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散文诗两首》PPT课件

4《散文诗两首》PPT课件


再见
3、我是怎样一个孩子,妈妈是怎样的一个妈妈?
活泼、可爱、顽皮、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天真、但又体贴, 的 关心母亲 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慈 爱 的妈妈。
解决问题:
3、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种有特别 意义的花,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花具有 一定的特别意义
玫瑰: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 郁金香: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康乃馨: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牡丹:圆满、浓情、富贵 菊花:清净、高洁、真情
☆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 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主旨:表现母子情深,孩子对母亲的喜爱、 亲昵。
☆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
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母亲啊,你是_____,我是_____, ______除了你,________。 母亲,你是_____,我是_____,_ ______除了你_______。
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心灵枯涸时,除了你, 谁是为我送来滋润的源泉。
☆小结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是因为他高大、挺拔
;而母爱则是一条小河,一片大海,她温柔、清


xiù

读 准 字 音

dǎo

yǎn



péng

bàn

mù yù


花瓣沐 浴Fra bibliotek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嗅( xiù ) 闻:(气味) 花瓣( bàn )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而且还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
对母亲的回报是无私的

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 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 的心脾)。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 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④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澈、博大、源远而流长。孟郊在《游子吟》中写 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 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 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
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
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 ,从点点滴滴做起。
作 业
1、搜集积累表达母爱歌颂母亲的 诗歌、名言等。 2、探究两首诗的异同点。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对 父母的爱付诸行动。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
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 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 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本文写“我”与母亲的几次嬉戏?各是什么 内容? 三次: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美读指导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贵港市覃塘区蒙公一中
韦群珍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 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 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 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 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
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的妈妈。
活泼、可爱、顽皮、撒娇、天真、善良 慈爱、善良、虔诚、勤劳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 花?
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
来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是
母爱的光彩,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
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合作探究
再而三地不想让妈妈知道?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
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
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瞒着妈妈。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 写起?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 莲? 由自家院子的莲花引出九年前看到的 红莲,引入自然。 闲谈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做三蒂 莲,为下文的以花喻人蓄势。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 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 的呢?
细读课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课后探究:
1、诗中的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孩 子对妈妈怎样的情感?他为什么会想 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表现儿童喜欢嬉戏的心理,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因为金色花的树枝、花瓣 花香、树影,可以和妈妈的所有日常活动接触, 无时不在提醒她注意“我”。金色花的圣洁也可 以代表孩子的纯真。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 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 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 亲)的爱。 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 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 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 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 正当我无法可想时,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了下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 如母亲呵护着儿女一般。此情此景,触动了作者, 于是产生了联想,我是雨打风吹下的荷花,而母 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写荷花是为了写 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又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温馨感 人。所以“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第四次
环境
红莲 心境
繁杂的雨声 雷声作了 大荷叶慢慢地 雨势并不减退 浓阴的天 雨愈下愈 倾侧了下来 勇敢慈怜的荷叶

开满 亭亭 左右攲斜
(白莲已经凋谢)
(雨肆意地下着)
上聚了些水珠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不宁的心绪 散尽
不摇动
烦闷
不适意
深深地受了 感动
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 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由荷叶护花联想到母亲对我的呵护, 心中充满了温馨和感动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 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舒适。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
豫不决。
欹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金 色
泰 戈 尔 ( 印 度 )

金色花
又译作: “瞻波伽”或 “占波”, 印度圣树, 木兰花属植物, 开金黄色碎 花。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 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 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 集》、《吉檀迦利》。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
《荷叶· 母亲》
冰心
自主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 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 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 本出发点。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 “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感悟探究 想回报妈妈 ①诗中“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 ,
象征着人生 路上的 风雨、坎坷、 磨难。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盖天 空下的荫蔽?
朗读,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 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仿写句子:
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 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蔽天空下的荫蔽。
课后探究:
2、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妈妈很长时间没见到孩子,不免有些着急,一见孩子 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 我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好事而高兴,还要 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