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八
《三国演义》(101-120回)
一、填空题
1 •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孔明,司马懿见孔明端坐在上,吓退。
后待蜀兵退入谷中,哀声震天。
司马懿大叹不如孔明。
蜀中人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孔明故意把____________ 让魏劫去,又教兵士多次被俘,以示无备,赚__________ 出战,诱入上方谷中,雷炸火烧。
3 •魏主曹睿托孤,司马懿、 __________ 共扶年仅八岁的曹芳登位。
4. ________________ 姜维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粮诱杀了徐质,又于铁笼山围住了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拜
泉,得到甘泉。
5•司马昭以大局为重,愿招降_________ ,此举致______ 城内人心已变。
王基欲劝
降_____ ,但其不愿,为乱军所杀,吴军大半降魏。
姜维乘魏国内乱之机, _________________ 。
6•司马昭与贾充合谋杀掉________ ,另立_______ 为帝。
姜维借_______ 之名兴师问罪,_________ 。
7 •司马昭听说蜀主昏庸,姜维避祸在沓中 ___________ ,便派_____ 和_各起大军,
浩浩荡荡杀奔蜀国。
二、判断题
1 •孔明料事如神,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咐他魏延反时打开,那时自有斩杀魏延的人。
后来魏延反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马超应声而出斩杀了他。
()
2•蜀兵自乱阵脚大败。
在逃离过程中,姜维用郭淮的箭射死了郭淮。
而曹芳欲谋
害司马师,结果被司马师先发现,图谋者皆被害。
()
3 •司马懿是曹魏集团后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秉政。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死后,司马昭逼魏主禅让,国号大晋。
()4•曹爽威权甚重,众人劝其不宜太过张扬,曹爽不从。
曹爽派何晏试探司马懿,
司马懿故意装病,曹爽误以为司马懿将亡。
()5•孙亮见诸葛恪独揽大权,心中不悦,设计欲杀害之。
诸葛恪兵败回朝,托病居
家,在家竟出现灵异事件。
()6•姜维揭穿后主听信小人之言,后主令姜维再回汉中,伺机伐魏。
贾充告诉司马昭天子怀疑司马昭,并作诗《潜龙诗》暗指司马昭欲反。
司马昭大怒回朝。
()
7.司马懿祭拜诸葛亮之墓,是来源于古人对神灵、先贤的景仰。
而他后来竖起“保
国安民”的大旗,也加速了平定蜀国的战争进程。
()&姜维斗阵大破魏军,魏将邓艾派襄阳人党均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贿赂黄皓,并散布流言,说姜维怨恨天子,不久将要降魏,黄皓向后主进谗言,后主就派人连夜召回姜维,魏兵得以解脱。
()9•邓艾到定军山,武侯魂降临,称汉虽衰却不可害两川生灵,遂其到汉中秋毫无犯。
姜维大败,退奔剑阁。
()10・胡渊、胡烈不肯从钟会谋反。
钟会听从姜维之言,欲斩杀魏将。
结果在混乱之际,钟
会被箭射死,姜维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
而钟会欲报当日之仇,斩了邓艾父子。
()
三、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 孔明发誓六出祁山,剿灭汉贼,鞠躬尽谇,死而后已。
孔明星夜至汉中,闻张苞亡,放声大哭。
司马懿夜观天象,请旨伐蜀,称孔明逆天而行。
B. 孔明复出祁山,设计欲虚攻北原。
司马懿荐夏侯渊四子为先锋,行军司马,又令郭淮,孙礼总督西兵马,于北原下寨,不予出战。
C. 孔明虚攻北原,暗取渭滨,司马懿识破而用兵,蜀兵大败。
费祎出使东吴,孙权认为魏延此人有反骨。
孔明得知后大赞孙权。
D. 司马懿派郑文诈降孔明,被孔明识破,魏兵劫寨大败。
E. 孔明在上方谷(葫芦谷)作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司马懿派人劫了三五匹过来。
司马懿依样制造,搬运粮草,被孔明派王平等人所劫。
郭淮引兵来救,却不敌蜀兵。
2.下列各项中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 魏延和杨仪分别秦明后主,言对方背反。
吴太后认为孔明知晓魏延脑有反骨。
于是后主知魏延反,派董允好言抚慰。
B. 马岱假意愿意助魏延取西川,魏延中计。
姜维、杨仪按孔明锦囊妙计行事,马岱斩杀魏延。
C. 杨仪扶孔明棺入成都,自缚请罪。
后主不计前嫌。
东吴全琮引兵屯于巴丘,杨仪奏请王平、张嶷二人屯于永安。
D. 宗预自告奋勇,入吴游说。
孙权承诺不负前盟。
杨仪自恃功高,与蒋琬不和,口出不逊之言,蒋琬将此言具告后主。
后主将其贬为庶人。
E. 曹叡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怨声不绝,又欲长生不老,派马钧赴长安拆取柏梁台上之铜人、承露盘,众官上表谏诤不听。
3.下列各项中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 陈泰与邓艾交谈,大赞其料敌如神。
姜维分析战况,认为此番可胜。
不顾张翼之言,执意出兵。
B. 陈泰见蜀兵连日不来搦战,心中大疑,部署军队以敌姜维。
姜维中计大败。
姜维照孔明当初街亭旧例,上表自贬为后将军。
C. 司马昭手掌大权,一直有逆反之意,心腹之人贾充前去试探诸葛诞。
不料诸葛诞忠肝义胆,司马昭大怒。
D. 诸葛诞大怒乐綝身为乐进之子居然反魏,杀死乐綝。
诸葛诞送其子诸葛靓去东吴为质求援。
E. 孙峻病亡。
孙綝辅政,见诸葛诞送质子来,发兵伐魏。
司马昭大怒,启奏太后,出兵讨伐诸葛诞。
4.下列各项中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 后主听闻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
谯周劝后主投降。
刘谌大骂谯周贪生怕死。
后主怕死,大骂刘谌,不听刘谌之见。
B. 后主令谯周作降书至雒城请降,邓艾重待降使。
后主来日出降。
刘谌闻知,怒气冲天,割妻并三子头至昭烈庙中,大哭,眼出血自刎。
C. 魏兵大至,后主自缚出城投降,邓艾亲解其缚。
邓艾欲斩谯周,谯周以金宝贿赂邓艾左右保命。
D. 姜维得知后主已降大惊大怒。
姜维诈降钟会,钟会与姜维结为兄弟,照旧令其领兵。
姜维离间钟会与邓艾的关系。
E. 司马昭疑邓艾后,封钟会以监邓艾;又假计邓艾实防钟会,与邓艾出师长安。
四、简答题
1.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2.诸葛亮计杀魏延
3.二士争功
4.乐不思蜀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练习十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2.木牛流马司马懿
3.曹爽
4.木牛流马司马昭司马昭
5.文鸯寿春于诠五伐中原
6.曹髦曹奂司马昭弑君七伐中原
7.屯田邓艾钟会
二、判断题:
1. 错。
马超应为马岱
2. 对。
3. 错。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建立晋。
4. 错。
派李胜试探司马懿
5. 对
6. 对
7. 错。
司马懿应为钟会
8. 对
9. 错。
钟会到定军山
10. 错。
田续欲报当日之仇
三、选择题:
1. AE。
A “闻关兴亡”E “司马懿引兵来救”
2. CD。
C “蒋琬奏请王平”D “费祎将此言具告”
3. AB。
A “不顾夏侯霸之言”B “邓艾见蜀兵连日”
4. CE。
C“邓艾欲斩黄皓,黄皓以” ,E “与曹奂出师长安”
四、简答题:
1.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1 分)。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1 分)。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羽扇纶巾( 1 分)。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1 分)。
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1 分)。
2. 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1 分),而“无大将”的蜀国已经没有人是魏延的对手,于是对马岱授予密计( 1 分)。
孔明死后,魏延果然造反,并且拉马岱入伙( 1 分)。
马岱假意迎合,骗取了魏延的信任后( 1 分),等到一个机会将魏延斩落( 1 分)。
3. 司马昭遣钟会、邓艾分路伐蜀(1 分)。
钟会取了汉中(1 分);邓艾偷渡阴平,取
了成都( 1 分)。
灭蜀后,钟、邓争功( 1 分),姜维从中用计,钟、邓二人相继被杀( 1 分)。
4. 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1 分)。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
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1 分),刘禅的旧臣都非常难过落泪( 1 分),只有刘禅嬉笑自若( 1 分),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地,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