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跳水运动介绍

跳水运动介绍


3
2.d d

2-1.动 组别 1.动
跳水动作根据运动员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后身体运动的方向,分为以下6个组: 第1组 —— 向前,面对池向前跳水。 第2组 —— 向后,面对板(台)向后跳水。 第3组 —— 向外/反身,面对池反身跳水。 第4组 —— 向内,面对板(台)向内跳水。 第5组 —— 转体跳水。 第6组 —— 臂力跳水(仅在跳台跳水中采用)。
6
-
1
向前
4
翻腾两周
B
屈体
6
臂力跳水
3
反身 方向组别
2
翻腾一周 翻腾周数
B
屈体 转体周数 空中姿势
6
-
1
向前
2
翻腾一周
4
转体两周
D
任意姿势
6
-
1
反身
6
翻腾三周
2
转体一周
C
抱膝
8
3.难 系数 难 系数
1. 相关概念: 相关概念:
动作的难度洗漱是标明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易程度。国际跳水竞赛规则为每一个跳水动作确定了相应的难度系数, 它根据动作组别、竞赛项目(跳板、跳台)、高度、动作姿势和翻腾转体的周数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其数值。 运动员跳水时,动作简单,难度系数低;动作复杂,难度系数就越高。 例如:3米板103B,难度系数为1.6。10米跳台的307C,难度系数就为3.4。 对于同一个动作,因为高度不同,难度系数也有区别。例如同是405C,1米板的难度系数为3.0, 3米板的难度系数为2.7,目前,国际跳水竞赛规则表上列出的最高难度的动作是:3米板409C 难度系数4.2 和 307B难度系数3.8 及 10 米台409C 难度洗漱4.0。
11
5.
5-2.评 2.评

(7 )
7名裁判员评分:方法与5名裁判员评分方法相同,但7人先去掉2个最高和2个最低的无效分,余下3名裁判员的 分数之和乘以运动员所跳动作的难度系数,便得出该动作的实得分。 例如:7名裁判员的评分分别是 (6) + (5.5) + 5 + 5 + 5 + (4.5) + (4.5) =15 (总和) x 2.0 (难度) = 30(实得分)。 比赛结束后,把所跳动作的实得分相加,便是该运动员的总分。总分最高者为优胜; 如两人或两人以上总分相等,则名次相同。
每组的跳水动作都有自己的编码,以标识动作的组别和翻腾的的周数。例如: 1) 1-4组动作的编码均采用3位数。 第1个数代表动作组别,第2个数代表飞身动作(如若第2个数是0,则表示 没有飞身动作),第3个数代表翻腾周数 (以“1”为半周,“2”为1周,“3”为1周半,依此类推)。例如“201”,表示第二组向后跳水翻腾半周; “305”表示第三组反身翻腾两周半;“113”表示向前飞身翻腾一周半。 方向组别 飞身动作 翻腾周数 空中姿势
转体动作
方向组别
翻腾周数
转体周数
空中姿势
5
-
1
向前
3
翻腾一周半
2
转体一周
D
任意姿势
5
-
3
反身
3
翻腾一周半
7
转体三周半
B
屈体
7
2.d d

2-3.动 编码 3 3.动
3) 第6组臂力动作也采用3位数。 第1位数表示第6组(特指臂力跳水)。第2位数表示臂立跳水的方向;第3位数表示翻腾周数(计算方法同上); 例如:“614”动作中,“6”表示第6组臂力跳水,“1”表示用第1组向前跳水的方向翻腾,“4”表示翻腾2周, 再如:“532”是指第6组的臂力跳水动作,采用反身跳水方向翻腾一周 臂力跳水 方向组别 翻腾周数 空中姿势
2
现代跳水
运动始于20世纪,当1900年瑞典运动员在第2届奥运会上表演了跳水,1904年在圣路易斯奥运会上, 跳水首次 列入奥运会项目,跳板跳水是1906年在雅典首届奥运会上列入奥运会项目。 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女子跳水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了比赛。2000年悉尼奥运会更增加双人跳水项目。 现代竞技跳水是随着其它欧美体育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 1979年以来,中国大陆选手在各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在世界跳水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 跳水运动要求有空中的感觉,协调,柔软性,优美,平衡感和时间感等素质。
运动 简介
Agenda
1 2 难度系数
怎样观看跳水比赛
裁判及评分
1
1. d 1

跳水起源
跳水的历史非常久远。从人类掌握了游泳的技能后,就开始有了简单的跳水活动。 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的花瓶上就有描绘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状的图案。 我国在宋代出现了名为“谁秋千”的简单跳水器械。17世纪,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沿岸一带的港口, 盛行从岸上、桅杆上跳入水中的活动。 同时,瑞典与德国的体操运动员 为了要安全的联系空中滚翻动作,在水边的高架 上练习
2
1. d

3
跳水常识
1) 跳水分为 跳板跳水 和 跳台跳水 两种,运动员在时可以任意选择1米或3米板,5米、7.5米或10米高台, 但由于越高越可以做各种复杂的动作,因此难度分更高。 2) 跳板所谓1米或3米是指板面距离水面的举例,误差不得超过5%,板面宽为50厘米,长为4米,板面必须防滑, 板面应与水面平行,角度误差不得超过1度。 3) 跳台的高度,即距水面的距离误差也是不得超过5%,台面至少要长6米,宽2米,台面要防滑, 前端要伸出池内1.5米,台座要缩入池沿1.5米,在举例台前端垂直线后方1米、前方10.5米、左右各4.5米的 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水深至少要达到4.5米。 4) 跳水池底要平滑,波度不得超过45%,池面水不能平稳,要保持波动,以使运动员可以看见水面。 5) 跳水动作类型繁多,从现今的国际跳水竞赛规则来看,共有87个不同种类的跳水动作。
5-2.评 2.评
(双
赛)
双人跳水比赛的评分裁判为9人制,分为同步裁判及动作裁判。 同步裁判由5人组成,裁判只给两名运动员的同步打分即两人开始动作、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动作是否同步。 动作裁判由4人组成,分2个裁判一组。每组裁判个别给予单一运动员的动作分数,如正常比赛般。 裁判无需理会另一人的动作或两人是否同步。 动作裁判4人去掉最高和最低的徐晓,同步裁判5人先去掉最高和最低的无效分,余下2名动作裁判及3名同步裁判的 分数之和乘以运动员所跳动作的难度系数,再除以5乘以3,便得出该动作的实得分。 例如: 动作裁判[(5) + 5 + 5 + (4.5)] + 同步裁判[(6) + 5.5 + 5 + 5 + (4.5)] = (25.5”总和”除以5)乘3 = 15.3 = 15.3 x 2.0 (难度) = 30.6(实得分)
10
5.

5-1.评 标 1.评
跳水比赛的评分裁判有7人制和5人制两种,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跳水比赛及国内的重要比赛时, 必须有7名裁判员评分,其他一般比赛可由5名裁判员评分。双人跳水比赛的评分裁判为9人制。 跳水比赛满分为10分,可由跳0.5分给分。 评判时,裁判员按一下标准评分: 失败 0分 不好 0.5 -- 2分 普通 2.5 -- 4.5分 较好 5 -- 6分 很好 6.5 -- 8分 最好 8 -- 10分 在比赛中,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开始动作、助跑(即走板、跑台)、起跳、空中动作和入睡动作来评定分数。 因此,运动员在比赛时助跑应平稳,起跳要果断有力,起跳角度要恰当。并且有一定高度;空中姿势优美, 翻腾、转体快速;入水时身体与水面垂直,水花越小越好。
2. 动作难度系数方程式: 动作难度系数方程式:
动作难度系数的计算由五个数据相加组成,包括 A 翻腾数量 + B空中姿势 + C转体 + D组别/高度 + E入水面向 例如:
动作 5132 313
姿势 D C
高度 3 3
A 1.5 1.5
B 0 0.2
C 0.6 0
D 0 0.3
E
DD 2.1
0.2
2
向后
0
无飞身动作
1
半周
A
直体
3
反身
0
无分身动作
5
翻腾两周半
C
抱膝
1
向前
1
有分身动作
3
翻腾一周半
B
屈体
6
2.d d

2-3.动 编码 2 3.动
2) 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4位数。 第1位数表示第5组(特指转体跳水)。第2位数表示翻腾转体的方向(即之前所说的1-4组);第3位数表示翻腾周数; 第4位数表示转体周数,计算方法同前。 例如:“5136”动作中,“5”表示第5组转体跳水,“1”表示用第1组向前跳水的方向完成翻腾转体,“3”表示翻腾1周半 “6”表示转体三周。 再如:“5337”是指第5组转体动作,采用第3组反身跳水方式完成翻腾转体,翻腾一周,转体三周半
向后动作( 第二组) 向后动作 ( 第二组 )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12 213 215 向后起跳翻腾半周 向后翻腾1周 向后翻腾1周半 向后翻腾2周 向后翻腾2周半 向后翻腾3周 向后翻腾3周半 向后飞身翻腾1周 向后飞身翻腾1周半 向后飞身翻腾2周半
12
件: 件:
跳板
系数 组别难 系数 细(‹n ‹n
组)
1米 3米 抱膝 C 1.2 1.4 1.6 2.2 2.4 2.9 3.0 任意 D 直体 A 1.6 1.7 1.9 2.4 2.8 屈体 B 1.5 1.6 1.6 2.1 2.4 2.8 3.1 抱膝 C 1.4 1.5 1.5 2.0 2.2 2.5 2.8 3.5 任意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