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然而工程造价控制有效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此首先概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然后详细的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策略。

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有效途径
前言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审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管理、技术、质量、施工、经济、法规等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工作。

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可发现投资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促使工程投资管理不断完善。

在新的计价模式下,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创造更多的财富。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不是单方面的控制,而是运行在整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

即项目决策、设计、实施以及竣工阶段,每一步都会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

根据有关资料现实,在建筑工程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影响成本管理的比例是30%~ 75%,而施工阶段的影响仅为 5%~ 25%。

可见,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关键就在决策和设计阶段。

项目的决策是决定因素,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不只是保证工程费用不超额,还需具有促进生产建设,加强施工单位管理,将项目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能集中起来,发
挥其积极作用。

取得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三重利益的统一结合,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整个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进而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二、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造价就是完成一个工程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机械、材料等的综合费用,根据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承包方、审计方,不同性质的单位可对同一工程提供不同的工程造价,如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结算等。

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

正是由于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密切关系,也使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随着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变动而变动,工程造价高则其质量较好,使用费用降低。

反之,工程造价低则其质量难以保证,使用费用必然上升。


资建设工程项目不能一味强调降低造价而忽视使用费用,否则势必降低项目的使用功能,缩短使用年限或增加使用费用,这对业主来说损失更大。

2、引入价值工程概念,采用价值管理手段。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是以提高产品价值为中心,对其各项功能进行分析评价,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

建筑设计中如何将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与投资有机结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既不单纯追求降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提高功能,而是力求提高成本与功能的比值,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中推广运用的价值工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同时,价值管理的运用在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

一般情况下,应用价值管理可以降低整个建设项目初始投资额的5%~1o%,同时可以降低项目运行费用的5%~1o%.在某些情况下,节约可以高达35%.
三、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
1、不断提高建设项目决策水平。

合理调动部门领导和所有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在每一项工作中,时刻谨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一个全局成本控制模式,实现在建设中的每个人都能随时控制成本的局势。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大,达到 80%~ 90%。

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

2、努力的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技术、经济、法规及管理知识,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财务预算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施工经验,以及材料与机械施工技术等综合性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工程量计算时不重不漏。

同时更要具备较强的敬业责任心和高尚的行业道德。

3、控制人员、材料、设备的费用支出。

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0%,所以加强人工费的管理对造价控制意义重大,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序合理安排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日;其次是对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通常占到建筑工程成本的 70%以上。

所以工程的造价控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环节的造价控制,工程上对主要材料价格采用招标的方式,规范材料的采购行为,加强对材料的质量验收,并控制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加强对新型材料和工业废渣材料的利用,加强材料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仓储和二次搬运费用;还应加强对机械费的控制,合理选型和组织施工,使用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完好率,减少机械故障,从而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租赁成本。

用活激励机制,用物质奖励来调动人员对增产节约的积极性,对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实行机台承包制,减少材料浪费。

项目部定期对造价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并在竣工时由
公司领导小组对工程的盈亏进行审核,对于成本计划完成出色的相关责任负责人,在资金到位、且已过了保修期后,由公司对其进行经济上的奖励。

4、强化施工管理,不断降低成本。

施工前应成立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造价控制责任,并成立项目考核小组,加强对成本核算的领导和监督。

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通过定性和定量预测方法,收集专家意见,调查研究项目的成本费用,初步预测项目的成本费用,并对几种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正、判断之后,选出综合效益最好的方案。

初步计算施工项目的生产费用,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计划,并提出具体落实成本计划的方案。

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的特点,制订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工序,科学地进行人力和其他资源的配置,现场管理人员和生产机台负责贯彻执行。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人员和临时设施费等支出。

施工过程中注意要做好冬雨季施工的准备工作,防止恶劣的环境给工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防止质量事故导致增加返工费、停工费和事故处理费等。

及时办好工程结算,尽早收回工程款。

在工程决算及竣工验收阶段后期,要做好项目施工的收尾工作,收集整理好工程验收所需的各种资料,及时办好工程结算,尽早收回工程款,减低内部运营成本,避免经营风险,并开展统计分析、会计核算和项目总结,为以后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还要重视工程索赔,做好索赔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增加收入;对合同内的计量支付要及时、准确,要建立计量支付台账,减少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收入;对外结账要慎重,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控制现场管理费,严禁在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支出。

本文以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曾萍.浅谈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