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制订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生产工艺规程,以提供生产车间组织生产和进行生产操作的依据。

适用范围: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生产。

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管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内容:目录1.品名2.剂型3.产品概述4.处方5.生产工艺流程6.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工艺技术参数7.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8.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9.成品容器、包装材料要求,贮存条件10.标签、使用说明书的内容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包括仪表)12.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13.物料消耗定额14.物料平衡计算公式及其正常范围值15.技术经济指标及其计算方法16.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7.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1.品名通用名称: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汉语拼音:Yansuan Leinitiding Jiaonang英文名称:Ranitid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2.剂型硬胶囊剂。

3.产品概述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规格为0.15g,于1985年正式批准在我厂生产,批准文号为&卫药准字(1996)第****号。

受体阻滞药,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良性胃溃疡、术后溃疡、本品为组胺H2反流性食管炎等。

本品原料极易潮解,所以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湿度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

4.处方以原料含量为98.0%计算,生产29.27万粒的生产处方是(单位:kg):原辅料名称规格用量备注盐酸雷尼替丁97—103% 50.0 原料滑石粉药用17.0 内加辅料磷酸氢钙药用19.0 内加辅料75%酒精药用7.0 润湿剂二氧化硅药用0.925 外加润滑剂5.生产工艺流程注:背景图框内的流程,必须在洁净区(30万级)内操作。

6.生产工艺要求及工艺技术参数6.1原辅料过筛6.1.1原料过30目筛,过筛后外观检查无异物。

6.1.2内加辅料滑石粉、磷酸氢钙,外加辅料二氧化硅过100目筛,过筛后外观检查无异物。

6.2内加辅料与原料的混合:用高速混合制粒机混合,混合制粒时间为180秒。

6.3加入湿润剂的混合要求:加入润湿剂后,混合制粒时间为60秒。

6.4湿粒粒度应较均匀,外观检查无异物。

6.5干燥6.5.1采用GFG-500高效沸腾干燥机干燥。

6.5.2干燥过程,最高温度不能超过55℃。

6.5.3颗粒水分须低于2.0%。

6.6整粒6.6.1用快速整粒机整粒,20目筛。

6.6.2整粒过程,操作间相对湿度必须低于60%。

6.7总混6.7.1采用三维混合机混合,总混时间为20分钟。

6.7.2总混过程,操作间相对湿度应低于60%。

6.8填充6.8.1填充过程,必须控制操作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下。

6.8.2用2#红黄胶囊填充。

6.8.3胶囊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必须符合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6.9内包装6.9.1操作间相对湿度必须低于60%。

药用塑料瓶包装,每瓶装20粒;6.9.2用B25用B药用塑料瓶包装,每瓶装30粒。

406.9.3采用变频双头数片机分装。

6.9.4采用变频式塞纸旋盖联动机塞纸旋盖。

6.9.5采用电磁感应复合铝箔封口机封膜。

6.9.6采用自动贴标机贴标签,采用押印机打印标签批号。

6.10 外包装6.10.1本品的包装规格有20粒×300瓶/箱和30粒×200瓶/箱两种,每瓶装一小盒,每小盒中有一张使用说明书,每10小盒装一中盒,中盒用封口证封口,每箱底部放一张缓冲纸板。

6.10.2标签纸箱上面的批号、生产日期、企业负责期应打印清晰准确。

6.10.3外纸箱开口处用胶纸密封,并用两条包装带捆扎,两条包装带离纸箱两端距离基本相等,约10cm。

7.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及其检查要求列表如下:8.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8.1物料质量标准8.1.1盐酸雷尼替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第二部第689页。

8.1.2滑石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第287页。

8.1.3磷酸氢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第二部第1072页。

8.1.4二氧化硅:按照粤Q/WS-1-82标准。

8.1.5乙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第二部第11页。

8.1.6纯化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第二部344页8.2中间产品8.2.1干颗粒8.2.1.1粒度能全部过20目筛,但能过60目筛的颗粒应少于35%。

8.2.1.2干粒水分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加热温度为105℃,加热时间为15分钟,测得水分低于2%。

8.2.1.3外观干粒外观呈淡黄色,色泽均匀,无异物。

8.2.2胶囊8.2.2.1外观抽查100粒,外观整洁,大小长短一致,颜色均匀一致,有光泽度,不得有褪色、变色现象,无斑点,无砂眼、破裂、漏粉、附粉、变形、异臭、发霉现象。

梅花头、皱皮、缺角、瘪头、气泡等不超过1%。

8.2.2.2装量抽取20粒胶囊,用千分之一电子天平分别测定各粒内容物的重量,然后须符合下述标准。

8.2.2.2.1平均装量低于0.3g/粒时,装量差异应在±9.0%范围内;平均装量高于0.3g/粒时,装量差异应在±6.5%范围内。

8.2.2.2.2按20粒胶囊的平均装量和干粒含量,计算胶囊的主药含量,应不低于标示量的97.0%。

8.2.2.3崩解时限取6粒胶囊,放入水温为37±1℃的崩解仪中,如胶囊浮于水面,可加挡板。

测定崩解时间均应少于20分钟。

8.3成品质量标准8.3.1成品中胶囊的质量标准8.3.1.1 崩解时限按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应少于20分钟。

8.3.1.2装量差异按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当平均装量大于或等于0.3g/粒时,装量差异应小于±6.5%;当平均装量低于0.3g/粒时,装量差异应小于9.0%。

8.3.1.3主药含量按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第691页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检查,胶囊主药含量应为97.0%~105.0%。

8.3.2内包装质量标准8.3.2.1抽查10个包装单位,分装量不得有误差,如有1个包装单位误差±1粒,可进行加倍抽样复查,复查结果不得有误差。

8.3.2.2抽查20个包装单位,瓶口热封铝塑严密度100%,瓶盖的保险圈与瓶身咬合到位,保险圈随着瓶盖的旋开而断裂分离。

8.3.3外包装质量标准8.3.3.1抽查20个包装单位,标签牢固洁净,字迹清楚,瓶签倾斜度大于3mm的不超过1瓶,标签上的品名、批号、有效期,打印清晰,准确无误。

8.3.3.2说明书、小盒、中盒、标签的字迹清晰、印刷文字无误、平整光洁、色泽鲜明。

8.3.3.3说明书数量不得有误差。

8.3.3.4装箱数量准确无误。

8.3.3.5箱上印字清晰、印刷文字无误、整洁,有标明品名、批号、规格、包装规格生产日期、负责期、企业名称。

8.3.3.6封箱牢固,箱内附有《合格证》。

8.3.3.7纸箱捆扎牢固、整齐。

9.成品容器、包装材料要求、贮存条件9.1成品容器、包装材料要求9.1.1成品容器采用有防盗盖的药用塑料瓶,使用前应按药用塑料瓶的质量标准检验,合格的才能用于生产。

药用塑料瓶的质量要求为:9.1.1.1外观应具有均匀一致的乳白色泽,不得有明显的色差,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允许不变形和明显的皱痕,不允许有砂眼、油污、气泡。

9.1.1.2瓶口平整光滑,不应有飞边和缺陷。

9.1.1.3瓶盖和瓶口吻合严密,保险圈与瓶体咬合准确到位,且保险圈应随瓶盖的旋开而断裂分离。

9.1.2标签、说明书、小盒的印刷要求9.1.2.1标签、说明书、盒的装潢设计,应品名醒目、文字清晰、印刷文字无误、图案简洁、色调鲜明。

标签的内容应包括:注册商标、品名、批准文号、主药含量、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禁忌、厂名、批号、有效期等。

说明书除标签所要求的内容外,还应包括: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必要的图文、注意事项、保存要求。

9.1.2.2注册商标应印刷在标签、小盒的显著位置上,“注册商标”字样或注册标记应印刷在商标附近。

9.1.2.3药品名称采用中文,并加注英文。

9.1.2.4计量单位均使用国家规定使用的国际计量单位。

9.1.2.5数字均采用阿拉伯数字。

9.1.3外包装箱的要求9.1.3.1外包装箱应有识别标记,应印有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体积、重量、生产单位等。

9.1.3.2外包装箱还应有指示标志:应有“向上”、“防湿”、“防潮”、“小心轻放”、“防晒”等。

9.2贮存条件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10.标签、使用说明书的内容(附样纸)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包括仪表)12.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12.1技术安全12.1.1由于本品易受潮,故除外包装工序外,其余生产过程均应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

12.1.2制粒用润湿剂(75%酒精),其浓度必须用酒度计检查,确保配制准确,以防影响胶囊崩解时限。

12.1.3干粒水分必须严格控制在2.0%以下,以防水分过高,在贮存期内变质。

12.1.4胶囊填充前,应仔细做好外观、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的检查,符合内控质量标准后,才能开机生产。

12.1.5胶囊填充过程,装量波动较大,应至少每隔15分钟检查一次平均装量,至少每隔3小时做一次装量差异检查。

12.1.6本品生产使用的乙醇,为易燃易爆物品,应严禁靠近火源。

12.2工艺卫生12.2.1物料卫生12.2.1.1所有原辅料有检验合格证、包装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虫蛀、鼠咬等。

12.2.1.2物料进入洁净区必须在解包间按规定除去外包装,并进行除尘处理。

按《物料进入洁净区的操作规程》从传递窗进入洁净区。

12.2.1.3颗粒干燥空气、填充用压缩空气应经净化处理。

12.2.2生产过程卫生12.2.2.1生产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达到自净以后才能开始。

12.2.2.2生产过程,有关物料,用具等应按定置图的要求进行定点放置,保持生产的良好生产秩序。

12.2.2.3生产中使用的容器,器具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

12.2.2.4生产工作间、设备、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标志。

12.3劳动保护12.3.1进入操作间,应严格按要求将工作服穿戴整齐,包括头发裹进帽内,戴好口罩。

12.3.2机器运转部分应有安全防护罩或有注意安全的警示标志;严禁在没有通知同伴的情况下独自开机;禁止在转动设备上放置杂物及工具。

12.3.3机器设备及电、汽、计量仪表由专职人员负责安装及维修,非专职人不准修理或安装。

12.3.4清洁机器必须在切断机器电源、电器完全停止运转后进行。

13.物为消耗定额13.1每生产6万粒胶囊的原辅料消耗定额为:盐酸雷尼替丁10.25kg(原料含量以98.0%计)滑石粉 3.485 kg磷酸氢钙 3.895 kg75%乙醇 1.435 kg二氧化硅0.190 kg2#红黄空胶囊 6.12万粒13.2每生产6万粒胶囊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为:13.2.1包装规格为20粒×300瓶/箱的消耗定额:13.2.2包装规格为30粒×200瓶/箱的消耗定额为:14.物料平衡计算公式及其正常范围值14.1 粉碎过筛收率= 粉碎过筛后重量×100% (正常范围99.0~100.0%) 粉碎过筛前重量14.2 制粒收率= 颗粒总收重×颗粒含量×100% (正常范围95.0~103.0%) 原料重量×原料含量14.3 填充收率= 填充后实际万粒数×100% (正常范围96.0~104.0%) 理论万粒数14.4 包装收率= 实际进仓数×100% (正常范围97.0~104.0%) 理论进仓数15. 技术经济指标及其计算方法15.1 一次成品率= 实际产量×100%(正常范围95.0~103.0%) 理论产量15.2 理论产量 =投入主药量(以雷尼替丁计)每片含主药量15.3 胶囊填充量 = 每粒应含主药量×100%16.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7.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每生产60万粒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操作工时和生产周期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