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十一)整理:天天文学社沈老师(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6-7题。
(4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题中的“岳”指,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 。
(2分)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尼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8.本文作者是晋朝的陶渊明,号____,他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盛唐时期的(人名)也是这一流派的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项是( )。
(4分)A.第1段写出了桃花源地理位置的神秘以及桃花源中环境的热闹非凡。
B.第2段表现了渔人见到桃花源中人的惊讶以及对他们的身世的好奇。
C.第3段中渔人“不复得路”的原因是他在返回的路上没有标注记号。
D.选文中“得”、“舍”、“不复得”表明桃花源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社会。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3题。
(12分)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晚乃遁②于光、黄间,日歧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④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⑤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
②遁:遁世隐居。
③方山冠:唐宋时隐土戴的帽子。
④遗象:犹遗制。
⑤“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1) 谪居于黄居:(2) 余告之故故:1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 (2)(用自己的话表述) (4分)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4 分)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 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做一个文雅男士①“文雅”一词,出自《大戴礼记》,谓温和、有礼貌、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都。
文雅多用来形容女子,其实“文雅”一词也可以用在男士身上,从某种意识上来说,文雅更是对男士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
②文雅男士谈吐高雅,为人谦和,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自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
但在当下社会,有不少男士缺少文雅的风度。
他们行为粗鲁、举止失当,并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无视公德,大声喧哗,不懂得礼让女性,在今天,这些粗鲁的行为不免令我们深思。
③中国是个传统礼仪大国,从古至今,对男士的要求也非常多,君子便是对男士理想化的要求。
具有君子风度的男士,在道德水准、胸襟气度、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具备相当高的修养。
孔子对君子的操行这样写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就应当文质彬彬,男士也应该彬彬有礼,尤其表现在对女性的尊重上。
④民国时期,许多教授不仅有丰富的学识,更有谦谦君子般的修养,这从他们对女性的态度就可知晓。
胡适就是这样一位教授。
当年,胡适留学归来,绅士风度十足,讲课时,看到女生坐在窗边,寒风吹进来,他会很细心地走过去替她们把窗户关上。
⑤国学大师吴宓先生对女性也非常尊重。
如在街上遇见行驶的车辆,他总是举起手杖示意车辆停下,直到身边的女士全部通过方才放行。
吴先生此举,引来当时许多男生的追随学习。
⑥其实,男士这些有爱心、有气质的表现,是源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恪守。
他们不仅对女性态度谦逊,而且对其他人也决不会出言不逊。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就是他们精神品格的写照。
⑦或许有人认为文雅男士缺乏阳刚之气有些软弱的含义。
其实文雅决不是软弱的表现,更不是懦弱的代名词。
文雅男士同样能够直面痛苦,敢于担当,表现出慷慨之气。
报业巨擘邵飘萍因揭露事实真相,被反动军阅遗捕,遭到严刑讯拷打后,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临刑前,邵飘萍长袍马褂向监斩官拱手施礼道:“诸位免送。
”其文雅的气质可见一斑,慷慨赴死的气节更是成为一段绝唱。
⑧文雅是男士自内而外渗透出一种内敛的风度,也是一种高度的礼貌,对每个男士都有着非凡意义。
只有我们每个男士具有文雅之态,社会风气才会变得更好。
让我们做一个文雅男士吧!14.从全文看,文雅男士的特征有哪些?(4 分)15.第④段运用事例,论证了(4分) 16.下列表述对第⑤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吴宓先生的翩翩风度,吸引学生去学习模仿。
B.吴宓先生对女性尊重,是他文质彬彬的表现。
C.吴宓先生的优雅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恪守。
D.吴宓先生的举杖示意,是他勇于担当的豪气。
17.有人说“删掉第⑦段文章完整”,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4 分)18.请从下列句子中选一句作为第(4)段理论论据,并简述理由。
(5分)A.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威C.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D.优雅,是一个人内心文化素养与外在表象的完美结合选()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城里的那条小路①去县城读书的头一天,房东蔡老伯指着他家前面的小路对我说:“你去莱场买菜,就走这条小路,一直走到尽头,只要几分钟,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看点书。
你刚到这里,不熟悉环境,我带你去走走看看。
”②去菜场,要穿过一片碧绿的菜地,那条窄窄长长的小路就像一条爬行的蛇,弯弯拐拐的,刚好走得下一个人,蔡老伯背着手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这条泥巴路,是那些菜农挑莱去莱场,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城里人很少走。
我也是农村人,20来岁时就是走着这样一条小路来城里工作的。
走上这条小路,我就想起了乡下的爹娘。
”③我一直根深dì固地认为,城里全是高楼大厦,全是柏油马路,见不到一星半点的泥土,可出人意料的是,我居然见到了一条像小山村前面那样的小路,一下子对这座城市亲近了很多。
也许,农村与城市,就只是隔着这样的一条小路。
④求学的那些日子,我常常踩着这条小路去莱场买策。
⑤早晨,走在这条小路上,我会哼着动听的歌谣,迈着欢快的步子。
小路似乎也醒了,两边的地埂上,五颜六色的野花争相探出头来,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微风送来淡淡的清香。
肥沃的菜地里,莱农们戴着草帽,弯腰弓背地一锄头一锄头创挖着,黝黑的脸膛上挂着晶莹的汗珠。
有时,他们还会放开嗓子唱着悠扬而绵长的民间小调。
此情此景,我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是多么地亲近呀,她就像生养我的小山村一样,是我的母亲,是我的家!⑥雨天,小路又烂又滑,人们宁可绕些路,也不愿走小路去菜场,有个雨天,我打着伞去买莱,刚走几步,听见有人扯开嗓子喊着:“娃娃,别走这条小路,滑得很,不小心从地埂上摔进水坑,小命都得丢掉!”我说自已是从乡下来县城读书的学生,急着要赶去买菜,晚了就会迟到。
那大叔说,那你牵着我的手走吧,拉紧了!⑦大叔那张陌生的脸,露出亲切的笑容。
他一只手扶着扁担,一只手牵着我,我们就这样肩并肩走着。
小路全是稀泥,牵着我的手的大叔走得摇摇晃晃、歪歪斜斜,我也是一下前倾、一下后仰,但我知道每一步他都走得小心翼翼。
肩上的扁担,一声声响着,多像母亲那温软的叮咛!到了莱场口,我还来不及说声谢谢,他就挑着担子走远了,望着大叔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双眼一下模糊起来......那个雨天特别美丽,我看到了城市的天空,那抹色彩艳丽的彩虹!⑧那些勤劳而善良的菜农们,挑着一筐筐沉甸甸的白菜,一脸汗水地走在城市的这条小路上,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⑨有时放学回去,我就守在出租屋前面,等着那些菜农路过,买些蔬菜。
那是个冬天,风很大,天气异常的冷,我只好把手伸进袖筒,蜷缩着身子在路边等着卖菜的菜农们。
天寒、地冻,小路上不见一个人影,显得冷清空荡。
天快黑时,才终于来了个70岁上下的老人,挑着几棵白菜。
她穿得单薄,满脸冻得通红,瘦弱的身子在寒风中不停地颤抖。
听我说要买白菜,老人没放下担子,很是干脆地说:“娃娃,我这白莱不卖了!”见我不解,她为难地解释道:“这几棵白菜,“是被人家挑剩的,不值钱,卖给你,我的良心过不去!”我抢着说没关系,能吃就行。
老人放下担子,伸出布满裂纹的双手,一片一片剥去白菜外面的黄叶子。
她叹着气轻声说:“娃娃,这些白菜我就不称了,给一毛钱吧,不能让你吃亏哟!”我死活不同意,给了她5毛钱。
她说什么也不接,我争不过她,把钱扔进她的菜筐,转身就跑掉了。
那老人在我身后,大声地说着我是好人!⑩城里的那条小路,我走了6年,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了那座县城。
但我一直忘不了那条小路,她就在我的出租屋前,一直走,就是菜场...... 19.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根深dì()固20.请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21.小路,让文中很多人觉得“农村与城市并不遥远”,理由是:(6分)①蔡老伯踩着小路来到城市工作,小路让他想起了乡下的爹娘。
②③22.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划线句“那个雨天特别美丽,我看到了城市的天空,那抹色彩艳丽的彩虹”的理解: (4分)23.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