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特色

试论茅盾《子夜》的语言特色


这是傍晚时分上海外滩一带的景物描写,我们从四 个方面来分析它的语言特点: (1)多用形容词性修饰成分,几乎对所提到的每一事物 都进行了细致地描绘,如:软风、浊水、暮霭、薄雾、 高耸的钢架、碧绿的火花、怪兽、异常庞大的霓虹灯 电管广告、赤光、绿焰。 (2)多用叠音词,加强了语言的描绘性,且增添了作品 的音乐美感。如:刚刚、一阵一阵、痒痒、轻轻、悄悄、 高高、时时。
(二)兼收并蓄,融合生辉
《子夜》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作者除 采用大量口语外,还巧用文言词句和吸收 外语成分,使小说融合生辉。
1.语言口语化,地域色彩浓
(1)口语
‚也许不要紧,可是,可是,风色不对。我们还没有布告减工 钱,可是,工人们已经知道了。她们,她们,今天从早上起,就 有点——有点怠工的样子,我特来请示——怎么办。‛ ‚又,又,又出事了!‛
第一句是账房先生莫干丞向吴荪甫汇报请示。作者 刻意捕捉‚也许‛‚可是‛‚还‛‚已经‛‚有点‛等 口语词加强申辩、婉转的意思,仔细描摹了惶急、讨好 的重复和停顿,把奴才向主子报警时的窘态展露无遗。 第二句是莫干丞向屠维岳报告工人罢工之了他的胆小怕 事。
(2)惯用语
‚你不要慌!我同女人是规规矩矩的,不楷油,不吃豆腐!‛
(2)《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枯萎的白玫瑰(书中三次 提到) 第一次:‚这是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这 书揭开的页面是一朵枯姜的白玫瑰!‛(象征的是‚幻 灭的爱情‛)
第二次:‚两件东西从她身旁滚落到沙发前的地毯上: 一本破烂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 花。‛(象征的是‚为情爱所困扰的人‛) 第三次:‚她那膝头的书就掉在地上,书中间又飞出 一朵干枯了的白玫瑰。‛(象征的是‚一个人的理想 迟早总要失败!‛)
在中文里适当穿插一些洋文,既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 半殖民地化的时代特征,又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还 使行文活泼有趣,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
(2)借用欧化语法
‚他用了又快又清晰各个字像铁块似的声调说道‛(定语扩展) ‚但是吴荪甫眼睛里的火——那是乐观的火,要和老赵积极奋 斗的火,已经引燃到孙吉人的眼睛。‛(注释性成分) “云飞轮船快到了么?‛紫酱脸的人傲然问,声音宏亮而清晰。 (说话人的动作和所说的话顺序颠倒,表强调)
这几个用文言写就的公文无不反映了语言的时代风 格,也足以体现作者运用语言得心应手、周详到位的 能力。
3.妙融外语,活泼幽默
(1)直书外语或音译
‚站在吴老太爷面前的穿苹果绿色GraFton一轻缩的女郎兀 自笑嘻嘻地说。‛(一种名贵的外国纱)
‚……霓虹电管广告,射出大一样的赤光和青麟似得绿焰: Light,Heat,Power!‛(英语:光,热,力) ‚不要紧,明天再去一次Beaut Parlour……‛(英语:美容馆) ‚口果我赢了呢?我可不愿意Kiss一你那样的鬼脸!‛(英语:亲 吻)
‚冲厂!冲厂呀!先冲‘新厂’呀!‛ ‚总罢工呀!我们要自己的工会呀!‛ 女工们像雷似的,像狂风似的,扫过了马路,直冲到吴荪甫 的‚新厂‛……全闸北形势紧张,马路旁加了双岗!(例1) ……无数女工拥上前来,挡住了去路。……把厂门前的马路 挤断了交通,把吴荪甫连那汽车包围得一动也不能动。车里的吴 荪甫卜卜地心跳。( 例2 )
他的老眼闪闪的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 唇簌簌的抖着。(复句中的正句和偏句倒置,突出正句内容)
欧化语法可以制造一些异国气氛,可以帮助刻画 人物的性格和心态,还可以使语言结构紧凑严密、内 容突出达意。从一定意义上讲,欧化白话文改造了汉 语,促使汉语精细化、明确化,扩大了汉语的表现力。
(三)叙述细腻,逼真传神
(2)出现文言公文
作品中仅有的几个公文,均用文言写成。例如:
这是一个电报,很简单的几个字:‚四乡农民不稳,镇上兵 力单薄,危在旦夕,如多应急之处,乞速电复。费巧。‛( 例1)
他抓起笔来,再写一个字条: 本厂此次减薪,.事在必行;一侯丝价稍有起色,自当仍照原 定工薪发付,望全体人即日安心上工,切勿误听奸言,自干未 便。须知本厂长对于工会中派别纠纷,容忍已久,若再倾扎不 已,助长工潮,本厂长惟有取断然措置! 此布( 例2)
作者带着满腔热情通过对几个‚冲厂‛生动 场面的细致描写,显示了工人群众在罢工斗争中 的强势:‚冲厂!冲厂呀!先冲‘新厂’呀!‛,还 显示了工人们冲厂的巨大威力:‚像潮水一般 涌‛‚像雷似的,像狂风似的,扫过路‛‚拥上 前来‛‚挡住去路‛‚挤断了交通‛‚包围‛。 这些都大长了工人阶级的志气,大灭了资本家吴 荪甫的威风‚卜卜的心跳‛,也写出了工贼、走 狗们的丑恶嘴脸。
(3)注重动词的锤炼,使寻常词语艺术化。如:第三 句中的‚幻‛字就用得十分准确而且传神。苏州河 的水是污浊的,但在傍晚太阳余辉的映照下便感觉 变成了金绿色,但这只是人的幻觉而己。再如第六 句中的‚挟‛字把暮霭薄雾浑然一体的状态写活了, 给人一种漂浮缭绕的立体动态感。还有‚蹲‛‚射‛ 也用得很生动。 (4)运用比喻、比拟等富有形象性的修辞格。 如:‚炒豆似的铜鼓声‛、‚暮霭挟着薄雾‛、‚浦 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螟色中,闪着千百只 小眼睛似的灯火‛、‚火一样的赤光和青嶙似的绿 焰‛。上述四个方面使整段文字细腻而绚烂多姿。
‚他像一只正待攫噬的猛兽似的坐在写字桌前的轮椅里,眼光霍霍地四 射。‛
‚ 在社会上,在家庭中,他必须就是一个威严神圣的化身!‛
可以看出作品对吴荪甫的刻画主要是 从吴荪甫的脸色、脸上的疤、眼光、神态 等的变化来描写的。例如:‚像发疯的老 虎‛、‚像一只正要攫食的狮子‛、‚像 一个大将军‛、‚像一只正待攫噬的猛 兽‛、‚一个威严神圣的化身‛等这一系 列的比喻,把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吴 荪甫描写得淋漓尽致。
‚并不是我们拆三先生的烂污,实在是钱葆生他们假公济私。‛
“拆烂污”,吴方言惯用语,比喻做事马虎,不负 责任,造成差错或事故;也指做有损于人的事。
这些口语、惯用语通俗简洁,表达准确, 而且体现了鲜明的上海地域风俗色彩。
2. 巧用古语,讽刺性强
(1)出现文言词句
‚他的非正式的小老婆和他的儿媳中间的纠纷,他却永远不 能解决,并且只能付之不闻不问。‛
5.人物勾画
‚ 酱紫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
‚他脸上的紫庖,一个一个都冒出热气来。这一阵过后,他猛的跳起来, 像发疯的老虎似的咆哮着……‛
‚吴荪甫早已跳起来,像一只正要攫食的狮子似的踱了几步‛ ‚他的尖利的眼光霍霍四射,在少奶奶的脸上来回了好几次:是可怖的撕 碎了人心似的眼光。‛ ‚像一个大将军讲述出生入死的主力战的经历似的,他兴奋到几乎滴下眼 泪。‛ ‚他的脸色忽然完全灰白,他的眼光就像会吃人似的。‛
(四)蕴藉隽永,启人深思
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和手法表现作品的 写作意图和社会意义,使我们对三十年代中国社会 的真实面貌和本质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地认识。
1.象征
(1)标题《子夜》 子夜:即半夜子时(深夜11时—1时),此时正是黎明前 最黑暗的时候,正如屠维岳所说的‚天亮之前有一个 时候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 一是《子夜》通过吴荪甫一伙冒险失败而最终买 办化的过程,象征地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 侵略下的悲剧命运:‚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 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更加殖民地化了‛, 二是从时间上看,‚子夜‛象征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命运,也暗示着黑暗过去会有光明。
‚揩油‛,占便宜的意思。‚吃豆腐‛,喻指戏 谑、调情、寻开心,一般指男性调戏女性。这句话 活现了屠维岳机警干练又阴险卑劣的伪善的走狗嘴 脸。
我们好姐妹墙的根基,这里喻指施行破 坏手段,使事情不能顺利进展。该词形象地揭露出 资产阶级走狗内部的激烈矛盾。‚拆……壁脚‛是 惯用语的变格形式,展现了刘玉英的善于应付和有 心计。
3.情节叙述
“吴荪甫闷闷地松一口气,就吩咐侍者拿白兰地,发狠似的 接连呷了几口。他夹在三条火线中,这是事实;而他既已纹尽心 力去对付,也是事实;在胜负未决定的时候去悬想胜后如何进攻 罢,那就不免太玄空,去筹划败后如何退守,或准备反攻罢, 他目前的,二倩又不许,况且还没知道究竟败到如何程度,则 将来的计画也觉无从下手;因此他现在只能姑且喝几口酒。他的 心情有些像待决的囚犯了。”
2.心理刻画
例如林佩瑶:
“珊?珊能够代替我么?——不能么?她心里有什么人罢?唆,我 的痴心!——听说陇海线上炮火厉害,打死了也就完了!完了!—— 可是,可是,他不说就要回上海么?呵!我怕见他!呵,呵,饶怒了 我罢,放开我罢!让我躲到什么地方去罢!”
103个字,5个疑问句,7个感叹句,3个破折号,构 成了林佩瑶的这段自言自语。这是其双重性精神生活最 精彩的描写,作者层层剥皮似的揭到她矛盾内心的最深 处。疑问感叹的语气和紧凑有力的短句体现了人物思绪 的瞬息万变:因爱恋并情痴于雷参谋,想以妹妹做替身, 可又疑云愁结,后来又生绝情之念,这种内心的极端痛 苦实在难以排解,谁人能知?

(一)对话工妙,个性鲜明
《子夜》描写的人物达七十人之多,但各 不相同,人物语言个性化是《子夜》最突出的 语言特点。主要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对话表现 出来的,如吴荪甫语多专横尖刻强硬;屠维岳 谈吐舒缓自如,话中带刺;曾沧海色厉内茬, 费小胡子圆滑世故;范博文出语多半消极颓唐; 刘玉英风骚狡猾…
以下几段对话是吴荪甫三番两次地规劝杜竹斋与之合伙投 资公债市场。
作者在小说创作中追求细腻,善用繁笔。 《子夜》描写环境、刻画心理、叙述情节、 描述场面和勾画人物等叙述语言是精细传神 的。
1.环境描写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 怪痒痒的。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悄 悄地,向西流去。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 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 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 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暮 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 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 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 的怪兽,蹲在唤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 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 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 青嶙似的绿焰:Light, Heat, Power!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