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刮痧疗法课件

中医刮痧疗法课件

• 天然无毒,取材容易,价格较低。 • 兼具药性:辛、咸、寒,有活血行气、清热解毒、软坚散
结的作用。
• 黑色——用于治病、保健(较坚硬,刺激强); • 黄色——美容(柔韧性强,刺激轻微)
中医刮痧疗法
• 刮痧板的形状
• 厚面(弧形)——保健多用 • 薄面(直线形)——治疗多用 • 棱角——点按穴位 • 凹面(曲线形)——用于手指、足趾、脊柱或其它骨骼表面
• 体内生物学效应
• 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 促进新陈代谢
• 提高免疫能力
• 缓解机体疼痛
• 调节大脑功能
• 调节肌肉功能
• 双向调节效应
中医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的发展前景
• 刮痧可以进一步推广,扩大其适应范围和实际应用; • 源于民间,用于民间; • 刮痧用于养生保健; • 刮痧用于美容。
中医刮痧疗法
• 选择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部位,选择合适 的体位。
中医刮痧疗法
• 涂抹刮痧介质:在刮拭部位上均匀涂布刮痧润滑剂,用量 宜薄不宜厚。
• 刮拭:右手持刮痧工具,灵活运用腕力、臂力,忌用蛮力 ,刮具一般与皮肤之间角度以45°为宜。用力要均匀,适 中,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刮拭的按压力要深透深层组织。刮拭面要尽量拉长。刮痧 时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以皮下出现轻微紫红或 紫黑色痧点、斑块即可。
一、刮痧的概念
• 刮痧疗法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 钱、硬币、纽扣或棉线等工具,蘸油或清水等介质在 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主要用于“痧症”及中暑、感冒、咽喉肿痛、腹痛、呕 吐、腹泻、头痛等病症。
• 刮痧疗法是我国2000余年来民间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 的纯物理自然疗法。随着刮痧法的应用和发展,逐渐 被中医理论所认识,而成为一种中医外治法。
• 痧证的表现:
• 痧症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
• 痧点明显; • 痧症多胀: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
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
• 可以看出,痧的本义包括两个方面:
• 邪气侵袭是其病因; • 邪气郁遏,阳气不得宣通疏泄,而致气机不畅是其基本
病机。
中医刮痧疗法
中医对刮痧疗法的认识
•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 清热解毒,安神定惊 • 软坚散结,消肿止痛 • 扶正驱邪,调节阴阳
第二讲 刮痧法的操作
• 刮痧的工具 • 刮痧的介质 • 刮痧法的种类 • 刮痧法的操作方法与要点 • 常用刮痧手法 • 刮痧的补泻手法 • 人体不同部位刮痧的方法与顺序 • 刮痧法的不良反应——晕刮 • 刮痧法的注意事项
中医刮痧疗法
刮痧的工具
• 民间常用工具:铜钱、陶瓷、玉石、棉线等;
• 专用的刮痧板——水牛角板
中医刮痧疗法
痧的含义
• 痧的本义指的是一种病理表现。
• 广义的痧,指的是痧疹征象,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病, 而且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
• 狭义的痧,是指疹的形态外貌,亦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 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它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 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的一种表现。
中医刮痧疗法
• 痧证的病因病机
• 刮痧后的皮肤表现
中医刮痧疗法
常用刮痧手法
• 刮法
• 以刮痧板的薄边、厚边和棱角在 人体皮肤上进行直行或横行地反 复刮拭。
• 用手握着刮痧板,刮痧板边贴紧 掌心;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90° ~45°,作直行或横行的刮拭。
中医刮痧疗法
• 刮痧板的清洁、消毒和保养
• 肥皂水清洗,酒精擦拭,干燥保存; • 最好做到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 有裂纹、毛糙时,用细砂纸打磨光滑。
中医刮痧疗法
中医刮痧疗法
刮痧的介质
• 水剂:温开水或凉开水 • 植物油 • 刮痧油:芳香挥发油与植物油提炼浓缩而成,具有祛风除湿、行
气活血、开窍、止痛等功效 • 刮痧活血剂:含血竭、白芷、红花、麝香、穿山甲等药物成分,
• 痧证是四时不正之气,侵袭人体肌肤、经络,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发 痧证。
•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痧证的可能。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炙灼,间或淫雨 绵绵,或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疫气,秽浊之气,流于天地间,当人体 正气虚弱时,就容易感受不正之邪,出现头昏、脑涨、心胸烦闷、全身 酸胀、四肢无力等症状。
中医刮痧疗法
• (1)通过腧穴、经络和刮痧的刺激而实现 • (2)作用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特点
• 作用点:刮痧本身偏重于泻邪,以治疗实证为主, 但通过经络、脏腑的调节作用,也能促进低下的功 能恢复正常,而有补虚的效应。
中医刮痧疗法
西医对刮痧疗法的认识
• 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 调节血液循环——刮痧可导致自身溶血。 • 进而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
痧点、斑块 • 刮痧结束后,擦干皮肤,嘱患者饮少量温开水或姜汁、糖水,
并注意观察刮痧后的反应,患者稍事休息之后才能离开
中医刮痧疗法
• 操作方法与要点
• 选择工具:准备齐全的刮痧器具与用品,刮痧板要求边 缘光滑,边角钝圆,厚薄适中,无裂纹及粗糙,以免伤 及皮肤。
• 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应向病人介绍刮痧的一般常识,以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便取得病人的信任、合作与配 合。
中医刮痧疗法
• 刮拭后的处理:刮拭完毕后,擦干皮肤,让病人穿好衣 服,适当饮用一些姜汁、糖水或白开水。
• 刮拭后的反应:
• 一般刮拭后半小时左右,皮肤表面的痧点会 逐渐融合成片,
• 刮痧后24~48小时出痧表面的皮肤触摸时有 痛感或自觉局部皮肤有微微发热。
• 刮出的痧一般5至7天即可消退。
中医刮痧疗法
中医刮痧疗法
• 徒手操作
• 揪痧法 • 扯痧法 • 挤痧法 • 拍痧法
中医刮痧疗法
中医刮痧疗法
刮痧法的操作方法与要点
• 基本步骤
• 选择合适的刮痧器具、介质,并对刮痧器具进行消毒 • 做好解释工作,并选择合适的体位 • 涂抹刮痧介质或在施术部位覆盖薄纱布 • 刮拭:均匀用力,由轻及重,至局部出现轻微紫红色或紫黑色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较强 • 其它:液体石蜡、滑石粉、凡士林等。
中医刮痧疗法
刮痧法的种类
• 持具操作
• 刮痧法 • 挑痧法 • 放痧法 • 焠痧法
• 徒手操作
• 揪痧法 • 扯痧法 • 挤痧法 • 拍痧法
中医刮痧疗法
• 刮痧法
• 直接刮法 • 间接刮法
中医刮痧疗法
• 挑痧法——三棱针挑刺法 • 放痧法——三棱针点刺法和泻血法 • 焠痧法——灯火灸法,用于寒证为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