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选址方法综述摘要:物流的选址决策在物流运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章分析了物流选址的常用方法,并进行了分类举例说明,为实际选址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选址问题;一、定量分析方法定量方法一般用可量化的描述成本的数学公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选址,常以物流过程总费用最小为目标,通过设定一些参数、变量,并对问题作一定的假设,建立一个比实际情况简单的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出方案。
比较典型的定量方法包括重心法、物流作业量法、启发式算法、线性整数规划等。
(1)重心法设有一系列点分别代表生产地和需求地,各自有一定量货物需要以一定的运输费率运向一个位置待定的仓库,或从仓库运出,那么仓库该位于何处呢?我们以该点的运量乘以到该点的运费费率,再乘以到达该点的距离,求出上述乘积之和(即总运输成本)最小的点。
即,i i i iMinTC V R d =∑式中 TC —总运输成本V i —i 点的运输量 R i —到i 点的运输费率d i —从位置待定的仓库到i 点的距离解两个方程,可以得到工厂位置的坐标值。
其精确重心的坐标值为//i iiiii iiiV R X d X V R d=∑∑和//i i iiii iiiV RY d Y V R d=∑∑式中 ,X Y —位置待定的仓库的坐标X i ,Y i —产地和需求地的坐标 距离d i 可以由下式估计得到i d =式中,K 代表一个度量因子,将坐标轴上的一单位指标转换为更通用的距离度量单位。
(2)物流作业量法该方法计算各地址的物流周转量,选择其中最小者为最优地址,其步骤为: i. 设定坐标系。
设a 是拟选新址,b 、c 、d 是新址的关联方,即新址物料供应点或产品投放点,各点坐标值标在点的旁边。
ii.计算新址与关联方之间的距离。
a 与b 之间的直线距离为:ab D =iii. 统计一定时期内发生在新址与关联方之间的物流作业量Q 。
iv.计算新址的物流作业量L 。
1ni ii L Q D ==∑其中,Q i :新址与第i 个关联方之间的物流作业量; D i :新址与第 个关联方之间运输距离; n :关联方数目。
v. 依次计算不同新址的物流作业量,物流作业量最小的新址就是最佳新址。
(3)启发式方法如果服务系统要在一定区域建立几个销售点,从费用或总距离最小的角度选择建立销售点的地址,可用启发式方法。
例:某连锁总公司拟在某市建立两家超市,该市有A 、B 、C 、D 四个区,各区可能到超市购物的人数权重已知(见表2),求:拟建的两个超市应建立在哪两个区?表1 各区距离和人数权重解:将A区人口数乘以A区人数权重,再分别乘以A区到其余各区的距离;其他各区同样计算,得到总距离成本,再将各列相加,见表2。
表2 总距离成本由于D区所在列总成本856最低,所以选D区建立一个超市。
A、B、C各列数字与D列对应数字比较,若小于D列同行数字,则将其保留,若大于D列数字,则将原数字改为D列数字,再将同列数字相加,见表3。
表3 距离成本新表由于A区所在列总成本388最低,则选A区建另一家超市。
(4)线性整数规划线性整数规划的一般形式为:11max (1,2,...,)0(1,2,...,)nj jj nij j i j j j z c x a x b i m x j n x ===⎧==⎪⎪⎪≥=⎨⎪⎪⎪⎩∑∑为整数(部分或全部) 线性整数规划分为三类:如果所有变量都限制为整数,则称为纯整数规划;如果仅一部分变量限制为整数,则称为混合整数规划。
整数规划的一种特殊情形是0—1规划,它的变数仅限于0或1,0—1规划在整数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因为许多实际问题,例如指派问题、选地问题、送货问题都可归结为此类规划。
例:某公司计划在m 个地点建厂,可供选择的地点有A 1,A 2…A m ,他们的生产能力分别是a 1,a 2,…a m (假设生产同一产品)。
第i 个工厂的建设费用为f i (i =1.2…m), 又有n 个地点B 1,B 2, … B n 需要销售这种产品,其销量分别为b 1.b 2…b n 。
从工厂运往销地的单位运费为C ij 。
试决定应在哪些地方建厂,即满足各地需要,又使总建设费用和总运输费用最省?设: x ij 表示从工厂i 运往销地j 的运量(i=1.2…m 、j=1.2…n ),又设i 1A y =(1,2,...,)0A i i i m ⎧=⎨⎩在建厂不在建厂模型:1min mij ij i ii Z c x f y ==+∑∑∑11( 1.2) (j 1.2n)00 1 (i 1.2m j 1.2n)nij i i j mij j i ij i x a y i m x b x y ==⎧≤=⎪⎪⎪⎪≥=⎨⎪⎪≥===⎪⎪⎩∑∑为整数,或、进行规划求解,得出结果。
(5)盈亏平衡点法此法通过确定各地址产量的临界点,求出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某企业拟从三个备选场址中选择一个建立一所物流加工基地,成本情况如表4,试选定 最佳场所。
表4 场址成本a b c固定费用(元) 500000 可变费用(元/件) 100 60 40 解:设Q 为产量,三个场址的总成本分别为: C a =500000+100Q ,C b =1500000+6OQ ,C c = 2500000+4OQ 。
求出C a 与C b 交点Q ab ;C b 与C c 交点Q bc ;C a 与 C c 交点Q ac ;Q ab =25000件,Q bc =100000件,Q ac =33333件,由下图可见,当Q<Q ab =250000时,Q 场址成本最低,故选a 。
二、定性分析方法定性方法,通常也称“多准则决策”、“综合因素评价”,是将专家凭经验、专业知识作出的判断以数值形式表示。
根据选址时需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准则),通过综合的定性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且常常采用加权因素评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风险型方法、德尔菲法(Delphi)等评价方法对等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指标评价,从中选择相对最优方案。
(1)加权因素评分法此方法要考虑影响选址的各个因素,确定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给各因素打分来评价。
选址步骤为:a) 把影响选址的各因素罗列出来。
b) 确定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来确定。
c) 制定各因素的评价标准,不同等级赋以不同分数。
d) 给各方案的各影响因素评分。
e) 加权计算各方案的总分,总分越高地址越优。
(2)模糊综合评判法此法综合考虑客观因素(成本因素)和主观因素(非成本因素)对选址的影响,其选址步骤为:a) 选定因素并确定重要比重。
凡是与成本有关、可用货币表示的因素归为客观因素,其他的归为主观因素,设主观因素重要比重为0(0≤x ≤1),则客观因素重要比重为1-x 。
b) 计算客观度量值。
对每一可行选址方案,计算其客观度量值:1,11(1/)mni ijo i i i j i C C M C C -==⎡⎤==⎢⎥⎣⎦∑∑其中,C i :第i 选址方案的总成本;C ij :第i 选址方案的第j 项成本;M o ,i :第i 选址方案的客观度量值;m :客观因素的项数;n :选址方案的数目。
而,11mo i i M ==∑,,即第i 选址方案的所有客观因素的客观度量值之和等于1。
c) 确定主观评比值。
对每一项主观因素,将每一选址方案两两对比,较好的比重值定为1,较差的比重值定为0。
然后,将某方案的比重除以所有方案所得比重之和,求出某主观因素在某选址方案的主观评比值,即:1/nik ik iki S W W ==∑其中,S ik :第i 选址方案对比第K 因素的主观评比值;W ik :第i 选址在第K 因素中的比重;1nik i W =∑:第K 因素的总比重值。
d) 计算主观度量值。
确定各个主观因素的重要性指数,确定方法可用上述的两两比较法,然后把每一因素主观评比值与该因素的重要性指数相乘,再相加,得每一选址的主观度量值:,1()ms i k ik k M l S ==∑其中,M s ,i :第i 选址的主观度量值;S ik :第i 选址对第k 项主观因素的评价值;l k :第k 项目观因素的重要性指数;m :主观因素的项数。
e) 综合计算地址度量值:,,(1)i s i o i M xM x M =+-最后,选择度量值最大的地址为最优方案。
(3)风险型方法各备选场址都面临几种可能状态,已知各可能状态发生的概率,并已知各场址面临可能状态 时的收益值,则某一场址的期望收益值为:1ni ii E x W ==∑其中,x i :在第i 种状态时的收益值;W i :第i 种状态发生的概率;n :可能出现的状态数目。
分别算出各场址的期望收益值,大者为首选。
八、不确定型方法在风险型选址的条件中,如果不知道各种可能状态出现的概率,选址就变成了不确定型选择,根据选址者心理状态的不同,可有多种选择法。
a) 悲观法—小中取大原则这是用保守观点分析和决定问题,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总是抱悲观态度,为了保险起见,总是把事情的结果估计的很不利,在各种最坏的结果中找出一个好一点的方案。
决策者用一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最小的收益值作为这个方案的评价值,即方案d j ←评价值()min j ij if d u =然后根据每个方案的评价值去选择方案,即ij max ()max min u j ijf d =选择评价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b) 乐观法—大中取大原则决策者用一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最大的收益值作为这个方案的评价值,即 方案d j ←评价值()max j ij if d u =然后选最大评价值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即ij max ()max max u j jif d =选择最优方案。
c) 最小后悔值法—大中取小原则在各种自然状态下,以最大收益值减去其他收益值得到这自然状态下各方案的后悔值。
在i θ状态下,选择d j 方案的后悔值为max ij ij ij jr u u =-所有后悔值构成后悔值矩阵[]ij m n r ⨯。
在后悔值方法中,决策者用一个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最大的后悔值作为这个方案的评价值,即方案d j ←评价值()max j ij if d r =然后选择评价值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即根据ij min ()min max r j jif d =选择最优方案。
(4)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常用于预测工作,也可用于对设施选址进行定性分析,与其他专家法的区别在于:用“背对背”的判断代替“面对面”的会议,即采用函询的方式,依靠调查机构反复征求每个专家的意见,经过客观分析和多次征询,使各种不同意见逐步趋向一致。
德尔菲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a) 组成专家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