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违背合作原则产生的儿童笑话
摘要: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了三次演讲,提出了合作原则这一有关人类交际的总原则,但同时他又指出,在现实交际中人们并不都严格遵守该原则。
说话人有意无意地违背该准则,产生了各种会话含义,其中也生出了不少幽默笑话。
关键词:合作原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幽默
Abstract: Grice had given three lectures at the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67, set forth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at is a principl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but he also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not always observe this principle in communication. Innocently, speaker deviates from this principle, which will lead to variou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nd humor jokes.
Key words: cooperative principle Quality Maxim Quantity Maxim Relevant Maxim Manner Maxim
一,引言
幽默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生的智慧之花,它体现一个人的乐观积极的处世方式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幽默也可以说是日常交际的一种调节工具,可以活跃会话气氛,通过风趣的语言委婉地批评别人,还可以巧妙地为自己开脱尴尬局面等等。
其中,也因孩子的童真童趣而产生了不少的幽默笑话,下面将从违反合作原则来分析一下儿童的幽默笑话。
二,合作原则
格赖斯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了三次演讲。
他指出,为了保证会话等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合作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四个范畴: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从理论上讲,言语交际双方都试图遵守合作原则,尽力相互理解和配合,以保证会话顺利进行;但是由于谈话双方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智力高低以及特殊语境的影响,说话人可能会因为某种现实需要而违背某一原则。
当听话的一方察觉到对方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时,它会结合语境去推断说话人表面违反的意图,推出隐含意义。
热幽默往往会在这种意料不到的会话含义中产生。
三,下面简略地分析因违背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笑话的具体情况。
1,因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在日常交际行为中,质量准则显得尤为重要;但说话者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违反这一准则,向听话者传达了缺乏依据的信息或是不符合事实的话时,幽默就产生了。
有一天,两兄弟在睡觉。
弟弟对哥哥说:“哥,今天蚊子好多哦~”
哥哥说:“把灯关了,蚊子就看不到我们了。
”
后来弟弟真的把灯关了。
忽然间一只萤火虫飞了进来,弟弟很紧张的说:“哥,惨了!蚊子提着灯笼来找我们了……”。
质的原则要求说话人说话要根据真实情况,有根有据,故意夸张或说些没有依据的话会被视为是假话,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原则。
蚊子是不用眼睛来发现人类的,而是借助于它的触须和三双腿上的传感器发现人,在睡着时,人不断地呼出二氧化碳气,蚊子就慢慢地沿着这气味找来,它在人的头上嗡嗡地飞,是用它的近距离传感器测定人的汗水湿度、温度以及所含哪些成分,以便决定你是否是一个合适的攻击对象。
所以,蚊子提着灯笼来找那对兄弟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因此,违反了质量原则。
2,因违反“数量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违反数量准则有两种情况,交际的一方提供的信息不足或是信息过多,从而出现言外之意,出现语言偏差。
(1)信息量不足
如,小妹参加妈妈同事的聚会,妈妈上司问“小姑娘,你叫什么?”(问名字)小妹看了看菜谱说:“我叫羊肉拉面”(点菜)。
很明显,妈妈的同事是问小姑娘的名字,由于她少说了“名字”两个字,提供的信息量不足,造成了小妹妹没理解出她的意思,所以回答出来的话让人捧腹大笑。
(2)信息量过多
一位老师带小朋友到养鸡场参观。
当他们走进孵化器时,刚好一只小鸡破壳而出。
“看见一个小生命从蛋壳里面出来,是不是很奇妙啊?”老师说。
“是的,老师,”一个男生说,“可是,如果我们知道它是怎样事先钻近蛋壳的那就更奇妙了。
”
老师问同学们:“是不是很奇妙啊”。
同学们回答“是的”就可以了,可是后面加上“如果我们知道它是怎样事先钻近蛋壳的那就更奇妙了”这一多出的信息,表现出这孩子的天真可爱,也因他的天真可爱让人轻松一笑。
3,违反“关系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关系准则要求说话要有关联性,双方所提供的信息要与交际主题相关联,才能把话题继续下去,但人们有时会故意违反,说些不相关的话,看似怪,实际上有含义在里面。
儿子今年上一年级,一次,妈妈和儿子讨论每个人的缺点。
妈妈说了些自己的缺点,然后问儿子“你有什么缺点呢?”
他想了一会,说:妈妈说我就是有点儿缺钙。
妈妈问的是缺点,而儿子回答“缺钙”,显然答案跟妈妈问的问题想要的答案毫无关系。
虽然答案不符合实际逻辑,但是却体现一种儿童天真的逻辑细微,所以产生了幽默效果。
4,违反“方式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方式准则是指说话人的说话方式,说话者表达要清晰,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要简练有序。
(1)如,舅舅来家里做客,小文却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动物园看猴子”。
妈妈立即怒骂道:“看什么猴子?你舅舅在这,你还去什么动物园?”
舅舅来小文家里做客,妈妈想好好在家里招待舅舅,不想带小文去动物园,但妈妈的这番话产生了歧义,别人听了,会认为妈妈说舅舅是猴子。
所以闹出了这种尴尬的笑话。
(2)再如,六岁的儿子:“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北极探险家。
”爸爸:“好啊,爸爸支持你。
”
孩子:“可是我想现在开始训练自己。
”爸爸:“怎么个训练法?”孩子:“我每天吃一个冰欺凌。
”
孩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吃冰淇林,如果他直接跟他爸爸说,他想吃冰淇林,爸爸是不会答应他的请求的,他用委婉地方式先表达他的梦想并让父亲同意他的想法,在提出他要吃冰淇林的请求。
这孩子很调皮也很机灵,为了达到目的说了些冗长无序的话语,违反了方式准则的说话要简明。
四,结论
幽默笑话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它以其简练的语言形式,恰到好处的各种修辞,反应生活中的乐趣和智慧,给我们带来了欢笑和启迪,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来解释幽默笑话的产生。
通过可以违反合作原则,可以是语言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
幽默的理解从根本上也是一个语用问题,对幽默进行语用学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增强语言幽默感,更好地体会幽默的韵味,提高我们欣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文学界•人文》2010年第四期张继媛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四期临艳华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年第五期万荣光黄朝衡
《读与写杂志》第七卷第六期廖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