的社会原因的研究,探求社会机体 中存在的弊端,可以深化关于犯罪与社会关系 的认识,更好地揭示犯罪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 律,为犯罪的社会预防乃至为整个社会的改革 和进步提供理论根据。
(1)张某,河南农民,来京后在朝阳区 某食品公司当保安。因同事将其上班时间 聚众赌博的事向单位告发而恼怒,张某持 刀在宿舍将同事的耳朵砍去2/3,将砍下 的耳朵扔在草地里。同事寻找到自己被砍 掉的耳朵送到医院但为时已晚。
(2)山东来京打工的杨某,利用休 息日到大街上闲逛。走到一居民楼前, 杨某捡到一串钥匙,就走进楼里一户人 家门前试着开锁,结果顺利打开大门, 疯狂实施盗窃。 (3)河南籍无业人员喻某居住在某 施工工地附近,专门低价收购工地施工 人员盗窃的赃物,转手高价卖出牟利。
当下之中国:城镇人口的失业导致的绝 对贫困以及因贫富差距过大而导致的相 对贫困,与犯罪的关系最为密切 。 ——失业对人的行为影响极大,长期持 续失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人犯罪; ——贫富差距悬殊超出了人们的心理 承受能力,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 上的不平衡。
◆ 目前中国城市贫困现象的主要表现:
安贫乐道?
三、政治因素(政治体制弊端)与犯罪
1.权力过于集中
2.政治运作过程缺乏透明 3.权力行使缺乏监督
4.控制职务犯罪机制尚待理顺
5.人事制度方面的缺陷
四、教育、家庭因素与犯罪
(一)学校教育因素与犯罪

美国联邦政府对全美学校的调查:
未成年人在学校渡过了他们人生时间 的25%,但这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 实施的犯罪中,有40%的抢劫案、 36%的人身攻击案与学校有关。
一,收入的差距拉大加剧了贫困群体的贫困状态。 贫富的严重分化,使得贫困群体的消费能力相对 降低;
二,贫困主体由“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 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扩展到有完全劳动能 力的下岗者、失业者或隐性失业人员;
其三,“城市贫困”概念外延扩大:大量涌入城 市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城市定居,他们中的贫 困群体应纳入“城市贫困”的范畴;
罗命令后排的这位同学到厕所撬屎给冯航吃, 如不去就不准上学了。这位同学只好流着泪 撬来粪便喂冯航,而后痛苦得放声大哭,班 上的其他同学也都哭了。这时的罗远寿居然 还威胁冯航说:“不许吐出来,一定要吞下 去!”被公开侮辱的冯航,身心受到严重伤 害,自觉无脸见人,整天精神萎靡,目光呆 滞,从此辍学。
(二)家庭因素与犯罪 ——洛克:“我们幼小时候所得 印象,哪怕是极其微小,小到几 乎觉察不到,都有极重大、极长 久的影响。”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国 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 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
会所,是特殊群体的生活方式, 与一般大众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 这种所谓的“贵族文化形态”,是 有悖和谐社会建设的。在中国宏观 社会分化加剧的视野下,会所社会 文化价值目标,会给相当多的人带 来相对的剥夺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