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D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D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D卷一、基础题 (共5题;共21分)1. (11分)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________ 。

(《诗经·秦风》)(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 。

(李贺《雁门太守行》)(4)________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5)________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6)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的名句是:________ ,________。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面对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感叹:________ ,________ 。

2. (4分)请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炮________制挑剔________ 枸杞________ 脸颊________3. (2分)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是()A .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 . 不少人对工作很负责人,拈轻怕重,把重担留给自己,让别人挑轻的。

C . 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 . 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 . 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 . 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5. (2分)仿写句子。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_______ , 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6. (20分)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题目。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故不错意也②寡人谕矣③长跪而谢之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品味以下语言,按要求回答。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从第三段秦王的“挠”、“谢”和“谕”中可以看出他当时怎样的性格特点?请选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2分)7. (42分)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辞而行。

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⑤ ,寡人闻命⑥矣。

”【注释】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

②曾:竟然。

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

⑤就舍:回到馆舍。

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选自《战国策》)(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________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________③愿闻其说________④今令臣食玉炊桂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________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________③愿闻其说________④今令臣食玉炊桂________(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苏秦之楚A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 .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4)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苏秦之楚A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 .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 .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判论战》)(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8)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判论战》)(10)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8. (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

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

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调查材料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调查(摘自互联网)材料四:访非遗传承人:记者:“当前,作为非遗文化遗产传承人,你对非遗文化传承有什么期盼?”糖画传承人高光耀:“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记者画外音: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选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19版)(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但部分省市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B . 材料二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C . 非遗文化传承,要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

D . 以上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2)仔细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出哪些信息?(3)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建议与看法。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25分)9. (25分)阅读学问,回答问题给女儿的一封信刘墉①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

”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②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

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

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③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

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

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

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④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

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⑤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

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

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⑥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

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

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⑦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

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⑧你记不记得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时,有人在席间谈到太空人杨利伟?说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门外听,里面传出呼呼大睡的声音。

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气层,那最危险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居然也不过七十几下。

养精蓄锐,临危不乱,他才能成功啊!⑨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1)说说文章开篇的特点和好处。

(2)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事例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事例的具体作用。

(3)赏析第④段的说理特色。

(4)通读全篇,说说文章结尾处画线的“这番道理”指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5)向年轻人讲道理的文章不少,本文却喜读易于接受,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请以“别样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七、附加题 (共1题;共7分)11. (7分)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