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七只瞎老鼠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正确运用量词和相符的形容词清楚表达看到的事物,懂得观察事物要具体全面,不要妄下定论.4.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5.认识汉字:“柱子、蛇、矛、峭壁、扇子、绳子、大象”二、教具准备:1绘本《七只瞎老鼠》2字图“柱子、蛇、矛、峭壁、扇子、绳子、大象”三、教学难点:尝试用恰当的量词和形容词来形容看到的事物.四、教学重点:让小朋友们懂得观察事物要具体全面,不要妄下定论.五、教学时间:30-45分钟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认识人物,提出问题导入:唱儿歌:提问老师:刚才我们唱了一首关于什么的歌?生:小老鼠??出示图书封面上:你们看到了什么?生:老鼠老师:为什么老鼠是黑色的呢?有几只呢?生:因为老师:我们今天要讲的绘本名字叫,”瞎”老鼠是什么意思?, 它们是不是真的瞎了,你觉得这七只瞎老鼠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2.分享故事情节,激发读书兴趣2.1翻开扉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们看到了什么?这长长的,细细的什么什么呢?生:老鼠尾巴师:这有几条尾巴?这七根小尾巴有什么不同的呢?生:7条尾巴,有红的.绿的.黄的.紫的.橙的.蓝的.白的.师:这是那七只瞎老鼠的小尾巴,我们给它们分别取一个名字吧师:这七只瞎老鼠到底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师:”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发现一个怪东西,他们吓了一跳,啊^大声叫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呀?‘然后急急忙忙跑回了家”.师:你们觉得是什么东西?生:猫.老虎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去看一看2.2翻开第一页,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师:他们也很想知道是什么,可是师:他们你推推我,我推推你,是谁出来了?生:绿老鼠师:”星期二,是绿老鼠,他第二个出来”他看到了什么?生:蛇师:”是一条蛇”绿老鼠说.软软的,你觉得这个怪东西是什么?2.4翻开第3页,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才不是呢!”星期三出来的是谁?生:黄老鼠师:”是一支矛.”黄老鼠说.他是第一只出来的老鼠.”矛”是很久以前用来打敌人的工具.师:尖尖的,你觉得是什么?生:2.5翻开第4页,引导学生看图师:”星期四,轮到紫老鼠了.””是一座峭壁”师:你觉得这个怪东西是什么?生:2.6翻开第5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星期五了,你觉得是哪只老鼠去寻找答案?生:橙老鼠师:”星期五,是橙老鼠,他第五个出来.”师:橙老鼠摸了摸怪东西,是什么?生:师:”是一把扇子,”他叫起来,”我觉得它还在扇风呢!”2.8翻开第7页,引导学生看图师:星期六,谁去寻找答案了?生:蓝老鼠师:蓝老鼠:”他是星期六去的,他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根绳子.””2.9翻开第8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他们怎么了?生:师:其它老鼠都不同意,他们开始争吵起来.“是一根柱子””是一条蛇”.”是一支矛”.”是一座峭壁”.”是一把扇子”.”是一根绳子”师:”直到最期天,轮到白老鼠去了,他是第七天去池塘边的老鼠.”师:”白老鼠从怪东西的这一边跑到了那一边,又从怪东西的上边跑到了下边.2.10翻开第9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哈,”白老鼠说,”现在我知道了,这个怪东西---”硬得像柱子,软得像条蛇宽得像峭壁尖得像支矛薄得像扇子粗得像绳子,“不过嘛,合在一起的话,这个怪东西就是--”师:是什么?生:师:我们来一起合一下,看是什么!生:大象师:”一头大象”师:这时,红老鼠,绿老鼠,黄老鼠,紫老鼠,橙老鼠,蓝老鼠,都从大象的这一边跑到那一边,又从上边跑到了下边.他们这才相信了白老鼠的话.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师:明白了看事物要看仔细.全面,了解事物的整体性,不能以偏概全.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象白老鼠一样观察事物要具体全面,不要妄下定论.不然不会闹出笑话了.3.复述故事师:拿老鼠头饰一起复述.请小朋友说星期几,什么老鼠摸到了大象的什么部位?它以为是什么?4.师幼讨论,总结提升师:故事听完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小朋友1、你觉得七只瞎老鼠谁最聪明?为什么?领读,大小声读,齐读,黑猫警长游戏说,字卡找相应大象部件读结束课堂七只瞎老鼠《小手摸一摸》是小班的一节教学活动,活动通过让幼儿摸一摸,感知事物的特征,根据已有的表象经验,再现事物,并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在看不见只能摸一摸的要求下,如何摸是幼儿应该掌握的技巧。
绘本《七只瞎老鼠》改编自成语盲人摸象,她告诉我们:只知道事情的一部份,就自以为是,是会闹笑话的;要了解全部的事实真相,再下结论,才是有智慧的。
我把《小手摸一摸》与绘本《七只瞎老鼠》相结合,《七只瞎老鼠》通过生动形象的事物特征,有趣的故事,以及极富想象力的画面,在带给孩子新奇的同时,又轻松地将原本成语中的深刻寓意,简单明了地传递给了幼儿。
在幼儿了解了故事的寓意后,最后一个环节的小手摸一摸便会变的简单,这样把原本简单枯燥的一节教学活动变得既生动有趣又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从而是这节课变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1、进一步熟悉颜色。
2、初步了解量词的使用。
3、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不能只看到一样物体的一部分就轻易下结论,要了解全部的事实真相,再下结论。
ppt 、老鼠图片、大象拼图、装有明显特征物体的箱子一、情景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猜猜看这本书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幼:老鼠师:老鼠一共有几只?幼:6只、7只。
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原来是七只啊,今天的故事就和这七只小老鼠有关,故事的名字叫《七只瞎老鼠》。
瞎老鼠?你们知道,“瞎”是什么意思吗?幼:回答师:“瞎”就是看不见的意思,七只看不见的老鼠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一起来听听故事《七只瞎老鼠》!!!二、听故事师:边播放幻灯片,边讲故事。
师:星期一红老鼠出发了,它来到了怪物的身边,摸呀摸呀,原来是一根红色大柱子呀!红老鼠回去告诉了他的同伴:“哎,原来那是一根红色的大柱子!”师:同伴相不相信他说的话呢?幼:相信或不信师:继续往下看。
原来他们不相信,星期二绿老鼠出发了,绿老鼠摸呀摸,原来是一条绿色的蛇。
绿老鼠回去后告诉其他的老鼠:“原来那是一条蛇”。
师:星期二老鼠们又派谁去调查这个怪物了?幼:绿老鼠师:她调查的这个怪物是什么?幼:蛇。
师:是几条蛇?什么颜色的?。
你连起来把话说完整应该是师:可是其他的老鼠仍然不相信,于是,星期三,黄老鼠又出发了,他告诉其他的老鼠:“那是一支黄色的长矛”。
教师解释长矛的意思[这下大家可犯糊涂,到底是什么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怪物是什么吗? 师:大家还是觉得不放心,于是星期四他们又派紫老鼠出发了,紫老鼠回来告诉大家:“那是高高的峭壁!”可老鼠们依旧不相信。
师:星期五,桔老鼠出发了。
桔老鼠喊着说:“那是一把扇子,我可以感觉到它正扇着风”。
星期六,去的是蓝老鼠,他说:“那是一条长长的绳子。
师:星期六出发的是蓝老鼠,他说:“那是一条绳子”。
师:这个怪物到底是什么呢?有的老鼠说他是蛇有的说是峭壁,还有的说他是大柱子,那到底什么呢?继续听故事师:星期天,白老鼠出发了,他从怪东西的一边跑到另一边。
他说:“这个东西,硬得像根柱子,软得像条蛇,尖得像支茅,宽得像峭壁,柔得像扇子,粗得像绳子。
”你知道他是什么了吗?对啦,他就是一头大象。
师:刚才我们听的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七只老鼠都有不同的颜色,你能记住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吗?幼儿边回答,教师边贴相同颜色的老鼠。
师:请问最聪明的老鼠是什么颜色的?幼:白色。
师:为什么白老鼠能够摸对呢?幼儿:回答。
如果回答正确就说: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来听一边故事。
如果回答不上来就说:我们再来听一边故事,答案就在故事里,师:你要认真听,我想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听出来。
边讲故事边粘贴大象相应身体部位的图片,加深孩子的印象。
师:这下你知道为什么白老鼠能摸出大怪物是什么了吗?幼:回答小结:原来白老鼠,把怪物从头到尾都摸了一遍,知道了他是一头大象,而其他的老鼠只是摸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有的摸的是耳朵,有的是腿,所以他们都没有摸对。
小朋友们看一样东西的时候可不能只是摸他的一部分,而要从头到脚都摸一遍,这样你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了。
三、游戏小手摸一摸。
七只瞎老鼠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发现一个怪东西,他们下了一跳,大声叫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呀?”然后急急忙忙跑回了家。
星期一,红老鼠第一个出来,想“看”个究竟。
“是一根大柱子。
”红老鼠说。
可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
星期二,是绿老鼠,他第二个出来。
“是一条蛇。
”绿老鼠说。
“才不是呢!”星期三出来的黄老鼠说。
“是一支矛。
”黄老鼠说。
他是第三只出来的老鼠。
星期四,轮到紫老鼠了。
“是一座峭壁。
”他说。
星期五,是橙老鼠,他第五个出来。
“是一把扇子,”他叫起来,“我觉得它还在扇风呢!” 第六个出来的是蓝老鼠。
他是星期六去的,他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根绳子。
” 其他老鼠都不同意,他们开始争吵起来。
“是一条蛇!”“是一根绳子!”“是一把扇子!”“是一座峭壁!”直到星期天,轮到白老鼠去了,他是第七只去池塘边的老鼠。
白老鼠从怪东西的这一边跑到了那一边,又从怪东西的上边跑到了下边。
“哈”白老鼠说,“现在我知道了,这个怪东西----- 硬的像柱子,软的像条蛇,宽的像峭壁,尖得像支矛,薄的像扇子,粗的像绳子,“不过嘛,合在一起的话,这个怪东西就是--------- “一头大象!”红老鼠、绿老鼠、黄老鼠、紫老鼠、橙老鼠、蓝老鼠,都从大象的这一边跑到那一边,又从上边跑到了下边。
他们这才相信了白老鼠的话。
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老鼠们的教训:七只老鼠摸大象,以偏概全闹笑话。
事物整体要了解,人生智慧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