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课件

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课件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二、动设备的检查标准
1.1 检查工具 测振笔一支、测温笔一支、听棒一根、活扳手一支、 抹布若干。
1.2 检查内容 1.2.1 机泵运行压力、流量、温度等工艺参数。机泵 润滑油压力、温度、油位、油质等情况。 1.2.2 机泵轴承振动情况。 1.2.3 机泵轴承温度情况。 1.2.4 机泵冷却、封油、封气系统情况。 1.2.5 压力表、真空表、转速表、温度计、传感器、 测振探头、安全阀等附件情况。
Ⅰ级
Ⅱ级
Ⅲ级
0.28
0.28
0.45 0.71
0.45 0.71
A良好
A
A
1.12 1.8 2.8 4.5 7.1 11.2
1.12 1.8 2.8 4.5 7.1 11.2
B允许
B C较差
C
B C
18 28 45
18 28
D不允许
D
45
D
71
71
Ⅰ级:小型机械,15kw以下;
Ⅱ级:中型机械,15kw~75kw电机等;
三、润滑 5、设备润滑换油(脂)执行下列质量标准,凡符 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更换新油:
A、粘度变化范围超过标准的10~15% B、酸值超过标准的15~25% C、闪点变化范围超过标准的10~15% D、机械杂质含量高于0.1%或机械杂质含量虽 未超过 0.1%,但油中有较多的颗粒状杂质。 E、凝固点变化范围超过标准的10~15%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三、润滑 设备润滑“三级过滤”滤网应符合下列条件:
3)“三级过滤”用的滤网不得混用,不允许将 1~3级滤网倒装使用,各单位应将各类油品滤网 按级数编号。
4)当“三级过滤”滤网更新时需进行三级过滤而 滤网级数不全时,可用比规定级数高一档的滤 网,通常油站内应备齐三级过滤器具。
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润滑油不仅能起到润滑减磨
作用,而且还有增强密封的效果,使其在运转中不漏 气,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此外,润滑油还有减少振动和噪声的效能。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三、润滑 2、设备润滑的相关规定
关于五定的要求: 定人:每台设备的润滑点都有固定的加油负责人; 定点:按五定指示中规定的设备润滑部位注油; 定质:按规定的润滑油(脂)品种、牌号注油; 定量:按五定指示表中规定的注油量注油; 定时:即按五定指示表中规定的时间定时加注、定 (箱)、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二、动设备的检查标准 1.3.2.4 油杯、油标、安全护罩、阀门手轮及盘车机 构等附件完好。 1.3.2.5 油标清晰、油位正常。 1.3.2.6 基础、基座坚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连接 螺栓应满扣、齐整、紧固。 1.3.2.7 机体排污、放水管线畅通,阀门齐全好用。 1.3.2.8 往复机泵注油器完好,接头不漏油,注油点 畅通,注油部位正常。 1.3.2.9 温度计、传感器、测振探头、轴位移探头等 测量仪器正常。 1.3.2.10 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上下标识规范, 指示在上下限内。
三、润滑 1、润滑的作用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1)降低磨擦系数 在两个相对磨擦的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形成一
个润滑油膜的减磨层,就可以降低磨擦系数,减少磨 擦阻力,减少功率消耗。 2)减少磨损
润滑剂在磨擦表面之间,可以减少由于硬粒磨损、
表面锈蚀、金属表面间的咬焊与撕裂等造成的磨损。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三、润滑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4、润滑油的管理
设备润滑应按下列标准加油(脂):
1)循环润滑 油箱油位应保持在1/2~2/3高度,油温不应超过
50℃。 2)油环带油润滑 当油环内径D=25~40mm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
D/4; 当油环内径D=45~60mm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
D/5; 当油环内径D=70~130mm时,油位高度应保持在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三、润滑 7、机泵如何更换润滑油 机泵加、换油应按照公用工程部润滑油管理
制度和润滑油五定表的规定执行,并做好相应 记录,不得自作主张。
更换步骤: 1、机泵更换润滑油时,机泵必须停车。 2、按润滑油五定表上的规定到润滑油库找到相应
油种,并按三级过滤的要求将油壶装满。 3、将需更换润滑油的机泵,轴承箱底阀打开将旧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2008 年 7 月 1 日
一、综述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设备能否正常长周期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日常的操作与维护保养。
为此,我们有必要在了解设备结构和操作的同时,
熟悉设备的维护及保养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动设备 检查标准、润滑、测振、盘车、密封及冲洗等方面。 下面针对上述五个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三、润滑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
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 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 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 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 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润滑
3)降低温度 润滑剂能够降低磨擦系数,减少磨擦热的产生。
运转的机械,克服磨擦所做的功,全部转变成热量, 一部分由机体向外扩散,一部分则不断使机械温度升 高。采用液体润滑剂的集中循环润滑系统就可以带走 磨擦产生的热量,起到降温冷却,使机械控制在所要 求的温度范围内运转。 4)防止腐蚀、保护金属表面
四、测振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振动测点位置示意图
四、测振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测量仪器:手持式测振仪,测量仪的带通频率为 10~1000Hz,测量仪系统误差不超过±10%
设备润滑“三级过滤”示意图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三、润滑
设备润滑“三级过滤”滤网应符合下列条件:
1)中、低粘度油品,如透平油、冷冻机油、机械 油、压缩机油、车用机油、以及粘度相近的其 它常用油品,滤网选用范围为60~100目。一般 情况下,一级为60目,二级为80目,三级为 100目。
2)高粘度油品,如汽缸油、齿轮油,以及粘度相 近的其它油品,滤网选用范围为40~80目。一 般情况下,一级为40目,二级为60目,三级为 80目。
3、理论证明,振动部件的疲劳与振动速度成正比,振 动所产生的能量与振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振动判 断标准中,无论从疲劳操作还是磨损等缺陷来说,以 振动速度标准最为适宜。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四、测振 4、振动速度标准:国际标准ISO2372、ISO3945标准
振动强度范围
ISO2372
分级 振动值mm/s
三、润滑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当为蜗轮蜗杆减速时,若蜗杆在蜗轮上方时, 则油面应浸没蜗轮齿高的2~3倍;若蜗杆在蜗 轮下方或侧面时,则油位应浸没蜗杆螺纹高度。
5)脂润滑: 当n>3000r.p.m,加脂量为轴承1/3; 当1500≤n≤3000r.p.m,加脂量为轴承的1/2。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油抽子、提油桶(壶)、手油壶、过滤漏斗、接油 盘、三级滤网、油脂桶等。 各润滑用具应标记清晰,专具专用,保持清洁干净, 润滑用具及滤网破损时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三、润滑 3、三级过滤 油品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三级过滤”,所
有滤网应符合有关规定。严禁润滑油不经 “三级过滤”直接加入设备润滑部位。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1.3 检查标准 1.3.1 机泵运行。机泵运行的工艺参数符合要求,压 力、流量、温度等工艺参数符合“工艺操作规程”中 工艺要求。 1.3.2 现场规格化 1.3.2.1 机泵润滑油压力、温度正常,油位、油质正 常。 1.3.2.2 机泵表面、基础台板及设备区域内无杂物和 油污。 1.3.2.3 润滑系统、封油系统、冷却系统、气体密封、 平衡管等辅助系统完好无泄漏。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二、动设备的检查标准
1.2.6 机泵动、静密封泄漏点泄漏情况。 1.2.7 进、出阀门、单向阀、旁通等阀门情况。 1.2.8 机泵滴水管情况。 1.2.9 安全罩情况。 1.2.10 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及各部连接螺栓情况。 1.2.11 机体卫生情况。
二、动设备的检查标准
Ⅲ级:刚性安装的大型机械(10~200转/秒);
Ⅳ级:柔性安装的大型机械等(10~200转/秒)。
Ⅳ级 A
B C D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四、测振 5、测量点的位置:
测点选取设备振动敏感部位即轴承所在部位(包括
垂直、水平、轴向三个位置),测点位置一旦选定应 做上标记,以确保每次检测时都是从同一位置获取信 号。探头(传感器)应与测量方向一致,角度倾斜不 得超过10度,压力保持在10N左右。
D/6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培训资料
三、润滑 3)浸油润滑 当n>3000r.p.m,油位在轴承下部滚珠中心 以下,但不得低于滚珠下缘; 当3000≥n≥1500r.p.m,油位在轴承下部滚珠 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没滚珠上缘; 当n<1500r.p.m时,油位在轴承下部滚珠的 上缘或浸没滚珠。 4)减速机的润滑: 当为正斜齿轮减速机时,油面应浸没高齿轮 辐低齿高的2~3倍; 当为伞形齿轮减速机时,油面应浸没其中一 个齿轮的全齿宽;
滑油(脂)添加记录》第一页上的“填表说明”进行 记录,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加油部位”中要写明加油(脂)部位,如“前轴 承”、“轴承箱”、“曲轴箱”。 2、“加油品种”中一定填写明确的油(脂)牌号,如 “L-TSA46”、“ZL-2”、“L-DAB150”。 3、“更换或加油情况”中一定要填写原因及加油数量, 其中加油数量一定要量化到公斤级,如“检修换油, 1kg”, “油位低补油,5kg”,“定期加脂,0.1kg”。 4、“更换或加油情况”这栏最后,更换、添加油(脂) 的操作人员一定要签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