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设计史和风格
吉隆坡佩重纳斯大厦(452)
上海金茂大厦
4.装饰艺术运动
时间:20世纪的20一30年代 它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受到现代主义运动很大的影响。 地点: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
注意:和”新艺术’运动一样,装饰艺术 运动也不能单纯看作一种统一的设计 风格 。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从20年代色彩鲜艳的爵士图案 到30年代的流 线型设计样式从简洁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的建筑.都 可以说属于这场运动的范围.
3.新艺术运动
十九世纪后期---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
目的:解决了建筑、室内装饰和产品的艺术风格问题.以便能吻合时代精神。 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倡导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不反对工业化。 口号:“自然、率真和精巧的技术“。 特点:放弃了对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因素。用流动的形态和 蜿蜒交织的线条来隐喻和象征大自然生命的活力.完全走向自然风格.而且强调自然中不存 在的直线与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表达一种自然界草木形态的曲线装饰 母题。 意义:与英国的,工艺美术· 运动相似,都是在艺术、手工艺之间力图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运动对于现代设计发展来说,有与传统决裂的重要意义.但从意识形态上来说,却 是不彻底的。作为一次承先启后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兴起与衰落预示了一千 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
《三美神》 是指贞洁女神、美 神和爱神。也有人 说是指美神维纳斯、 温柔女神塔利亚和 欢喜女神阿格莱亚
《圣乔治杀龙》在鲁本 斯的笔下圣乔治被描绘 成一个英武勇敢的骑兵, 正挥剑猛砍凶猛恶龙。 腾起回首的战马处于亮 区,壮健勇猛的身躯显 得格外醒目,成为视觉 的中心形象,身着深色 战服的圣乔治驾驭马上, 居高临下势不可挡,更 显其英雄本色。据说这 是鲁本斯研究意大利大 师们艺术成就的总结,
传统的设计-----------------------------------------------------------------------------现代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
1.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 (从十八世纪讲起) 特点:矫饰的、繁琐做作的风格趋势
风格 巴洛克Baroque
作品多具有 宏大的场面, 强烈的运动 感,雄健的 造型,富有 想象力和戏 剧性情节; 对比鲜明、 响亮饱满的 色彩;流动 的线条、激 动人心的画 面艺术效果, 给人以一种 富丽堂皇、 华美火热、 欢腾鼓舞的 艺术感受。
《玛丽· 美第奇抵达 德· 马赛》是其中第六幅。 画中描绘玛丽王后乘 宫船抵达马赛港,她 盛装立于船上待迎, 显得高傲、自尊、神 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前来迎接的是一位身 着古罗马装束,象征 马赛的姑娘正向王后 伸出双臂,表示马赛 欢迎她的光临。画家 竭尽热烈豪华,天上 人间各有天使美女为 她吹奏欢迎乐曲,海 神与仙女为她拉纤护 卫。
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来自非洲和南美洲原始部落艺术.从20世纪初以来.在欧洲前卫 艺术界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 。
非洲部落舞蹈面具
洛克菲勒中心大厦
装饰艺术风格的玻璃制品
1878年即已成立的玻璃器皿制造企业法国多姆屋DAUM,在Art Deco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1925年的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上,多姆展出了具有全新美感、代表装饰艺术风格的玻璃 制品。这些玻璃的表面拥有矿物质的质感,并覆以霜、晶状,其正面和斜面显现出立体感极 强的线条。这里我们选取的即是20年代,多姆生产的部分装饰艺术风格玻璃制品。
④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 “维也纳分离派”.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新艺术运比较注重简单的几何外形.简单的直线与自 然形态的组合,从形式语言来看,更具现代意味。
⑤新艺术运动在美国 “芝加哥学派” 来由:1871年.芝加哥城突遭大火摧毁.为了重建 这座城市.于是许多建筑师云集于此,成为美国建筑 师最密集的地方.逐渐形成了”芝加哥学派” 主张:建筑不能以美不美为依据. 形式永远服从 干功能的需要 这是不变的法则· 。这个观点后来由 他的学生加以发展 成为20世纪前半期统治建筑界 的功能主义流派的理论依据 摩天大楼从此诞生 专题:疯狂的摩天大楼见文件夹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受 东方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这 点与当时以著名画家马奈、莫 奈、塞尚、高更等狂热地仿效 中国和日本艺术风格的情况是 相同的在这种潮流的影响.新 艺术运动的设计家们也常从中 国和日本的艺术品中汲取营 养.因而其设计作品有明显的 东方品味。
马奈、莫奈、 塞尚、高更 等人作品见 文件夹
蓬帕杜夫人系列
绚丽温婉的花朵,清清爽爽的开满视野,精致、细心的勾勒,构成洛可可风格图案的优雅浪漫
洛可可风格新娘装 更多图片在文件夹中
从洛可可到浪漫主义
爱丁堡圣吉尔斯大教堂
英国国会大厦
中式手工雕花的镜子,旧旧的木凳加上青 瓷的洗手盆,闺秀之风尽展露。
2.“工艺美术”运 1851---1896 动 起源: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 倡导:1.产品生产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2. ”美术与技术结合 缺陷:这一设计改革运动的不足与缺陷也是相当明显 的,它违背历史潮流,反对机械化大批量生产,认为 机械是美的产品的天敌,主张艺术家变成手工艺人, 认为只有手工产品才可能是美的,这些观点与艺术设 计和时代发展是格格不入的
日本浮世绘 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代版画艺术品种之一(主要品种),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其余图片在文件夹中
②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 人物志 费尔德
费尔德在整个欧洲新艺术运动中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宗师.他在欧洲设计界几乎活跃了一个世纪.不仅是欧 洲新艺术运动的旗手,而且还是后来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在其艺术生涯的最后岁月 里.还十分推崇现代主义设计。1957年世界设计界产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 成.不久费尔德以94岁的高龄与世长辞。
人物志
劳特累克
海报设计就很具特色.具韵味的速写曲线和流畅 的涂抹技巧成为其作品的摹本创作原则,对当时 的平面设计乃至绘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独自一人
绘画
其余绘画和设计作品在文件夹中 关键词:1印象主义大师 2解放了油画
床
3现代主义招贴画的创始者
4红磨房画家
摩尔舞
海报作品
纪念逝世100周年海报展览
巴 洛 克 风 格 教 堂
风格 洛可可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意思是 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 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人物志 弗朗索瓦· 布歇
法国画家。1703年9月29日生于巴黎,1770 年 5月30日卒于同地。1723年获皇家学院罗马大 奖。1765年出任皇家学院院长,并获得国王首席画师称号 。他的创作包括壁画、舞台布景 、 家具、服装设计及织毯画稿等等;也画过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最能代表他风格的是那些 为装饰宫廷和贵族府邸而创 作的神话故事画。色彩华美柔丽 ,集中表现了他的想象力和才 能。他还为皇家织毯场设计过一套九幅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壁毯,这套壁毯在1746年由路易十 五赠送给清朝乾隆皇帝。 更多图片 见文件夹
③新艺术运动在德国 “青年风格“运动有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6年到1 900年为,这个时期的设计风格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十分近似, 具有明显的哥德复古倾向自然主义色彩和象征形式是其主要特征。 第二个阶段1 900年以后进入了,其设计风格逐渐与法国。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接近。
1938
手扶摇椅
凡尔赛宫 国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的巴 洛克风格为最典型的代表, 绝对的几何对称,象征性布 局.矫饰的繁琐装饰,都鲜 明地表现了皇室和贵族阶层 的阶级特征。
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的结合
王后寝宫
国王寝宫
巴洛克式家具 以
浪漫主义精神为设 计出发点赋予亲切 柔和的抒情情调, 追求跃动型装饰样 式,以烘托宏伟、 生动、热情、奔放 的艺术效果。巴洛 克家具利用多变的 曲面,采用花样繁 多的装饰,做大面 积的雕刻、金箔贴 面、描金涂漆处理, 并在坐卧类家具上 大量应用面料包覆。
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 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产生: 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特点:一 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 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 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 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 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 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 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例: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基督升架》 据《圣经》记述:耶酥被判处磔刑,兵丁将他押解到各各他山刑场,刽子手们剥光了 他身上的衣服,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并在他的头顶挂一块牌子,写着“犹太王”示众。耶 稣是在正午处刑的,据说当时倾刻遍地黑暗,持续三个时辰之久。临刑时耶稣毫无畏惧, 大声疾呼:“我一向光明正大。”很多画家画过这一题材。
师法自然 洛可可风格的璀璨之处,自有它超时代艺术生命力所在, 现代人都公认它是19世纪下叶新艺术运动的前奏。虽然洛可 可的风格总体上还是体现了一种远离平民大众的奢华享乐的 艺术风格,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进步性,至少让人们从 对宗教的狂热的崇拜中清醒了一些,把目光放在了平常的生 活乐趣中,即使仅仅是贵族们奢华生活的一小部分。
人物志
鲁本斯
17世纪欧洲出现四位鼎立的大画家:意大利的卡拉瓦乔、佛兰德斯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和西班牙的委 拉斯开兹。鲁本斯特别注重带有旋转的运动感的结构来表现激动人心的场面,他善于运用对比的色调,强 烈的明暗和流动的线条来加强这种画面的运动感,题材为宗教神话。这种巴洛式的艺术风格主宰着他几乎 一生的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