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 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 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讲授广播电视中各种节目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力求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兼顾,努力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先进的广播电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的职能、作用,树立正确的编导理念。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广播、影视作品的创作理论,同时还需要学生对媒体环境的变化、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更新与换代、传播途径与营销方式的转变等时代信息有所了解和掌握,所以要在课程中不断更新知识信息和系统,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同时,还
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后实践,以实践促理论,以实践作品参与赛事竞争,帮助学生了解目前广电行业发展特点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总体来说就是用理论指导艺术实践,以实践促理论学习,在尊重艺术一般规律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2.3教学方法
本课程授课主要采取课堂多媒体讲授、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示范性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图文并茂,易于视听传达,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外作业的训练以及优秀作品的讲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形成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求学生保证出勤,加强课堂交流和课外作业训练,注重优秀广播、电视、网络作品的搜集整理和观摩,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能够完成多部多类型广播、电视作品。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涵盖的知识体系
4.案例设计
本课程的案例设计原则体现为应用性、典型性、时代性、时效性等特点,最终培养学生实现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这一目标,并具备整体统筹以及独立完成广播电视艺术作品编导及创作的基本能力,并主要以权威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星频道、省级广播媒体等节目为主要案例,并结合部分网络流传度较高、质量上乘的作品作为典型案例;同时也会选择部分反面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讲授。

案例覆盖知识点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意与策划、不同节目类型节目制作主要特点以及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新形态等。

5.作业设计
针对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本门课程布置两次作业。

作业1:策划制作一部广播节目作品。

该作业只布置主题,要求全体同学在统一主题下可完成不同类型的广播节目形态,以主题作为引导,以个性和审美作为创作主要依据,既可以完成传统广播类型节目,也可以创意制作完成互联网传播声音作品。

通过该项作业实现对广播创意文本写作、采访、录音、剪辑合成、包装等环节的流程性认知,更可以完成对有声语言、音响、音乐的关系的独立思考,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体现对听众审美的判断。

作业2:创意制作完成一部电视节目。

该项作业不限定主题和形态,只需要遵循当前电视节目制作现状,思考创意一档电视节目完成对节目策划、文案写作、前期采访、拍摄、录制到后期剪辑、合成包装等的全流程节目制作的认识,并强化和熟练每位同学在节目制作中的岗位,明确职责分工,以仿真的形态完成对电视行业的认知和对艺术技术的掌握。

6.考核与成绩评定
6.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一览表
6.2 考核评价的标准
本门课采用的期末试卷开卷答题的考核方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规律和创新创意及实践能力。

试卷主要分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创意写作五大题型。

2018年8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