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在文化上思想体系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名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答:两对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主要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次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答: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
占的比重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
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
劳动生产率低。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5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么?答: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6.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
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7.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三类代表
答:1.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如: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如:毛泽东,周恩来。
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如:董必武。
8.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
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0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的三种建国方案是什么?
答: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二论述题。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
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特权思想膨胀。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偏师北伐,犯兵家大忌。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教训: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的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 试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1.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
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什么?
⒈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⒊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⒋为世界和平,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答:1.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人民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
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
民族团结,社会政局趋向稳定,各族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三材料分析。
1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和历史地位答:<<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建立耕者有其田,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历史地位:《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内容:
1.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
2.在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发展近
代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事业。
奖励创造发明,给予发明专利权。
3.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新办学校
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4.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平等
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历史地位:《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2.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对其产生的影响。
背景:国内:抗日战争结束后,由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国际:由于国际上苏联、美国等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实现和平建国。
因此,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同中共进行
和平谈判。
过程:1945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毛泽东于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于国民党当局进
行谈判。
结果: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既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影响: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
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同时,也表现了中共争
取和平建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