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位现象经济学分析首次分享者:天使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删除摘要:大学的连年扩招,造成了大量教学基础设施的沉重的压力。
其中图书馆的现象尤其的突出。
占位现象的存在,给本来资源已经不足的图书馆造成更大的压力和浪费。
为什么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座位情有独钟呢?我将从供给与需求,混合物品,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博弈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给与需求混合物品先发制人博弈研究背影: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录取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至2001年的260万、2002年的290万,直至今年,报考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
这对广大考生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讯。
但事实表明,高校扩招不能太猛。
如果在学校设施及师资等方面未做好充分准备的话,种种弊端便会接踵而至。
现在社会上已出现文凭贬值,就业率不高等现象;校园内部也会出现种种矛盾,而大学生自习占位现象无疑是高校所存在的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此外,占座现象的出现,跟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受宿舍环境的影响。
因为大学生自由时间较多,而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宿舍里,但宿舍人多事杂,并非学习之地。
在西南和桂桂庙的自修室,同学们在埋头苦学的同时,外面却时而嘈杂,再加人没有人为因至少的压制,造成有些学生在自修室大声说话,严重的影响了学习者的效率。
而图书馆因为有管理人员的约束以及在人们心里面已形成的保持安静的理念,因此图书馆为学子们提供了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是学生之所以对图书馆情有独钟的原因。
具调查,70%的同学对图书馆自修情有独钟,80%的同学有过占位的现象,75.3%的同学都认为虽然觉得占位是不太道德的,但也是迫不得已。
占位现象一直存在,造成一方面座位资源的稀缺,而另一入面是占位对资历源的浪费严重。
几点假设前提:1.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我利益追求者。
2.人们都是机会主义倾向,即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已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公就会损人利已。
3.在长期的占位现象中,造成了同学们彼此对占位现象的认同的态度。
以下是对占位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占位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之一: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在特定的价格条件下人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而供给是指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生产商原意生产的产品的数量。
由于学校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他们提供座位不是用来钱的,这就造成了供给与价格的脱结,从而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结。
所以,图书馆的座位的供给与价格因素的完全脱结,造成供给对价格完全无弹性,供给曲线水平于X轴(X轴代表的是价格因素)。
这就造成校方不会因为利的的驱使而去提供理多的座位,这是之所以图书馆二十年如一日的容纳4000人的格局。
再者由于扩大座位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并不是你想做就可以马上完全的工程。
所以即使校方想提供更多的座位,在短期之内也是完全无弹性。
这就是之所以现在图书馆在扩建也不可能马上解决学生们的座位问题。
对于需求方面,由于图书馆的座位相当于公共物品,是由学校筹资提供的。
学生不需要因为去图书馆学习使用座位而提供任何的费用,学生对座位的需求的完全弹性化,只要价格的轻微变化就会造成学生对图书馆座位的巨大需求(当然,这里是不存在着价格因素的影响,这只是一种假设)。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这就是扩招后学生对座位的需求的成倍增加与学样供给停滞不前之间的矛盾而引发学生占位现象的产生。
占位现象经济分析之二:混合物品混合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
其中一些物品具有非竟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其中有引起物品只具有不充分的非况争性和非排他性。
以图书馆为例,如果不是过分的拥挤,每一个学生到图书馆都可以得到相同的享受座位的效益。
而当过分的拥挤的时候,则每多提供一个座位都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就具备我竞争性,而此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座位,而座位就具有了排他性。
这就造成了当同学们都涌图书馆,就会使公共物品向混合物品的转化,这就会引发占位的现象的出现,同学们就会受自己利益的驱使而去争取利益,而使利益达到最大化,这就出现我占位现象的出现。
当一个人占着一个位的时候,用不用对他自己都没有任何的损失,而当自己想用的时候就会从中得到利益(假设人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
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使用权与所有相分离的情况。
当一个学生占位之后他就拥有了使用权,虽然所有权仍然是校方所有,但这对他根本没有影响,因为他从中没有任何的利益损失。
当学生占位之后,他就对座位拥有占有仅,使用权,转让等权利,但他没有处罚权,所以占位者对所占的位置是不拥有完整产权的,只能算是有了准产权。
产生占位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共物品向混合品的转化,使公共物品具有了了排他性,从而使学生对产权在实际中的缺失,产权的不明的座位这种稀缺资源的占有。
占位现象经济分析之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当一个产业衡量一种产品有没有必要生产的时候一般是以一种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否大于它的边际收益,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就是它收益最大化的时候。
而做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学生,他在衡量是否占位的时候,是考虑他的边际成本是否大于他的边际收益。
假设一个学生对占位的成本如下1。
是否会随到书被管理员收走的情况,我暂称为“扫书”现象。
这种情况的成本一般比较低,因为“扫书”一般有固定的时间段;2。
每天早上要牺牲保贵的睡眠时间,而且还可能出现占不到位而要付出跑来回两段路的成本。
这个成本还是比较大的;3。
会受到旁人冷眼、自己内心的责备以及形象受损。
这个代价也是不轻的。
相应的收益:1。
可以享受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益;2。
可以得到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浪费时间找位置的成本;3。
可以把座位转让给朋友,得到一定的人情分。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所有的边际成本加起来少于自己的边际收益。
占位就完全有利可图,占位现象也就可能出现。
对于图书馆里占位的同学来说,占位现象是完全有利可图,所以才造成占位现象一直存在。
但这并不是对于每一个学生都管用的,因为有的学生也可能出现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有些学生可能觉得现象更重要或者睡眠更重要,他们就会舍弃占位这种现象。
占位现象的经济分析之四:博弈论假设图书馆就有剩下一个位,而想占位的同学有两个。
假如A同学不去而B同学去,哪么B同学就得到2的收益,而不去的人得到0的收益,假如两个人都去了,那第占到位的同学得到2的收益,而占不到的人就得-1的收益。
如图[转]对大学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1.资源稀缺以及价格。
首先自习室资源肯定是匮乏的,否则就不用抢座占座了。
然后这些稀缺资源又是免费的,因此大家不用付出成本便可得到稀缺的资源,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所以会产生了占座这种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价格是做什么用的?价格是限制人们无休止欲望的一个工具。
然而这里对座位的占有没有引入价格机制,便导致了占座——也就是座位使用权的抢占的产生。
2.从产权角度分析。
由于自习室的座位是学校的,也就是公家的,不是个人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公有制”。
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产权不明晰。
因为座位的所有权是学校的,但是使用权却是大家的。
也就是说,你也可以用,我也可以用。
但是如果你和我都想用这张座位怎么办呢?那就产生矛盾和冲突了,也就产生了对座位使用权的抢占。
所以从制度上看,这是典型的产权不明晰。
3.从博弈论角度分析。
博弈论研究的是每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
占座是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型的运用:如果别人不占座,你自己占座,那么你不会吃亏,因为你抢到了稀缺资源;如果别人占座,那你更需要占座了,否则你就没地方自习了,吃亏了。
所以,每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占座。
这里说的最优是指经济学定义的理性人的选择最优,不代表在现实生活中最优。
因为在现实中,还有道德和未来利益的约束。
4.从期权的角度分析。
这个我也没想到,是2楼那么兄弟想到的。
占座的人用书占座后,表示他对于这个座位使用还是不使用拥有选择权。
然而,他对于这个选择权没有付期权费,因此是不合法的期权。
所以别人对他这个期权可以不承认,可以剥夺他的选择权。
案例1:关于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首次分享者:天使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删除“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门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
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问题:1)大家为什么要提前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占座?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和必要。
2)分析占座是否符合经济效率,如果不是,如何改进?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指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既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是一项合理的制度。
下面笔者将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牐犝甲——理性人的选择“占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可以不必伸长脖子穿过重重障碍捕捉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可以不必端起眼镜费神地辨认黑板上的板书,可以不必伸长耳朵生怕漏听了什么,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你占了个好座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代价。
你可能无法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可能无法吃顿悠闲的早餐,它们是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
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替他人占座——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我们发现那些占座的同学往往不仅为自己占座,还会为自己的室友占座。
当然,这可能声明这些同学比较细心周到。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里包含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的原理。
当你已经提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在这里边际成本几乎不存在,而这一行为将带来怎样的边际收益呢?首先,你的室友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一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下,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程度的报酬。
这种情况,民间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固定占座人——发挥相对优势使交易群体获利如果说,你们寝室每天需要有一个人负责占座,那么是每天轮流由不同的人充当占人好呢,还是固定专人占座好呢?答案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