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类型的问题。
A.结构化问题B.半结构化问题C.非结构化问题D.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问题2.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
A.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高B.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低C.两者在结构化程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3.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
A.厂级、处级、科级B.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C.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D.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型学科,它属于()。
A.计算机学科B.经济学科C.综合性、边缘性学科D.工程学科5.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
A.计算机系统B.手工管理系统C.通信网络系统D.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6.下面()的情况,应采用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A.定期数据处理B.没有通信设备 C.需要及时响应 D.多种应用处理7.包括财务、销售和人事劳资管理等子系统的属于()。
A.业务处理子系统B.执行控制子系统C.管理控制子系统D.战略计划子系统8.在信息收集过程中正确地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不完全性C.价值性D.等级性9.信息()。
A.是形成知识的基础 B.是数据的基础 C.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D.具有完全性10. 子系统测试发现的错误主要在()。
A.系统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和程序设计阶段C.系统规划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11.关系模式规范化中第二范式,要求在满足第一范式的基础上,再满足()。
A.每个非关键字都完全依赖于关键字B.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C.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D.每个非关键字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12.关系模式规范化中第三范式,要求在满足第二范式的基础上,再满足()。
A.每个非关键字都完全依赖于关键字B.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C.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D.每个非关键字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13. “职工基本情况”的档案文件中,记录由职工号、第一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文化程度等数据项组成,其中关键字应是()。
A.职工号B.姓名C.性别D.出生日期14. “学生基本情况”文件中,包括了“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数据项,其中主关键字应是()。
A.学号B.姓名C.性别D.出生日期15.在MIS各种开发方式中,对企业开发能力要求最高的是()。
A. 合作开发B.自行开发C.委托开发D.购买软件包16.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多种,其中()容易走上模拟手工的工作方式A.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B.原型法C.面向对象开发方法D.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方法17.在详细调查过程中,对于调查面广,而调查的信息量不大的情况,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访问B.发调查问卷C.召开调查会D.参加业务实践18.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19.日期型数据输入时的校验方式属于()。
A.逻辑校验B.顺序校验C.对照校验D.平衡校验20.教务管理系统的输入设计中,规定学生成绩在0-100分之间,若数据超出此范围,则认为错误,该种数据校验方法是()。
A.控制总数校验B.对照校验C.界限校验D.格式校验21.某学校学生学号规定如下:前两位表示年级,后三位表示顺序号。
例如:98020表示1998年入学,第20名注册,这种代码属于()A.顺序码B.区间码C.助忆码D.混合码22.电机代码“TVC28”属于()。
A.缩写码B.助忆码C.顺序码D.区间码23.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为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代码中()。
A.数字的值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B.数字的位置代表一定的意义,但数字的值是没有意义的C.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D.用字符二不用数字表示意义24.决策表()A.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工具B.是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C.将比较复杂的决策问题简洁、明确地描述出来D.包括上述各条件25.在以下各点中,()不是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
A.数据存储分析B.数据流程的优化C.原有数据流程的分析D.新系统的人机界面26.系统分析的任务是()。
A.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B.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C.完成原系统的逻辑设计D.完成原系统的物理设计27.下面关于数据结构的描述,()不正确。
A.数据结构是系统中最基本的数据组成单位B.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C.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D.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28.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
A.数据项B.数据结构C.术语解释D.数据流程图中的元素29. ()阶段,主要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A. 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30.模块的分解应使每个模块()。
A.外部互相之间的信息联系紧密B.执行更多的功能C.内部处理相对独立D.内部自身联系紧密31.在系统转换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是()。
A.数据整理B.数据收集C.数据导入D.人员培训32.系统切换中最可靠的是()。
A.直接切换B.并行切换C.阶段切换D.试点切换33.为便于系统重构,模块划分应()。
A.大些B.尽量大C.尽量小D.适当34.ERP系统的管理思想核心是支持()。
A.供应链管理B.财务资金管理C.销售管理D.物料需求管理35.MRPⅡ是在闭环MRP的基础上,增加了()。
A.销售管理子系统B.财务管理子系统C.信息管理子系统D.生产管理子系统36.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将()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形成的。
A.CAIB.AIC.CADD.IT3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DSS中最复杂与最难实现的部分是模型库B.DSS能解决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问题C.IDSS既能处理定量问题,又能处理定性问题D.DSS的三库结构是指: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38.MRPII的含义是()。
A.物料需求计划B.企业资源计划C.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制造资源计划二、名词解释1.结构化决策问题2.非结构化决策问题3.半结构化决策问题4.业务流程图5.数据流程图6.数据字典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8.决策支持系统9.智能决策支持系统10.群体决策支持系统11.白盒测试12.黑盒测试13.企业资源计划14.诺兰模型15.关键成功因素16.金额计算检验17.企业流程重组(BPR)18.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法19.原型法三、简答题1.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3.试比较C/S与B/S的工作模式。
4.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5.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这两种策略各有什么优缺点、适用于什么场合?6.请简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思想。
7.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8.如何根据U/C矩阵划分子系统?9.请比较信息系统规划的三种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10.简述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的规则。
11.请比较系统转换的四种方式各有何优缺点。
12.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有哪些方法?13.简述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14.简述MRPⅡ的基本思想。
15.简述ERP系统的结构。
16.简述MRPⅡ的局限性17.请简述ERP与MRPⅡ的区别。
四、论述题1.企业信息系统的实现方式有多种,请以购置商品软件为例,分析企业在购置商品软件中主要考虑因素,并讨论其实施过程。
2.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何主要功能?最初的发展阶段是否已经过时,遭遇淘汰的命运?请以客户集成系统CIS为例,结合平时的学习或生活,分析目前是否存在CIS应用,举例说明。
你认为CIS的应用对企业与个人有何意义?3.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也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所以它是一个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
”4.目前我国企业缺乏信息管理人员,因此,通过系统开发过程来培养一批既懂管理业务,又懂信息系统的企业专业人员是企业开发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之一。
请谈谈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人员培训的看法。