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TM232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刘世杰 河南龙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普遍存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合理确定造价、有效控制造价。

怎样才能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想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的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 控制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建设的迅速发展,建设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工程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建筑工程的总造价和单位造价也在不断提高。

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现象也普遍存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合理确定造价、有效控制造价。

怎样才能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想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生产全过程的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

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价格的竞争已成为建筑市场的主要竞争。

在工程建设中既要确保质量、工期,又要注重成本,以小成本换大效益,只要控制合理的造价,就能在竞争中走向成功。

现就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三超”现象十分严重,建筑工程造价的失控已成为普遍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规定,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预算,并对政府负责。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建设经过不断地恢复、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体系的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筑工程投资的要求相当严格,事前预测、事中控制。

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经济、重技术,轻决策、重实施,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

由于工程技术人员造价控制意识和技术经济观念比较淡薄,致使工程造价的目标控制就难以实现。

所以为了更好地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我国于八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于国际环境相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造价市场。

2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或者是在施工结束以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施工签证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

这固然是重要的。

但还应该看到,预决算人员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或者竣工决算时,设计图纸和建设方案都是已经确定的,而施工则是按图施工为原则,预决算人员要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太合理,在技术上不可行,则预决算人员束手无策。

也就是说在现行体制下,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监控。

3 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工程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结算超预算的情况,追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方法大多是滞后、静态的方法,定额消耗量一般是以几年前材料、人工、机械台班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并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现在以及将来的情况,只代表着过去的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建设领域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涌现,在编制工程造价的时候,一定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

新增补的定额缺乏代表性,它是由典型工程测算出来的,与实际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容易造成在确定工程造价上出现错误。

3.2 随着基本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发展,以打破地区建筑市场,跨行业承揽或者异地承揽工程设计、施工的企业和单位逐渐增多。

因为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标准、取费基础和预算编制的规定因行业和地区的差别会有所不同,导致一些跨行业跨地区承揽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企业不太了解相关行业和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规定,在工程造价的编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

3.3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缺乏相互沟通的机制和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工程监理单位无法介入投资决策分析,往往只局限于工程进度管理和施工阶段的质量。

所以现行的造价管理缺乏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大多数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

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因为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约束和控制,虽然也对建筑工程做了概算和预算,但是还是容易导致设计保守、投资骗局。

3.4 施工阶段设计随意性大。

工程建设单位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但又急于项目的开工,对建设标准的把握、投资额度的要求、承包合同和招标文件的合理与完善、设计深度的审查没有严格把关,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想改就改,边施工边变更,对更改没有研究也缺乏监督,对更改所造成的损失缺乏相应的责任制约。

3.5 现行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招投标制度管理中不够完善。

未能全面推行设计限额,没有重视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没有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当然,这与建设单位没有采取TM233相应的积极的措施有关。

许多工程项目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没有推行设计招标。

不少设计单位缺乏精品意识,片面追求设计的经济效益和工作量,所以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

同时,一些承发包单位故意抬高或压低工程预算造价,使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违背了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

4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4.1 工程造价决策阶段的控制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基础。

建设项目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筑的龙头,需要及时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做出正确地判断与决策。

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要抓住成本与规模这两个重要因素。

决策阶段的经济决策、各项技术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着很大影响,特别是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设备的选用、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的评选等等,都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项目建设的各大阶段中,影响工程造价程度最高的阶段就是投资决策阶段。

因此,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是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

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2 工程造价设计阶段的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关键。

项目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具创造性和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也是在技术上、经济上对拟建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安排的阶段,对拟建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

它是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最佳阶段。

4.2.1 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工程费用应从设计抓起,轻设计、重施工的观念必须克服。

因此,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利用各种指标对工业建筑的空间平面设计、总平面图设计进行分析比较,这两方面的设计对施工及投产后的经营、生产都有重大的影响。

工艺技术方案,应考虑从实际出发,前提是要提高投资效益,稳妥地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技术方案。

4.2.2 对项目实施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要保证达到使用功能,按投资限额控制设计,必须要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确保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3 工程造价实施阶段的控制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是保证。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更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施工阶段,就是把设计图纸、半成品、原材料和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投资支出的最集中阶段。

同时,也是建筑物实体形成的阶段,是财力、物力、人力消耗的主要阶段。

涉及面最广,影响因素最多,工程最大。

要发挥投资效益,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与监督,从而全方位、全过程的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

4.4 工程审计环节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审计必须对整个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审计。

工程项目的审计不但要重视被审项目的竣工审计、事后审计,而且更要重视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事前审计可以是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编制更加合理化,还能帮助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预先“把关”。

事中审计,即对施工阶段中若干个过程进行的审计。

同时,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源,特别是对资金和劳动力的需求带有很大的波动性。

它要求各个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劳动力在不同的时间依次对同一产品展开施工作业,从而出现对劳动资源需求的高峰和低谷。

所以,施工单位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协调好各个环节以及每道程序。

4.5 其他方面的控制4.5.1 使用效益对于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来说,不仅要考虑建筑工程的造价问题,还要考虑所建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使用后的经常性开支,也就是说要考虑工程总成本的费用。

4.5.2 资金准备建设单位一定要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工程建设。

一定要严格杜绝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盲目开工,使工程施工因资金不能按时到位而造成停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规模。

或者因为资金不足,随意修改设计,使工程不能按原计划进行,失去原设计的使用功能。

如果资金暂时不能全部到位,但又要进行施工,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采取条块分割或者是立体分割,分期分段施工的方法,这样既缓解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不影响工程的开工,使工程根据资金到位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5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展望要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放到工程建设前期阶段上,可以从一下两点入手:5.1 要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但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而且更要能优化设计,控制工程造价,以便促进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5.2 要对工程造假中的设计概算、投资估算、承包合同价、施工图预算、结算价、竣工决算实行一体化管理,切实发挥其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并且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6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要做好这个伟大的工程,不仅要从多方面谨慎考虑、认真决策、严密实施,还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造价从业人员和造价工程师。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争取以小投入换大利益。

参考文献:[1]王艳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研究理论(电子版),2012(6):[2]刘秀凤.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4):[3]廖方勤.建筑工程造价浅析[J].中国房地产,2011(11):[4]毛丽萍.试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2,3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