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ppt课件
刮痧作用——中医认识
• 刮痧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经络腧穴理论, 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 发红充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 • 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舒筋理气,活 血化瘀,清热消肿; • 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 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作用——西医认识
•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 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 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都有立 竿见影之效。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
• 点按风池,刮项背部督脉风府穴→身柱穴, 胆经风池穴→肩井穴→肩顒穴 ,膀胱经天 柱穴→大杼穴。 • 重点刮风府穴、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 天宗穴及阿是穴。 • 远端:外关、合谷、足三里
刮痧减肥
腿部:
治疗时间:每日1次,每次约 30分钟,可长期使用此法。
注意事项:刮拭足部应由远端 到近端,由外侧足三阳至内侧 足三阴,刮至潮红。 重点刮拭:血海、阴陵泉、三 阴交、风市、丰隆、足三里、 承扶、委中、承山。可刮至出 痧。
由 下 至 上 刮 拭
刮痧减肥
由 上 至 下 刮 拭
四、刮痧步骤:
1、病人取舒适体位, 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
并用温水洗净局部。
2、消毒刮痧板蘸上刮痧油(菜籽油、 花生油、豆油、松节油、正红花油等) ,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刮板与刮拭方向一 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单向重复地 刮,
刮痧适应症: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
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 触皮肤。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 进行刮痧。在特定部位刮拭,刮痧时间一般每个 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 • 2、间接刮法
在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薄布,然后刮拭。此法可保护 皮肤,适用于儿童、年老体弱、高热、某些皮肤病等患者。 • 3、点刮法
刮痧用具
• 古代用铜钱、梳子、陶瓷、杯盖子、嫩竹 板等做为刮痧工具,用麻油、水、酒等做 为润滑剂。 • 目前多采用牛角类和玉石类等材料制造的 刮痧板。 • 刮痧介质目前多选用活血润肤脂、刮痧活 血剂、正红花油、扶他林及其他特制的刮 痧乳剂和刮痧油剂等。
刮痧用具
刮痧手法
• 一、刮痧法 • 1、直刮法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刮
痧
何为刮痧
• 刮痧,即施术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 工具或手,在人体体表反复进行刮、挤、 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 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从而对疾病进 行治疗。
何为痧
• 痧是中医的一个独特概念,是运用手法刺 激后在皮肤上出现瘀紫的现象,亦称痧象。 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为刺激前皮肤未出现,刺激后皮肤才出现; ②出现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粗糙颗粒,呈紫红 或潮红色; ③休息2~3天会自然消退。
牙痛、颈肩背痛、落枕、肠胃病、
肩周炎、食欲不振、痛经、疲劳、失眠、 养颜美容等。
3、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 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 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肤出现深
红色斑条为止。
刮痧的注意事项
• • • • 施术时选择避风处,并注意保暖。 选择舒适的体位 刮痧工具要严格消毒,检查,以防交叉感染或刮伤患者 施术者双手消毒 病人过饥、过饱、过度紧张时勿施术 力道均匀,以病人可承受为度 不可以为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长时间 术后避风寒,3小时后方可洗浴
•
• •
• • 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 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 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慎用与禁忌症
• • • • 出血性疾病 新骨折处 传染性皮肤病或皮肤不明原因的包块 年老体虚者、空腹及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妇女经期下腹部
• 孕妇、经期妇女,禁刮下腹部、三阴交、合谷、 足三里等穴
将刮痧板着力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先用力 按压后放松,放松时,向某一方向刮拭。
刮痧手法
• 二、揪痧法 用食、中指第二指节提揪 病人皮肤和肌肉,瞬间用力 向外滑动再松开,一揪一放 反复进行6~7次,并连续发 出“巴巴”声。
刮痧顺序
• 由上到下,由内向外 • 颈项部→脊柱两侧部→胸部→ 四肢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