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踝关节运动学(精选)

踝关节运动学(精选)

其次,大多数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方向均 向下及后行,
均有阻止距骨后移加的作用。
再者,在踝部韧带及骨有对抗肌力与重 力的作用,
可以阻止小腿骨的移位。 21
1.背屈时的稳定性
跖屈大于背屈。屈的控制因素有骨、 韧带及肌肉。
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 唇接触,
关节囊后部拉紧,后侧韧带及肌肉紧 张,阻止踝进一步的背屈。
保护的重要组织。
12
2.腱鞘与滑膜囊 (1)腱鞘 踝部腱鞘分布于其前部、前内侧部、前外侧 部后部 前部腱鞘有:胫前肌腱鞘、坶伸长肌腱鞘及 趾伸长肌腱鞘。 前内侧腱鞘有:胫后肌腱鞘、屈坶长肌及屈 趾长肌腱鞘。 外侧: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共有一鞘。 后方有:跟腱鞘。
13
2.滑囊 足部的滑液囊较大的有: (1)跟骨皮下滑液囊:在跟骨后面和跟 踺的浅面。 (2)跟腱滑液囊:位于跟腱止端和跟骨 后面上部之间。在日常生活中,鞋履不平 整产生摩擦时,可促使皮下滑囊引发炎症。 运动训练中过度训练,也可导致慢性 滑囊炎的发生。
2.跖屈时的稳定性
跖屈时,距骨后结节,接触后唇,阻 止跖屈过度。
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 作用。
22
(四)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 髋关节、膝关节,但
因踝关节的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 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
于髋或膝关节。 ★踝关节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主 要作用。
等。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2)背伸:有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 肌和
第三腓骨肌等。
(3)内翻:有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 肌和
胫骨前肌。
9
2.踝关节运动肌群的功能特征 踝关节肌在工作时,具有与其功能相适 应的特征: (1)跖屈肌所作的功远大于背伸肌。 (2)跖屈肌有对抗踝背伸与足外翻的 作用。 (3)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前肌腱在足底 部共同形成“腱环”,有维持足横弓的作用。
节的旋转轴构成了一个有三个自由度的关 节,使足部在任何位置可适应不同的不平 整的路面行走。
16
(一)踝关节的运动范围
踝关节轴线 踝关节活动度
胫骨及距骨关节面弧
17
1.背屈与跖屈 即距骨在其横轴上旋转。
跖屈
距骨头体在矢状面上背屈与
★踝关节屈伸同时伴有距骨下关节(跟距及 距舟)和
跗中关节(距舟、跟骰)活动及距骨在踝穴 中前后滑动。
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踝关 节承受的压缩
应力相当于体重的2倍;
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的3倍;
负重期的推进期,关节面受到的应力相当 于体重的5倍
左右。
★距骨在踝穴内有无倾斜,会通过影响关节
20
(三)踝关节的稳定性机制
踝关节的稳定性因素:骨、韧带、肌力 及重力等。
首先,踝穴结构至关重要,距骨体呈楔 形,与踝穴相适应,且宽的一端在前,可有 效地阻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18
总之,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 和足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 足外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 足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 低,足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19
(二)踝关节的负荷
★踝关节的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大小 有关。
10
(四)肌腱 1.后面:跟腱。最粗大,易于识别。 2.前面:有胫骨前肌肌腱,是前面所有
肌腱中最粗大者。 胫骨前肌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有: (1)踇长伸肌肌腱; (2)趾长伸肌肌腱; (3)第三腓骨肌腱; (4)腓骨肌腱;位于外踝后方; (5)胫骨后肌肌腱:位于内踝后方。
11
(五)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
14
(五)腓骨的作用 腓骨参与踝穴的组成,且还具有以下 作用: 1.负重功能 负重时,负荷由距骨传至腓骨。 约承受体重的1/6。 2.腓骨缺损时的影响 腓骨被部分切除 后,胫腓下 关节韧带出现松弛,引起踝关节不稳, 最终将导 致骨骼发育障碍及创伤性关节炎。
15
三、踝关节生物力学 踝关节与足部的一系列关节加上膝关
3
(二)运动方向 绕额状轴: 跖屈(繃脚尖) 背伸(勾脚尖) 正常背伸至70o,跖屈至140o,约有70o的活动范 围。 绕足的矢状轴: 内翻 外翻
4
二、踝关节功能解剖 (一)骨 与踝关节、足部有关的骨共有26块(单侧)。 1块胫骨、 1块腓骨、 7块跗骨(包括距骨,跟骨,足舟, 内侧、中间、外侧楔形骨,骰骨)、 5块跖骨、 14块趾骨(分基节骨,中节骨,末节骨)。
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完成动作时支撑 整个身体的稳定性,
包括决定上位环节作用的效率以及它参加 工作的早晚。如果,踝
23
概括起来,外侧韧带的主要作用是
度。
防止足、踝的内翻幅 7
3.下胫腓韧带 此韧带可分为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 腓后韧带下胫腓横韧带。 其中骨间韧带是骨间膜的延续,最为坚固。 下胫腓韧带亦有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
8
(三)肌
1.使踝关节运动的肌主要是:
(1)跖屈:有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趾长 屈肌、
5
(二)踝关节的韧带 踝关节的主要韧带有:
1内侧韧带:呈三角形,称三角韧带。 该韧带的特点是强而有力。 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度外翻。
6
2.外侧韧带:
(1)距腓前韧带
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
位。
在踝关节中立位时,对抗距骨向前移
(2)距腓后韧带 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 动。
(3)跟腓韧带 在踝关节90o位限制足内翻活 动。
踝关节运动学(精选)
感向 二、踝关节功能解剖 三、踝关节生物力学 四、足和足弓
2
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 即距骨小腿关节,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
(一)组成 1.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 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 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2.关节头: 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 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 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
1.深筋膜 主要作用之一是形成支持 带、跖腱膜等。
(1)支持带 支持带是深筋膜增厚所形 成又称假性韧带,主要起约束肌腱的作用。
(2)跖腱膜 为足底深筋膜在足底中间 部增厚所成。跖筋膜似一弓弦,张于足的 纵弓上。
人在直立或负重时弓弦就绷紧,对维持 足弓起着重要的作用。
跖腱膜作为足弓的弓弦,是足弓维持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