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东北旅游大区

第三章 东北旅游大区

第三章东北旅游大区——关东文化、临海雪原旅游大区第一节旅游地理环境概况东北旅游大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习称关东,俗称东北。

土地总面积78.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2%,人口10715.4万人,占全国的8.4%,2010年GDP总量33367.72万亿元,占全国的8.38%。

本区以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和茫茫林海为特色,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民族文化使人文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加上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发达的经济,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自然地理条件(一)气候: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北三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湿而短促。

冬季直接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1月平均气温-31至-15℃,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52.3℃(漠河1969年2月13日,成为“中国寒极”)。

7月为18-23℃,无霜期仅3-4个月,年平均降水量300-700毫米。

正是这种湿冷的气候形成了本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二)地势地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盆地形式本区地貌类型多样,该区外围的东、北、南为江、河、湖、海所环绕。

内侧分别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环绕,包围着东北大平原,因此形成一个山环水绕的盆地形式。

大部分山地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二、社会经济条件(一)经济发达:老工业基地与农业优势区该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雄厚的科教人力资源等优势,是一片极具潜力富饶之地。

工业经济: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我国做出很大贡献,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等“基础性技术群体”的优势和产业实力,而这些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

钢铁工业产量占全国1/3,鞍山号称“钢都”、本溪是“铁城”、抚顺是“煤矿”、大庆“油田”。

农业经济:东北农业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昔日的“北大荒”已成为今日的“粮仓”。

东北的经济作物为春麦、大豆、马铃薯、玉米、甜菜、高梁。

东北拥有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吉林黄金玉米带,其中长春平原(东北中部平原)被誉为“黑土地之乡”。

“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即说明了当地的农作物分布现象。

(二)交通体系: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东北三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

现已形成由水陆空立体交通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全区共有铁路线70多条,总长约1.4万千米。

京沈铁路和京通铁路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干线。

内河运输以黑龙江和松花江的航运为主,海上运输以大连和营口为重要港口。

航空运输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

三、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一)壮阔的北国林海雪原在气候的影响下,本区有着大面积郁郁葱葱的针叶林和温带混交林,以及繁茂的草甸草原,加之地理位置偏高,积雪深厚且日期长,因此常以“林海雪原”来概括本区的自然景色。

冰雪旅游资源:是本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也是对广大旅游者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

东北大部分地区坡度和缓、雪盖稳定、雪被质量好,冰层厚达2米,是开展冰雪运动、冰雪观光及稳冬猎活动的绝佳场所。

此外本区树挂、冰雕、冰灯等冰雪奇观更独具魅力。

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区森林覆盖率达39%,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沙冷杉、枫桦、水曲柳等。

东北虎、紫貂、熊、梅花鹿、狐等珍稀动物就活动其中。

人参、貂皮、鹿茸被称为“东北三宝”。

此外这里还栖息着丹顶鹤、野天鹅等珍贵禽类。

东北已建成茂名的长白山、扎龙、蛇岛等十多处自然保护区。

(二)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辽宁南部濒临黄海、渤海,海岸线绵延2100多公里,山、海、岛、礁、海滩浑然天成,形成各种特色的海滨景观。

现已在大连、丹东、锦州、营、盘锦、葫芦岛等城市开辟多处集休闲、度假、娱乐、赏景于一体的理想避暑胜地。

(三)奇特的火山熔岩景观本区位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火山地震在地质历史时期极为频繁。

全区现有火山堆230多座,占全国总数的30%,是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区域,其中以五大连池最为著名,堪称“火山天然博物馆”,而本区的“地下森林”更是罕见的世界奇观。

由于火山作用而形成的山水风光,如长白山天池和瀑布、五大连池、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阿尔山火山口湖等,与其他自然风景相比均有其独特之处。

(四)灿烂的民俗文化风情本区农耕与渔猎文化交织而成一幅独具关东文化特色的生活画面。

其中“二人转”作为一种自娱性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机动灵活、活泼风趣的特点,充分体现关东农民直率、豪爽的性格。

鄂伦春、鄂温克两民族吃兽肉、穿兽皮、乘驯雇鹿拉的雪橇,生活充满了山野气息。

生活在乌苏里江的赫哲族则是我国唯一靠打鱼为生、使用狗拉爬犁的民族,他们的叉鱼技术举世罕见。

本区上至春秋、下及清代的历史古迹皆有,但以清代遗迹数量众多、保存最完整,且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也较高。

著名的古迹有沈阳故宫和关外三陵。

此外本区还有著名的明代古城——宁远卫城、兴城城墙、辽阳白塔等历史古迹。

第二节黑龙江旅游亚区旅游业发展概况——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一、概述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

省会哈尔滨。

黑龙江省属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冬季漫长,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4℃之间。

二、旅游业主要发展概况(一)旅游资源总体概况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把黑龙江旅游形象定位为:黑龙江—中国旅游COOL(酷)省。

这是黑龙江凉爽怡人的气候,独特神奇的生态旅游资源,时尚浪漫的旅游产品和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的高度概括。

具体解读为:“黑龙江——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

黑龙江是中国火山遗迹较多的省区之一,火山活动为其创造了著名的旅游资源,如五大连池市的五大连池、温泉及熔岩地貌,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熔岩隧道等。

连绵的山地和广阔的沼泽地是动植物资源宝库,全省野生动物共47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兽类有东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种,鸟类有丹顶鹤、大鸨、白獾、中华秋沙鸭等12种。

(二)旅游产业发展概况黑龙江省现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家(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镜泊湖风景旅游区、五大连池风景区)、4A级旅游景区33家(例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伊春美溪回龙湾国家森林公园等);5S级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新濠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滑雪场、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基地、哈尔滨吉华长寿山滑雪场)2010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587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83.4亿元,增长35.9%。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701.6万人次,增长44.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31.6亿元,增长37.2%;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72.4万人次,增长21.0%,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6亿美元,增长19.4%。

(三)十大旅游版块“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规划了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奋斗目标,其中提出了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总体思路,创新性地制定了全国首个以开发区模式和思路制定的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

1、哈尔滨冰城夏都旅游区哈尔滨冰城夏都旅游区,以“冰城夏都•滑雪天堂”为主题形象,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开发建设了太阳岛雪博会、冰雪大世界等产品,夏季开发湿地旅游等重点旅游产品,同时建设夏季旅游度假产品,建设了亚布力、横头山旅游名镇。

2、五大连池旅游度假区五大连池旅游度假区,以“火山矿泉•地质奇观”为形象,建设了五大连池旅游名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建设度假旅游、火山科考观光、矿泉康体疗养、会展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康体疗养旅游目的地。

3、镜泊湖渤海国旅游集合区镜泊湖渤海国旅游集合区,以“镜泊胜境•林海雪原”为主题形象,建设了镜泊湖旅游名镇,形成了集避暑度假、休闲观光、边贸旅游、文化体验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4、小兴安岭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区小兴安岭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区,以“林都伊春•国家公园”为主题形象,建设集森林避暑、养生度假、界江旅游、漂流体验、狩猎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兴安石林景区是国家公园,建设了汤旺河旅游名镇。

5、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以“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为主题形象,建设国内一流的休闲观光度假目的地,树立“南有博鳌,北有北极村”的品牌形象,建设了圣诞老人村、高档次的接待中心,建设了神州北极旅游名镇。

6、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区扎龙湿地生态旅游区,以“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为主题形象,建设集湿地观光、生态休闲、文化风情体验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7、兴凯湖旅游度假集合区兴凯湖旅游度假集合区,以“生态边境江湖•养生度假胜地”为集合区主题形象,建设东北亚著名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了兴凯湖旅游名镇。

8、大庆温泉旅游度假区大庆温泉旅游度假区,以“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为度假区主题形象,建设东北亚著名温泉旅游度假目的地,开发了北国温泉连环湖旅游名镇城旅游区,特色鲜明,填补了我省温泉旅游的空白。

9、抚远华夏东极旅游区抚远华夏东极旅游区,以“华夏东极神秘之旅”为主题形象,重点建设黑瞎子岛旅游名镇,建设黑瞎子岛回归点、农业生态园、游客服务中心、东极太阳广场、东级塔、湿地观光、俄罗斯兵营等旅游景区。

10、鹤岗黑龙江界江旅游集合区鹤岗黑龙江界江旅游集合区,以“中俄界江之都,龙江文明之源,生态人文鹤岗”为主题定位,重点建设豪华游轮、快艇等水上交通工具游龙江三峡,建设了名山旅游名镇打造游一江春水,揽两国风光的界江旅游知名品牌。

(四)主要旅游区概况1. 镜泊湖北国明珠——镜泊湖,座落在牡丹江市境南94公里处的群山峻岭间,是约一万年前经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牡丹江河道而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湖泊。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2011年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

2. 五大连池五大连池是第四世纪火山活动给人类留下的一片珍贵遗产,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典型的新老期火山地质地貌,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

五大连池因火山的熔岩堵塞河道而形成5个波光粼粼的湖泊,与14座宁静的火山交相辉映。

由于火山活动这里的地下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药泉山的泉水,对多种常见疾病具有显著疗效,民间应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享有“神泉圣水”的美誉,和法国的维希矿泉、俄罗斯外高加索矿泉并称“世界三大冷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