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科研讲座)——佛山市教育局教科所舒悦博士
科研讲座)——佛山市教育局教科所舒悦博士
块 1:
学习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创设情境:南极科考队举行新闻发布会 学生活动:自读课文、角色分工(科考队员和小记者)、新闻发布 组织评价:师生共同参与,概括课文内容
例:语文课《三个太阳》,采用递进式,可作如下安排:
课时总目标:能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说出标题含义,发表自己见解
块 2:
学习任务:深入探究标题含义
1、 教育行动研究的知识与技能
校本教研所采纳的研究类型和方式即行动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人科利尔(J.Collier)
和勒温(K.Lewin)提出了“行动研究”的概念,实践 和研究应该合而为一。这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并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理念支撑。
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指出:教学应当建立在由教师而不是专业
创设情境:小记者围绕标题含义展开学术讨论会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意见
组织评价:各抒己见,不强求统一答案,但必须自圆其说
一是有一定的先进性。
从“块”的内部看,将内容有关联的认知、情感、技能诸方面的教学目 标组成一个多元化的目标系统;由“学什么——怎样学——是否已学会”形 成一个过程系统;由教师讲评、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构成一个反 馈系统——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生根据教 师的反馈信息和学生之间的反馈信息,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这样,整个 教学活动就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多维世界。 从“块”的外部看,每一块都有其输入和输出的通道,与外界保持信息 交流,使“块”与“块”之间形成结构性的联系。
研究程序:问题一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循环进行。
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价值评估:重在应用推广和实效方面;样本小,个性化研究
,重在相互借鉴。
研究性质:属于应用研究,强调自我反思,具有广泛的兼容
性,集各种研究方法于一体,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其典型就 是来自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所做的研究。
因此,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多通道的闭合回路。根据控制论的原理,系统 内部必须构成闭合回路以实现有效反馈,系统又必须开放以达到有序,系统 之间必须形成结构以发挥其整体功能。“教学块”正是体现了这些基本原理 而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强有力的有效控制。
二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习目标管理 。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情境或活动情境,使学生愿学乐学,在 认知活动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2、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习方式很多,除了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外,同时也不应该摒 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学习方式无所谓好坏,而同一种方式的运用却有 优劣,合作学习如流于形式,还不如边听边思考的接受式。 3、组织有效的评价活动。 确定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什么”;组织活动,使学生知道“怎么学”; 学生学得“怎么样”,则必须通过评价来诊断并及时反馈。
行动研究的过程即“问题一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评价一再计
划⋯⋯”的循环过程,“凯米斯程序”,它强调“在行动中 ”研究、在“观察”中进行资料收集、在评价中进行反思以 及“问题一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评价一再计划⋯⋯”的螺旋 循环和无止境探索过程。
研究方式:强调教师与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教科研;协同
攻关、共同研究。
教学模式六要素: 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 教学功能目标; 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 师生交往系统; 反馈方式; 支持条件。
课堂教学结构,从师生双方活动的区间和信息交流的纬度 看,可分为三种:
1、单维的线状结构。教学活动基本是单向的,教师只有 输出,没有输入;学生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传统的“讲—听”模式的课就是这种结构。 2、二维的环状结构。教学活动双向进行,师生双方各有 其输入和输出的通道,根据对方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 的教与学,以实现有效的控制。 “问一答”式的课即是这种结构。教师设计一连串的问 题,学生逐个回答。好的问题,环环相套,丝丝人扣,连 起来就是一条有机的锁练。
2、 教学经验的概念化加工能力
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综合体。 一种教学模式,总有一定的理论主张、理论倾向和理论 依据。一种教学模式,必有一套成型的教学操作程序、规 则和方法。 自然科学把要素的相互关系规律称为模型,社会科学则 称为模式,即结构化、简约化的表达方式,涉及到目标、 策略、方法和评价的有机整合,是对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 间序列的系统概括,空间上体现多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 时间上体现操作的过程顺序。 任何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范围的代表性、示范性。任何 教学模式都具有典型的并且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既规范 、又开放,是一个动态的、一定范围内可以转换(形成若 干变式)的、具有智慧含量的范型。
研究者所开展的研究的基础上,教学的提高要基于教师对他 们的行动结果的研究;他首先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埃利 奥特并建立了“课堂行动研究网络”,提出了“教师即行动 研究者”的理念。
“教师行动研究”:指教师要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
实践,从中寻找和发现问题,借助于自我的努力或他人的帮 助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和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研究 意识和能力,实现专业自主和自治,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此即“校本研究"。
3、多维的块状结构。
把课堂教学作为系统,不同的层面可分若干子系统:按 过程分,有教法系统、学法系统和教学反馈系统;按内容 分,有认知系统、情感系统和技能操作系统等。课堂的块 状结构,就是将子系统进行整合优化形成若干教学块,每 一块本身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子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教师是 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占有教学活动的主要空间和时间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展开多边的信息交流。
块状结构的课堂教学以“块”为单位,每一个“块” 都是一个教与学的多维系统,“块”与“块”之间可以组 成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可控制可变化。它不同于程式化 的“n步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教无定法,教学有 方”的境界。
例:语文课《三个太阳》,采用递进式,可作如下安排:
课时总目标:能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说出标题含义,发表自己见解
如何做好教育科研
佛山市教育局教科所 舒悦
●教育科研主要知识和技能
●推进教育科研的主要措施:建 立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
●当前教育科研主要内容
一、教育科研主要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个研究者,教师至少应掌握如下一 些基本知识与技能:教育行动研究的知识 与技能,教学经验的概念化加工能力,教 育实验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科研论文写作 的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