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高度一致性。
五、人力资源管理成果
高劳动生产率:本科以上学历者不足20%,
大量学历不高、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的基层员工, 199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53万元,2000年达到 70万元。
高满意度:
(1)用人单位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高; (2)公司员工高认同度和敬业度高。
低离职率:1998年以来,员工离职率不足
优势理念在配置中的应用
“找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并且 让他(她)做得高兴”。
合适的人:测量与评估! 合适的事:人力资源配置! 做得高兴:组织环境和人力资源政策!
三、人力资源与竞争优势
观念 体制 技术
四、人力资源新技术模型
基本思路: 将人力资源战略和策略理念化,并贯彻
到各个环节; 将人力资源制度和流程技术化,并保持
岗位分析
自我诊断系统
战略规划 人才选聘 培训开发
绩效考核 薪酬管理
劳动关系 职业管理
……
自我诊断系统
图.目前中国企业 HRM核心系统模型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9. 2420.9. 24Thur sday, September 24,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2:3 8:5402: 38:5402 :389/2 4/2020 2:38:54 AM
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企业联合会高级管理咨询顾问 深圳咨询专业委员会特约管理顾问 广西人才学会专家顾问中心特约专家 圣比特管理顾问团首席咨询师
课程大纲
一、导言 二、人力资源理念发展趋势 三、人力资源与竞争优势 四、人力资源新技术模型 五、人力资源成果展示
二、人力资源理念发展趋势
为什么人力资源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日美公司的对比……日本公司成功的
1、选拔人(寻找合适的人,正确评价和定位) 2、提出要求(做合适的事,目标管理和绩效
考核)
3、激励他(提供支持,用机制和管理环境激
发潜能,让他/她做得高兴)
4、培养他(开发和提供发展机会)
这些不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而是每一 位经理(无论什么层级)的共同职责。
研讨问题
对优秀经理的职责你认同吗?为什么? 在过往工作中你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做
人力资源政策的改善对组织成功的效果是十分巨 大的。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要点是在于极大的不规则性, 尤其在今天员工特定的能力、知识、技能的状况 下。
通过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和实现竞争优势, 比通过其他方面实现的竞争优势更为牢固,且竞 争对手更难仿效。
我国管理理念的沿革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20多年年,经历了3个阶段:
绝大多数总经理一向没有或只有很有限的方法对特 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明智的、辨证的思考。
日本:
在传统的日本公司,事情完全相反: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中层总经理唯一最重要的责任,
而这方面工作的成功是发展至最高管理层的先决 条件。 在大型日本公司里,高级人力资源经理被当作是 公司精英。
基于拙劣的人力资源政策的成功,恐怕是不可能 的。
什么驱使客户的忠实度?
产品? 营销? 品牌? 服务? 员工?
优秀经理的管理哲学
观点之一:员工之所以离职,不满的是经理, 而不是公司。
观点之二:员工不会相信“伟大的公司”和 “伟大地领袖”之类的神话,他们永远强调, 顶头上司——经理才是最重要的。
优秀经理做什么?
一名优秀经理的四大基本职责是什么?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9.24 02:38:5 402:38 Sep-202 4-Sep-2 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2:38:5 402:38: 5402:3 8Thursday, September 24,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9.24 20.9.24 02:38:5 402:38: 54Sept ember 24, 2020
到?打算如何改善? 请以自身的案例分析以上问题。 要求每人都发言。
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
——人们如果根据自身优势 发展事业,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生产率。
优势的定义:
优势是... 持续的, 几乎完美的 工作表现。
我们的传统文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份才”? “干一行,爱一行”? ------
8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日本彩电、海尔的质量案例);
90年代:全面重组、兼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ISCO是典范);
21世纪:人本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关注环境
和人)
什么是人本管理?
尊重人的人格; 肯定人的长处; 服务人的需要; 开发人的潜能。
专家点评:“基于人本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一开始 提出来,就不是一种工作,它首先是一个理念,紧跟 着是一场运动,一种思潮!”
3%。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工作分析技术(岗位职责、任职资格、重要性等指标) 人事测量技术(性格、气质、职业倾向、人格特征、逻辑思
维、领导力等)
选拔与招聘技术(简历、面试、背景、情景测试、劳资谈
判等)
绩效考核技术(认同、指标、量化、沟通、结果应用等) 薪酬设计技术(岗位重要性、员工素质、市场调查等) 培训开发技术(需求调查、过程推进、效果评估等) 职业生涯规划技术(专长、兴趣、职业机会等)
关键要素之一,是其人力资源政策的成功!
美国:
截止90年代末以前,人力资源的管理被看作是较 底水准的事务性工作,涉及的人员不过是专长于填 写政府规定的表格、从事薪酬发放和调查士气、实 施最初招聘的面试等等。
如果有哪个经理说他们的下一个工作是在人力资源 部的话,他几乎不会在回家的路上停下来买上一瓶 庆贺的香槟酒。相反,人力资源部曾一向是一个把 那些在快速发展的某个阶段出了岔子但却谨慎、可 靠的经理派去的地方。
“人力资源经理应从保健性和纯事务性的工作中走出 来,从事关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更多地从事改 变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工作。”
基本理念
“一名企业领导人所做的所有决定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有关人的决定,因为人 决定组织的整体实力” Peter Drucker
统计结果:
有形资源的投入,以满足人们有形需 求的比例将越来越小;而无形产品中 的投入和就业人数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