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信原理课件 (3)
(2)
量化是用量化电平值yk来代替x。显然 这种替代是存在误差的,这个误差是由于 量化产生的,故叫量化误差,表示为
e(t)=x - y
量 化 噪 声 的 大 小 常 用 它 的 均 方 值 e2 (t),即量化噪声功率表示。它对通信质 量的影响程度用量化器输出的信号功率与 量化噪声功率的比SNR(dB)表示。
图3-21用阶梯或锯齿波逼近模拟信号
单纯的DPCM已用得不多,更多的是 采 用 自 适 应 差 分 脉 冲 编 码 调 制 ( AD— PCM)。自适应是指能自动地改变量化间 隔,使预测误差电平大时增大量化阶距, 误差电平小时缩短量化阶距,从而有助于 进一步降低量化噪声。
3.3 增量调制(ΔM)
式中 Y—— X—— μ——压缩参数,
3. PCM
(1)
实现将样值脉冲变成二进制代码的编 码器种类很多,例如有计数型、直读型、 逐次比较型、折叠级联型及混合型等。 整流器用来判别输入样值脉冲的极性, 编出第一位码D1(极性码),同时将双极 性脉冲变换成单极性脉冲。
比较器是编码器的核心,它通过对输 入的样值电流I信 和标准电流I权 进行比较, 从而对输入信号的抽样值实现非线性量化 编码。 保持电路的作用是保持输入信号的抽 样值在整个比较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幅度。
T=1/2Fm 是不失真抽样的最大时间间 隔,称之为奈奎斯特间隔或奈奎斯特周期。
第一,在抽样之前加截止频率为Fm的 低通滤波器,滤除Fm 赫以上的频谱成分, 从而消除折叠现象和避免由此引起的失真。
第二,由于收端的低通滤波器不可能 做成理想的,特别是在截止频率附近,与 理想的特性相差甚大。
第三,实际的抽样频率不可能是单位 冲激脉冲,只能是高度为A,宽度为Δt,重 复频率为1/T的矩形窄脉冲序列s(t),其表 示式为
自适应增量调制(ADM)的关键是如 何控制σ,围绕着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 方 法 , 例 如有离散控制的 ADM, 高 信 息 ΔM,连续音节压扩ΔM及数字音节压扩ΔM 等。由于目前用于电话通信的主要是音节 压扩ΔM,并已制出大量的商品集成电路芯 片,故只介绍这一类ADM技术。
①
这是一种利用话音信号在一个音节内 的平均幅度来控制量化阶距σ,使σ随平均 幅度作连续变化的技术。 ② 图3-39所示为数字音节压扩ΔM的方框 图,它与连续压扩ΔM的框图3-38比较,取 消了由微分、整流、平滑三个单元组成的 前向控制电路,而仅在反馈电路中,多加 了一个连“1”连“0”检测电路,稳定性 比前者好。
①
均匀量化的特点是量化级的间距d为 常数,落入每个量化级(也叫量化区间) 的PAM信号幅值x通常是随机变量,为分 析方便设其概率密度函数为p(x),如果 量化级数N足够多,在量化器工作范围\[- V,V]一定时,d=2V/N 就足够的小,可 以认为每一层间隔内的信号分布均可用量 化电平值处的概率密度函数p(yk)表示, yk 一 般 为 量 化 区 间 的 中 间 值 , 所 以 对 于 PAM信号幅度在量化器工作范围以内的情 况,
x(t)=g(t)+D(t)+n(t)
5.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PCM系统之所以能够提供高的通信质 量,在于它采用了大的编码位数,为此在 频带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如图3-21所示可看出,在大多数情况 下,模拟信号在相邻间隔上的抽样值都比 较接近,而其变化的规律与前几个抽样点 上的取值有密切关系,并且多数具有单调 变化的趋势。
(4)
增量调制器不可能对任何幅值的信号 都进行编码。当输入信号小于某一幅值Ak 时就不能编码了。这个刚能开始编码的正 弦信号幅值就叫做最小编码电平。
(5)
当被传输的数字信号由于叠加了加性 噪声而出现了误码。对于双极性二进码, 误码就是使原来的码改变了极性,如图333所示,它可看成是原码与一个极2) 数字压扩ΔM和简单ΔM及
Δ-∑
图3-40画出了数字压扩ΔM和简单ΔM 及Δ-∑调制的信噪比及幅度变化的关系特 性,这里纵座标是SNR/SNRmax,横坐标是 A/Amax,从曲线可以看出数字压扩比简单 ΔM和Δ-∑调制都在动态范围上有了很大的 改进。
3.4 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简介
1.
通常把低于64kbit/s的语音编码方法 称为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其方法很多,如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自适应增 量调制(ADM),子带编码(SBC),矢 量量化编码(VQ),变换域编码ATC,参 量编码(声码器)等。
① 自然二进码,就是人们熟悉的二进 码,用(an,an-1,…a1)表示,每个码元 只有二种状态,取“1”或“0”,一组自 然二进码代表的量化电平为
Q=an2n-1+an-1 2n-2+…+a120
式中n
② 反射二进码也称格雷(Grag)码。 它的特点是相邻两组代码间的码距为1,因 此如果传输中出了一位错产生的误差较小。 设反射二进码为(cn,cn-1,…,c1),且 各码元取“1”或“0”,则对应的量化电 平值为
I 信 ﹥I 权 7 ,D8=1,说明输入信号处在 第八段中第三量化级。经上述七次比较, 编出的八位码为11110011。它表示输入抽 样值处于第八段第三量化级,其量化后的 电平值为1216个量化单位,故量化误差等 于54个量化单位。
(2)
电阻网络型译码器的原理框图如图319所示,它与逐次比较型编码中的局部译 码器类似,从原理上说,两者都是用来译
所以p(t)携带的是积分后的微分信 息,由于微分和积分作用相互抵消了,故 系统输出的信码脉冲p(t)只携带信号的 幅度信息。 因为积分即有求和的意思,故把图336的增量调制方式称为增量总和Δ-∑调制。 据上述分析,Δ-∑调制适合于传输具有近 似平坦功率谱的信号,例如经预加重的电 话信号。
(2)
所以确定D5选标准电流 I权4 = 段落起始电平 + 8 Δk = 1024+8×64 =1536个量化单位 I信﹤I权4,D5=0,I信处于第八段中1~8级。 同理确定D6选标准电流 I权5 = 段落起始电平 + 4 Δk =1024+4×64 =1280个量化单位
I信﹤I权5,D6=0,I信 处于第八段中1~4级。 确定D7选标准电流I权6 =1024+2Δk =1024+2×64 =1152个量化单位 I信﹥I权6,D7=1,I信 处于第八段中3~8级。 确定D8选标准电流I权7 =1024+3Δk =1024+3×64 =1216个量化单位
码,但编码器中的译码,只译出信号的幅
度,不译出极性。
图3-19电阻网络型译码器原理框图
(3) PCM 随着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由大规模集 成电路制成的PCM编码器已广泛应用。这 种集成电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编 码器和译码器分别单独制造;另一类是把 二者合并在同一块基片上。编译码器合在 一起的又分两种实施方案:一种是多路公 用编译器,另一种是单路编译码器。
Q=cn(2n-1)±cn-1(2n-1-1)
±…±c1(21-1)
③ 折叠二进码,用(bn,bn1,…,b1)表示,它可由自然二
进码变换而得。
3.2 脉冲编码调制(PCM)
1. PCM
话音通信中的PCM调制系统的原 理方框图如图3-12所示。
图3-12PCM系统原理方框图
2.
话音信号通常是小信号出现的概率大, 大信号出现的概率小。通常使用的压缩器 中,多采用对数式压缩,广泛采用的对数 压缩律是μ律和A律,归一化μ律特性为
2.
(1)
前面已经得知,增量调制实际上是用
一个阶梯波f’(t)来逼近模拟信号f(t)。在译
码器采用RC积分电路时,这个阶梯波实际
上是一个斜变波。
图 3 29 的 量 化 失 真
-
ΔM
实验表明,话音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 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升高, 功率谱密度很快下降。因而,在传输话音 的ΔM系统中,信号频率f一般并不取话音 的最高频率,而是取800Hz。
②
均匀量化因量化阶距d为常数,所以 有直观、量化设备简单的优点。
3.
模拟信号在抽样量化后,变成了时间 离散、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通常为了减 少量化误差,量化级数设置很多,也就是 说量化后得到的数字信号的取值仍然很多, 用这样的信号传输,收端复制很困难。
已知l个二电平码可以构成2l个组合, 所以一般量化级数都取N=2l,这样各个量 化值便可由l个二电平码来表示,通常把量 化后的多电平信号变成二电平信号的过程 叫编码。
(3)
电话信号从用户到长途台时,依其距 离远近而衰耗不同,近者小些,远者大些。 根据长途台测得的数据看,一般动态范围 为35~40dB。
但是,由前面已经分析结果可知,用 13折线A律的PCM系统在码速率为64kbit/s (一路数字电话)SNR(dB)min=20dB时, 动态范围可达40dB以上。可见简单增量调 制系统在fs较低时的动态范围是很低的,很 难与信源动态范围相适应。
4. 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模拟信号通过数字系统传输时,除了 所传输的信号外,还存在着失真和干扰。 失真主要来自模数和数模变换过程。
现以D(t)代表接收端输出中由系统 本身在信号变换过程中所引入的失真分量, n(t)代表干扰所引起的输出失真分量,g
(t)代表输出的有用信号分量,则接收端
的输出电压x(t)
(2)
与编码相对应,译码也有两种情况, 一 种 是 收 到 “ 1” 码 上 升 一 个 量 阶 σ( 跳 变 ) , 收 到 “ 0” 码 下 降 一 个 量 阶 σ( 跳 变),这样把二进制代码经过译码变成f′ (t)这样的阶梯波。另一种是收到“1” 码后产生一个正斜变电压,在Δt时间内上 升一个量阶σ,收到一个“0”码产生一个 负斜变电压,在Δt时间内均匀下降一个量 阶σ。
第三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